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是明摆着了吗?”张国梁说到这里,拿起两个茶杯分别摆在两个地方,说:“第一个,好比是科研成果。第二个,是科研成果转化出来的经济成果。科学家经过论证和试验成功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要把它转化为物质成果,是可以把两者之间这段距离说成是‘最后一公里’。这是百姓闯关中的第一关。”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十分有道理,与李新民在日记中记载的省委副书记李文华对十二字诀的论述基本相同。他觉得张国梁不愧为政治经济学博士。
于是又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字诀,在江州市,李新民早就用得出神入化了。尤其是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地推行‘四权拍卖’,对那些政府办不了或者办不好的事情,全部推向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使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引入市域内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加快江州市的经济建设的步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不错!在工业建设、城镇化建设方面可以说达到了顶点。可惜,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方面,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在农村中全面提高干部、农民科技素质,闯‘三关’方面,并没有做足文章。”
张国梁觉得李劲松对李新民的了解不够深刻、细致,如果不明确这一点,想必对今后决策的重心还是抓不准。
于是继续提醒李劲松:“李新民书记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抓投资环境建设,就是抓生产力。他认为,谁的环境好,谁就可以占领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的环境差,谁就等于关闭了自己发展的大门。所以,在工业建设上,他狠抓了调配产权,优化环境的工作。不仅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还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不可否认,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制,改制的核心就是产权,产权的改革,就是进行资本运作。从产权到资本,从投资环境的优化到资金、人才的吸入,是一种飞跃。”
张国梁说到这里,瞧了瞧李劲松,他是想看看李劲松对他的话是否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再往下说是没有意思的了,没想到他刚停下来,李劲松就向他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于是提高了声音:“在工业建设方面,城镇化建设方面,李新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江州城的变化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中,他在‘引路’与‘闯关’这四个字上却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很显然,这意味着他在‘科技兴农’这个国策上,还没有找到一条合适江州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还没有找到一条可以迅速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完成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必须进行变革的进程,以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子。我看过他的日记,他虽然有了认识,也有了新的决策,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牺牲了,所以,老同学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必须借助江州人民对李新民同志的爱戴之情这股东风,在‘引路’和‘闯关’这四个字上做足文章。”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的一番话,是说到了点子上。他从心里感谢张国梁能够这样认真地提醒他。
但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圈子,选择更加有作为的路子呢?李劲松心里想到:张国梁既然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江州市委、市政府在过去的工作中,在“引路”和“闯关”这四个字上没有做足文章,想必他对于今后怎样干,才能做足这四个字的文章上,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何不向他请教一番?
但是,又觉得自己是市委书记,竟要请教于一个外企的副总,岂不惹人耻笑。可又一想,既然人家能一下子就看中了这个问题的要害,想必一定有治市的妙计。
古代的刘备,为了打江山,尚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分天下之伟业,何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呢!
想到这里,李劲松打消了这些不该有的顾虑,坦诚地说:“‘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谁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刚上任,最应该做的工作应是那些?”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国梁接着李劲松的话茬说,“你出任江州市委书记,要想在江州站稳脚跟,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必须打响第一炮,烧好‘第一把火’,在烧好‘第一把火’的时候,再烧好‘第二把火’,‘第三把火’。”
“这个道理谁都懂,问题是第一把火应该烧什么?用什么作燃料?用什么方法去点燃它?”
李劲松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猛吸了一口烟,然后慢慢地将烟雾吐了出来,眼睛盯着那随风散去的一圈圈的烟雾,仿佛他要在这烟雾中,必须要寻到一种东西似的。
“这就需要你对江州市的整个经济建设形势和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来一个重新认识。”张国梁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说,“只有重新认识自我,才能找到当前阻碍江州市经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呢?李新民书记生前曾经对我说过,江州市有丰富的资源:石灰岩、花岗石、绿色的石头也叫玉石、陶瓷泥、最适合种植荔枝果树的百万亩山地。这是江州市得天独厚的资源,谁也夺不走的资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依靠党和群众的力量,把江州市的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泥之乡’、‘陶瓷之乡’、‘三宝之乡’、‘荔枝之乡’。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三大工业集团成为江州市工业生产建设的支柱产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江州市可以说达到了顶点。但是,农业,养殖业,荔枝产业的发展却成不了气候,在农业、养殖业方面,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方面还没有取得出色的成就,更不用说再将成果转化为资本,将资本又转化为成果了。此外,百姓手上没有转化出来的成果,又怎么去闯关呢。如果把江州市的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农村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比作四条‘巨龙’的话,前三条‘巨龙’已经腾飞了,如果剩下的这条‘巨龙’也能够腾飞起来的话,江州市人民的小康也就实现了。李新民书记对江州市现状的认识对吗?我认为是正确的。”
张国梁说到这里,心情十分激动:
“我读了《江州日报》发表的李新民的日记,我觉得李新民的精神太可贵了,它是江州人民搞建设的精神食粮之一。
“我认为,你现在出任江州市委书记的‘第一把火’应该是以党的‘三个代表’为武器,以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李新民的深厚感情为动力,把李新民的工作日记整理好,印成小册子,发到党员干部的手里,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干部群众向李新民同志学习,化悲痛为力量,狠抓当前荔枝果业生产100天。这是就要到嘴的‘一块肥肉’。
“‘第二把火’,是抓这50万吨荔枝的营销、品牌建设。如果只管种不管销,到时候种出来的果子没人要,损失更惨重。老百姓不仅富不了,还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三把火’,应该乘着狠抓荔枝100天,取得全面胜利这股东风,全面展开向科技要成果,掀起工业、农业、养殖业更加现代化的新高潮,把李新民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对!”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没错,于是接着说,“李新民的精神是一种动力,是江州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国梁认为李劲松对“搭桥”与“引路”之间的关系还是理解得不够深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到江州市上任已经有几天了,还拿不出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江州市的百万果农辛辛苦苦种下的荔枝,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年,如果不尽快地想出一套可行的办法来,大丰收之年也会变成大歉收之年,这不仅给江州市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威望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