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重装魔 > 第403部分

第403部分(2 / 2)

雷云知道其实他们对他还是有点防备的,不然这系统肯定能直接用文字把每个零部件的名字、型号及各种数据都列出来,而不是一个光秃秃的全息造影。

“根据你的意见,采用了全新的骨骼、装甲结构,看样子是可行的。”多米尼克的地中海发型似乎海面又宽阔了点,不知是错觉还是拔掉了几根。

这套设计案整体应该还是能称作人形,或者说是兽人型比较合适?

它的下半身和现在在使用的人形机甲完全不同,和雷云真身时的下半结构有点相似,都是脚跟不着地的类型,不过该部分被加长了很多,大腿、小腿、反关节到脚掌间距离的长度比例大概是2:2:1,加上脚掌三段就是一样的,也就是比反关节下肢多出一截大腿来。比反关节下肢更复杂,是为了回避反关节下肢膝部正面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先进的制动系统,它也可以最下面一截完全放到地上以强化负载能力和沙地、沼泽行动力。大腿小腿结合的应该被称作膝部的区域做了特别处理,在小腿以下瘫痪时可以主动脱离后将大腿下侧装甲层以特定角度弹出前后两块,变成小短腿,小短腿自然没有机动能力可言,只能说可以继续移动。

上半身的外形和之前测试的SX0103差不多,胸部前后距离比正常机甲略大。不同的是它并没有采用正常的机械模式以装甲层或液压器进行互相支撑,而是在肩部以下具有本身的骨骼系统,有点类似于人。巨大的胸腔是一整块环状罩,对比人类过粗的腰椎只有七节,胸腔背面是一整块,剩下六块全都在下面,比正常人形机甲大幅度强化了上半身的活动能力。骨骼系统使得驾驶舱变成从脑袋后往里钻,弹射也会把整个机甲脑袋一起弹出去。

为了全新的骨骼系统,装甲只能更奇葩,全身上下有三百多片装甲,巨多的间隙导致机甲本身完全失去了对雷达甚至声波的隐身能力。好处一来是某些部分有层叠强化了高活动性部分的防御能力,另外总共只有两个型号的装甲片,很容易就可以让辅助机甲在战场上更换外装甲。

组件部分则是沿用的SA系列的安装模式,无法搭载肩部组件,但是肩胛位置多出两个背部组件接口,可以使用功率更大的喷射器,或利用专用供能武器架搭载肩部组件。

外形跟个没尾巴的蜥蜴人一样的玩意,也不全是好处,引擎就是个大麻烦。常规机甲引擎就在驾驶舱下面,它在同样的位置也有,可是由于脊椎带来的大活动性,导致引擎只能用更小号的,为了弥补能源尤其是武器能源,不得不在上臂中塞下更小号的引擎,也就是它总共有三个引擎!

“你确定有人能用的了它?”埃斯特夫提出疑问。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要光脚进去才有可能操作多一个关节的腿部,具有自身骨骼的家伙在腰部所需的体感传感器就更多,本就没啥用的安全带就完全不能用了。

雷云的打算就比较简单,反正他是来旅行的,以后有没有人用的了他管不着,他就想试试传说中专用机甲的感觉!

第660章 准备测试!

根据以往的案例,会出现试做机通过装甲实验室测试,但是无法在驾驶员中进行大范围培训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试驾驾驶员比其他人具有某种特长,诸如同时监控多个画面系统并掌握有效情报之类的。现有的量产机显示区主要只有三个部分:实时投射的外部主画面,可以进行多模式操作的战区平面图画面,以及其他如雷达模式调整等只有文字条文的附属选项,与其他机甲的数据链图示集成在主显示区或平面图区角落。驾驶舱面板上所有的操作项目如果不怕口干舌燥大可以全部用声控解决,就连在平面地图上划定范围,都可以利用既定的坐标系统以声控指定形状和区域。综合而言除了体感操作对身体素质有不低的要求,整体上是一个很容易上手的系统。

假如不是以系列升级为目的而造的试做机,大都会尝试一些新的系统,偶尔会由于负责测试的驾驶员自身没察觉到其他驾驶员无法适应,而导致测试后的列装可行性报告中出现偏差。

驾驶员的考核系统则有两种情形,一是平民在填写服役表格时就指定要成为机甲驾驶员,会有一次身体指标考核,没通过的也会询问是否愿意去其他部门或做一名机甲整备师,接下来会被安排到专门的机甲培训班。为了保密需要,培训班以几年前就已经全线退役的SE01为基础模型进行理论学习和考试,通过笔试才能进行最后的上机考核,也就是对理论和身体综合素质的考试,完成两个部分就算是大兵了。

第二种情况则要容易很多,既军部内转换部门,这种一般都是在机甲部有熟悉的人,根据熟人权限不同可以通过模拟训练系统提前接触到量产机甚至其他型号,然后同样是进行一次考试就完事。

该考核系统是为了应付人口因地面轰炸锐减而修改的,就有个问题——所有驾驶员都是以SE系列成为机甲驾驶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操作所有的机甲。

SA的系统就和SE有很大不同,暂且不提SA05才开始列装的以声控为主控手段的相位盾,SA系列还有空战系统而不是SE的单纯超级跳。与战斗机不同的立体移动带来的问题很多,驾驶员的适应性训练就是个大门槛,也是导致SA同为量产机比例却只有SE型列装的三分之一的罪魁祸首,当然因为在空中属于暴露目标容易被集火且很难反拦截,SA体型又较为纤细,驾驶员存活率低很多也是原因之一。

当试做机通过测试并暂时无需调整时,就会进入试列装期,试列装根据制造难度不同会有十到三十台不等。为了保障王牌们的小命安全,参与试列装的驾驶员既不能是王牌也不能太烂,要求有两个:必须参与过实际战斗且有过击落敌机的记录;在模拟机上至少有三种机型的考试结果为A;最后当然需要自愿参与试列装。

试列装会维持一定时间而不只是一场战斗,它的结果才会决定机甲最终的归路。

成为特种机的前提是至少得有30%的驾驶员表示可以适应!不然就会像TDKK一样整个军部加起来也就是试列装那么点。

对了,TDKK的履带式虽然移动难度很低,可是武器控制系统简直是噩梦,它最多能列装八架半自动武器或二十门全自动轻武器,已经到了必须有天赋才能操作的地步,或者身体经过某地恶搞过足以达到正常人数倍甚至更高的肢体、反射速度也行。若用TDKK拿一台大功率武器的话,还不如用FK11呢,人家两个引擎加相位盾,除了制造难度离谱了点,也不是真的烂机甲。

因为有这样的机制,雷云之前也动过念头看能不能弄台试列装的专门匹配他的运动性的机甲,才有了之前的闲聊。

现在看着房里的全息投影,已经不只是念头而已,只要是他来参加测试他来打报告,外星人稍微配合点多给点时间,蜥蜴人般的机甲肯定会进入试列装阶段!

所以他对埃斯特夫是不是有人能用它的疑问表示了嗤之以鼻。

“只是在标准驾驶舱里多装几个传感器和一块屏幕罢了,为什么会用不了?除非你怕我脚臭!”

……雷云常年四季把鞋子烧坏,这样的身体臭味分子都会被烧成无机物,他就是故意激两个博士一下。

多米尼克摸摸自己的地中海,看向艾斯特夫:“那就造一个看看?”

在设计稿上机甲的新结构比现行机体所拥有的优势中被他们看中的,其一是加粗的脊椎部并没有提供装甲类防护能力,而是作为支撑器并收拢所有的内部核心线路,使得正面被击穿时更难产生致命损坏;其二是运动结构的强化在奔跑时能获得显著的速度提升;其三则是它的前臂融入了全新的结构,外侧是短而窄的盾牌加刀具的复合结构,内侧增加了一门30mm实弹穿甲炮,用拳头攻击时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其中前臂的外侧结构前端刀尖比手掌伸展时还略短,只有握拳才能攻击,向后一直延伸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