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有一个法子。”纪大太太轻轻地抚了抚腕子上的珍珠手串。
“太太请讲。”
“既然二老爷明白跟老爷表示,不想晓棠去参选。那么咱们就顺水推舟……,晓棠不去参选,最妥当的法子,莫过于敢在采选之前定亲!”这件事,纪大太太已经考虑了很久,所以这个时候说来颇有些胸有成竹的意味。
“妙啊!”纪大老爷立刻赞同。“太太可有了人选?”
“那时她还没有被封为县主。随便找户人家就行了,最是好办,我本打算年前就跟二太太提这件事的。”可是如今纪晓棠是县主了。再找婆家,这门第就得讲究一些。
“我已经考虑过了,别人家不行,二老爷和二太太有借口拒绝。但是我打算要寻的这一家,他们再是挑剔不出什么来。”纪大太太又笑道。
“太太打算说的是哪一家?”纪大老爷问。
“不是别人。正是老爷的老师家里。”纪大太太挑眉笑道,不说是她娘家,而说是纪大老爷的老师家里。
“哦……”纪大老爷摸着胡须点头,随即又微微皱眉。“我怎么不记得老师家中哪个孙子与晓棠年纪相当?”
“有的。”纪大太太却说道,“翩翩的幺弟,那可是阁老府的嫡长房嫡孙。可是配的上晓棠的!”
“太太说的是玄让?”
“就是玄让。”纪大太太笑。
“若我没有记错,玄让过了年。也才只有十二岁。”
“晓棠的年纪是比玄让大了些,不过我回去做这个媒人,想来大哥大嫂总还得给我几分面子。咱们这也算是亲上做亲。”纪大太太笑的有些得意。
这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纪大老爷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思忖了片刻。
杨玄让今年只有十一岁,还没有进学,身上当然也没有官职。杨玄让娶了纪晓棠,就是仪宾,这门亲事,还是杨家赚了。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会答应吗,纪老太太会答应吗?
纪大太太就看出了纪大老爷的犹豫。
“二老爷不是不想晓棠进宫?那么如今也只有这一个法子。这京城中,多的是心明眼亮的人。晓棠这个时候要定亲,也只有玄让敢娶她。二老爷要挑剔,除非口是心非,还是打算让晓棠进宫。”
“好,就依太太。”纪大老爷又想了想,终于点头。
杨玄让匹配不上纪晓棠,然而纪二老爷却不得不考虑杨阁老。
“我回去与姨娘说,如果能说动父亲亲自提亲,二老爷就是不想应,也要应的。”纪大太太略压低了声音说道,显然这也是她早就考虑好了。
至此,纪大老爷再没什么疑虑,也笑着点头。
“此事宜早不宜迟,如是迟了,宫里发下什么旨意来,就无法挽回了。”
纪大老爷没有说明宫里会发什么旨意下来,纪大太太却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立刻点头。
……
景华堂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在纪晓棠离开之后,继续商量如何避免她进宫的话题。
“晓棠的亲事,我进京之后,就已经在留意了。”纪二老爷给纪二太太交了底,他有两位同年好友,如今都在京中做官,官职虽然不高,但家世都不错。
纪二老爷所说的不错,并非指对方是高门大户,而是说对方都是书香门第,耕读传家。
这两位好友家中都有未定亲的子侄,都是读书人,且与纪晓棠的年纪相当。
“接下来过年,大家少不得来往,你到时候多留心看看,如果合适,晓棠也不反对,那么就将亲事给定下来。”纪二老爷嘱咐纪二太太。
纪二太太点头,却又说道:“其他都好说,难得是两个年轻人能相处的来。……要说合适的对象,咱们也看久了的,也不是没有……”
“太太是说……阿佑?”
“老爷也看出来了?!”
纪二老爷不由得叹气,他当然看出来了,一开始因为祁佑年隐瞒身份等缘故。他并不看好祁佑年。但是后来,他改变了看法。
可是,祁佑年和纪晓棠注定是不可能的。
“阿佑是长宁公主驸马的人选,只差一道圣旨了。”纪二老爷说道。
“可阿佑并不情愿。我看那孩子待晓棠是志诚的,他不会同意。”纪二太太说道。
“他并不是孤身一人,身后还有威武侯府一大家子。他的亲事,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亲事。”纪二老爷摇了摇头。来到京城这些天。在这件事情上,他是看清楚了。
长宁公主要嫁给祁佑年,祁佑年不想娶也得娶。
“那晓棠……”
“晓棠在这一点上。比我们看的还要清楚。她绝不是弄清楚状况的孩子。”纪二老爷深长地叹气,“晓棠重情,但不会因情误事。”
“咱们两个女儿,偏是在这亲事上头。都是如此……”
夫妻两个相对叹息了一回,还是决定要开始张罗纪晓棠的婚事。
纪二太太不好在年前就相看人。但是纪大太太却在年前找了个借口回了娘家一趟。等她从杨阁老府上回来,纪晓莲已经在茜华堂等着她了。
“事情说成了?”纪晓莲虽没同纪大太太去,却知道纪大太太这次出门的目的,因此问道。
“嗯。算是说成了吧。”纪大太太点头。
“娘,怎么叫做算是说成了?”
纪大太太在回娘家之前,已经暗中跟姨娘通过了消息。因此这次回去。就直接在杨阁老面前说了这门亲事。
杨阁老还没说话,杨翩翩先就赞成这门亲事。原来她虽然与纪晓棠相处的日子并不长,但是却相当欣赏纪晓棠,觉得自家弟弟能娶到纪晓棠为妻,是再好也没有的事了。
“偏她这样看得起晓棠,我知道,她这样,不过是为了比照着踩低我罢了。”听纪大太太这样说,纪晓莲噘嘴抱怨道。
虽是抱怨,纪晓莲还是催促纪大太太继续说下去。
杨翩翩再喜欢纪晓棠,也无法决定这门亲事。
“你外祖父倒是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
“外祖父觉得好,那不就是成了?”纪晓莲不解。
可是事情却没这么简单。
杨阁老虽然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但是终究顾忌明年的采选,以及纪晓棠的身份。杨阁老告诉纪大太太,他对这门亲事是很赞成的,也不会像别的人家,不敢娶县主进门。但是他却不好贸然地上门提亲。
杨阁老要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先与纪二老爷夫妻商量,纪二老爷这边点了头,他才好提亲事。
“孩子们相互看对了眼,我也好往陛下跟前求这个恩典。”这是杨阁老的原话。
“晓棠能嫁给表弟,是她天大的福分,娘去跟二叔和二婶说了,他们但凡懂得些事,就没有不应的。”纪晓莲说道,心中情绪颇有些复杂。
纪晓棠与杨玄让定亲,就不会进宫备选,她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这让她欢喜。然而,另一方面,在他看来,杨家这门亲事,也相当不错,要知道,当初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还没打算让她入宫的时候,未尝没有想过要让她嫁入杨家。
那个时候,纪大太太几次试探,都碰了软钉子。
这样想来,纪晓棠嫁入杨家,又让她心里有些发酸。
等纪大老爷回来,纪大太太就将经过跟纪大老爷都说了。纪大老爷摸着胡须,半晌没有说话。
“老爷……”纪大太太有些搞不清楚他为什么沉默,小心地询问。
“唔……”纪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