看书本 > > 安乐天下 > 第143部分

第143部分(2 / 2)

此后,纪家人果然都不再提秦家。

而秦家在葬了秦博阳之后,就在怀远存身不住,只好将祖宅和几亩田地都卖了,又往钦州去,就此没了音讯,再也没有人见过秦家的人。

就有传说,说是秦家在去钦州的路上遇到了劫匪,不仅财物被一抢而空,全家也都丧命在劫匪的刀下。又有传言称,秦家到了钦州,却很快将卖租在和田地的银钱花光,一家人或是死,或是流落为乞丐,年轻些的女人们却去了更为肮脏的地方,靠卖皮肉为生。

这些话,纪老太太当然是不知道的,更不会传进纪晓芸的耳朵了。这祖孙俩只是知道,秦家的人不论曾经多么凶恶,都再也不能伤害纪晓芸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韩震在纪家住了下来,不论家中有什么事,都是不能够怠慢这位贵客的,因此,转天纪家就安排了宴席,为韩震接风。

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访

接风宴上,纪二老爷就试探着跟韩震说起了北方普遍大旱的事情。纪二老爷如今虽不在官位,但并不改他一贯忧国忧民的本色。

“我这次走了一些地方,旱情比各地上报的要严重。”听纪二老爷说到这个话题,韩震的脸色也端肃了起来。

不仅各地上报的旱情与实情有差距,就是朝堂上对这次的旱情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目前,朝堂上所有的目光都在盯着南方的水患。

“韩四爷,”纪二老爷面露忧色,“上面没有赈灾放粮的打算吗?如今虽还没什么大事,可照着这个趋势下去,秋收怕是又要落空。等天冷下来,就要有大批百姓挨饿受冻了。”

就算是赈灾放粮是入冬以后的事情,现在就该准备起来,否则到时候难免应对不及。

纪二老爷这是未雨绸缪。

韩震就沉默了一会。如果他在京城中也许还不知道,但是他这一次出来看到灾情,就知道,纪二老爷的话说的很对。

与纪二老爷的未雨绸缪还不同,韩震非常了解如今的国库。

这些年,国库日渐空虚。这次难免赈灾治水,几乎将国库剩下的那一点儿家底都给掏干净了。如果北方的旱情再不能缓解,就算朝廷想要救济,国库里却再难拿出物资来。

也正因为这样,就更应该尽早着手想法子做准备。

“……上面请仙师观天象,说是北方无碍,当前的旱情不会持续。”韩震略一思索,就透露了这样一条消息出来。

“竟然这样。”纪二老爷有些诧异。“从不曾听闻今上是信……仙道的!”

不过是病急乱投医罢了,韩震这样想,却绝不会这样说出来。

“依纪大人所见,这旱情究竟会如何?”韩震竟问纪二老爷。

这个问题,可就让纪二老爷非常为难了。

“韩小叔,你既然一路走来,想必有不少听闻。这种事情。与其问所谓的仙师。问朝廷上的文官,还不如问田间种地的老农。”纪晓棠就说道。

她这一开口,不仅为纪二老爷解了围。也让韩震不由得就笑了。

“晓棠虽年幼,却颇有些见识。”

“韩小叔这是听见了什么话了?”纪晓棠并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我一路走来,见灾情严重。民间人心惶惶,也曾向一些老者询问过。”而那些老者所说的话。正与仙师预测的相反。

当前的旱情不仅不会缓解,而且很有延续到明年的可能。甚至有一位种了一辈子田的老人家,还说出了大旱三年这样骇人的话来。

“韩小叔信不信呢?”纪晓棠就问。

韩震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他信或者不信。

“等回到京中。我必定将这些见闻向上奏闻。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只能早些筹谋。”

纪晓棠目光略转,心里已经明白。韩震是更倾向于民间的说法的。然而就像是纪二老爷有所顾虑,不能畅所欲言。韩震虽身份尊贵,但是在某些事情上,他比纪二老爷的顾虑还更多。

“不瞒韩小叔,我家田庄上很多老者,对今年的旱情也很不乐观。所以我爹爹和小叔也跟着忧心忡忡。”

“纪大人是有远见的人。”韩震就看了一眼纪二老爷,眼神中带着探索和深思的意味。

“四爷过誉。不过是乡居在家里,寄情田园,所以多用了些心思罢了。”纪二老爷就道。这个时候,他当然不能告诉韩震,他早就对旱情非常关注,全是因为纪晓棠提醒的缘故。

“我见有些富户,已经开始积聚粮食,不肯发卖,竟是要等入冬再高价出售。”韩震突然说道。

纪晓棠的心中就是一动。韩震这次出京,说是路过清远,他并没有说是什么差事,因此纪家人也不好询问。但是很显然,韩震是个有心人,民间的各种情形都没有逃过他的视线。

就算不说他明朝秋毫,这份敏锐已经常人难及了。

那么纪家的一些动作,是否也落入了这位王爷的视线呢。

“我们家从去年开始,收上来的粮食就再也没有卖过了。”纪晓棠正色道。

“哦?”韩震似乎就对这话非常感兴趣,一双眼睛发亮地看向纪晓棠,嘴角还带着笑意。

“家里听了下面庄头的话,所以想着将粮食屯起来。如果年成好,不过损失些银钱。如果年成不好,这些粮食就能救命。”

“纪大人还怕一家难以温饱不成。”韩震笑着问。

“我们当然不担心这个。”纪晓棠就道,“只是家下田庄、铺子也有许多人,再有清远的相邻。不敢说造福乡里的话,到时候能救多少人就救多少人。”

“是这样。”纪二老爷就点头。

“我两次来清远,倒是没听说过。”韩震就道。

“我们并没有声张,毕竟只是猜测。”纪晓棠就道,“不过今年情况不同,爹爹和小叔已经尽量跟能说得上话的乡绅富户打了招呼。……若真的是……,那么纪家一家之力不过杯水车薪。”

“还望四爷回京之后能尽量进言,只有朝廷举国之力,才能救更多的百姓。”纪二老爷就拱手道。

“这个自然。”韩震点头,一面又看了一眼纪晓棠。“就是晓棠这样的闺中小姑娘,都肯如此,我等若还不出力,岂不是汗颜的很。”

“韩小叔肯出力,是万民之福。‘

不论韩震是否已经知道,纪家屯粮的事情就这样过了明路,就算是将来有人想要借题发挥,也无处着力。

“纪大人早已经除孝,怎么没有上表?纪大人一身才学,寄情田园太浪费了。”韩震又说道。其实上次从清远回京之后。他就曾想过是否要向上面举荐纪二老爷。只是他最终没有这么做,原因并不仅仅是纪晓棠的那些话。

纪晓棠告诉过他,纪二老爷无心仕途。

“尤其如今的情形,朝廷和百姓,都很需要纪大人啊。”韩震看着纪二老爷道。

“并不是要偷懒,实在是……,四爷也看到了。我如今家中上有老母。三弟还年幼,且家中又有幼子幼女……”纪二老爷叹气道。

纪家的情形,韩震也是知道的。尤其是他这一来,还正赶上纪晓芸的事。

“纪大人这又是托词了。”韩震就道,心中却想,纪二老爷果然如同传闻所说。对仕途并不上心,且是个非常恋家的男人。不过他也只说了这一句。并没有当即就要纪二老爷答应复出。

韩震表示,他无法在清远久住,但是因为纪二老爷提出的旱情问题,他想去城外的田庄上看一看。纪二老爷自然不会有异议。忙就准备了车轿,一众人就往城外的清溪庄上来。

纪晓棠也跟着来了。

城中还不觉得怎样,到了城外看见大片的田地。才会更深刻地感觉到究竟什么是旱情。如今正值酷暑,本来应该是庄稼生长的最为茂盛的时候。然而田地上却处处可见空地。

那是庄稼旱死之后,留下的空地。就是还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