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们,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高消费群中,人们宁愿购买高出你们十几倍的进口水果,也不购买国产的产品。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进口水果已经通过了国内国际质量安全认证机构严格的检验检疫,安全有保证。
是呀!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刘兴信觉得专家说的话在理。
每当想起这些窝囊事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有好事者编了一首歪诗来气他:
江州有个刘兴信/号称中国第一所/手下弟子七十二/身怀绝技够英雄/点石成金/点果成兵/纵横天下/横扫千军如卷席/曾几何时/七十二英雄变狗熊/闯上海/上北京/一败涂地走麦城/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乍看似诗,实则不成诗的文字一传开,有人欢喜有人忧。
刘兴信和他的七十二弟子,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很不是滋味,都在暗地里使劲,决心在商海里杀开一条血路,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策划今后的行动计划。
自从市委透露出把江州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的“三步棋”“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后,刘兴信和七十二弟子就打好了心中的小算盘。
他们深深地懂得:在荔枝技术开发研究上,他们是公认的佼佼者,但在市场营销上,他们是失败者。要想在这方面杀开一条血路,必须借助他们的力量。
但是,他们苦于“面子”问题,放不下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气派。
一直以来,刘兴信都未敢与李居安、朱国亮做正面地接触。尤其是朱国亮,一提起他的名字,心里就发怵。
刘兴信清楚地知道:朱国亮的成功在于他拥有稀世珍品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李居安的成功除了拥有朱国亮的成功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成功——这就是“民心”!
而自己呢?刘兴信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在过去,刘兴信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技术。
但是,现在刘兴信却不敢再说出口了。正如果农们的批评:技术有什么用,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其实,人们这样说也有正确的一面,光有技术是不行的。
但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开辟出一条适合于自己走的航线谈何容易?
刘兴信这几天来反复认真地思考了所走过的道路,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适合于今后发展的道路,响应市委的号召,与李居安、朱国亮联盟,吸取他们的长处,仰仗他们的力量,闯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和北部九个镇果业生产发展的道路来。
但是,怎样才能令朱国亮、李居安答应合作呢?怎样才能带领七十二弟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刘兴信每天都在苦苦思索。
李新民的日记在《江州日报》发表后,他不记得一共读了多少遍,每次读完,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他开始坐不住了,他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个共产党员,他必须带领弟子闯过“三关”!
李新成赶到“中国第一所”办公室的时候,刘兴信早已等候多时。
李新成为了节省时间,单刀直入,请刘兴信出任江州市“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总顾问,“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第二分公司总经理,以确保市委的决策得以顺利实施。
刘兴信听了李新成提出的要求,心里感慨万千。
原本他打算借助李新成、李居安、朱国亮的力量来达到他愿望的小算盘一下子被打乱了。
二十年前,下决心辞去公职,专心研究荔枝技术开发的时候,他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只求一试,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权当潇洒走一回。
他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根本就没有现成的路。
但是,今天李新成代表市委要求他出山相助,却令他犹豫起来了。
他心里想道:加盟集团公司,出任分公司总经理,这是责无旁贷,也是自己意欲借助李居安、朱国亮的经验和力量来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的战略决策。
他心里认为:荔枝技术开发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要自己担任总顾问,怕名不副实。
要知道科学技术这个东西,自己研究开发尚可以,如果要面对这么多科技特派员,做他们的顾问,怎么行呢?一旦弄不好,岂不毁了名声?
刘兴信越想,越觉得不能应允这件事情,但怎样才可以推托得了呢?
刘兴信想来想去,也没有找到词儿。
突然,他果园的工作人员来电话告诉他,要他去一趟,说发现了一种新的病虫害。
刘兴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于是,对李新成说:“李局长,果场工作人员来电,要我去一趟,我也不知道发生了啥情况,咱们先别忙说这个,到果园看看再说。好吗?”
李新成见刘兴信面有难色,知道要他马上答复,也是够为难他的,何不同他到果园走一趟,再见机行事。
于是说:“好吧!我也正想到你的果园走走,看看你又想出了什么奇招。”
“哪里会有什么奇招?”刘兴信一边说,一边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二人就这样说说笑笑地走出研究所。司机早已把车开到了门口,二人钻进车子朝果园驶去。
刘兴信的果园,离研究所不远。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李新成对刘兴信的果园实在是太熟悉了,蒙着眼睛,他也能凭着一株株果树的特征走遍整个果园。
二人一下车,果园工作人员马上就走过来说:“所长,今天早上,我在山上发现有十几株果树无缘无故地落了一地果子。你快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奇怪!”李新成以为是耳朵听错了,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在“中国第一所”的果园里会发生这种情况。
刘兴信更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果园里也有这种情况发生。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尤其是在和市水果局长李新成在一起的时候听到这样消息,简直是无地自容。
二人都没有来得及说话,马上朝出问题的地方快步走去。
刘兴信先到,他从地上抓起十几个幼果,放在工作人员递过来的篮子上,一个个翻来覆去地检查,又用小刀切开了几下,看了又看,拧着眉头,一句话也没有说,那样子吓得负责这片果树管理的工作人员大气都不敢出。
李新成也反复检查了这十几株果树的落果情况,他觉得与青田镇刘善良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于是详细询问了管理这片果树的管理员,知道了他们也是使用了劣质的伪劣科技产品。幸好他们没有与农药混用,要不,可就更惨了。
看官,这时也许要问:“中国第一所”怎么也会上伪劣科技产品的当?传出去岂不是笑脱了人们的大牙?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兴信。自从去年闯市场失败后,刘兴信压根儿就对果园的技术管理放松了。
再加上近几年来,七十二弟子不出去搞技术承包后,就总怀着一种负罪的感觉,认为,技术再好,产品卖不出去,到头来不但得不到实惠,反而招来人们的白眼、讥笑。
先前说到的那首歪诗,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所以,在刘兴信的果园,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不值得奇怪的事情。
李新成瞧了瞧刘兴信,发现他脸色铁青,心中十分震怒,他恨自己大意,更恨那些将伪劣产品冒充高新科技产品,骗取果农钱财,令果农不明不白地蒙受沉重打击的奸商。
只见他双手举过头顶,大声疾呼!
那愤怒的声音,在果树丛中回响,惊得一群刚想停下来打算休息一下的鸽子,扑着翅膀,腾空而去。
待刘兴信心情平静了一点后,李新成意味深长地说:“刘所长,看来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开发,还有一个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信念’两个字。”
刘兴信知道李新成所讲的“信念”这两个字是针对自己讲的。他反思了一下自己近来一段时间的思想状况,觉得自己的确是在“信念”这个问题上出了岔子。
他没有忘记:“信念”所包含的含意。“信念”,除了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执着追求,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追求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