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12部分

第112部分(2 / 2)

6、打造江州农产品十大全球知名品牌;闯市场经济攻坚战;

7、建设国际级旅游景点“中国青春大世界”欢乐园攻坚战;

8、创办开发各种农业生产基地合作社攻坚战;

9、拆除空心屋,破烂旧房;建设科技型新村庄攻坚战;

10、整治全市农村脏、乱、差死角工程攻坚战。

大家听了李劲松的发言,都在心里佩服他所计划进行的工作很实际,件件都是当今农村要办的实事,好事,如果真能办成,江州市就真的不愧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富市了。

刘新风觉得会议的目的已达到,于是同几位主要领导交换了意见后,对这次会议进行总结。

他用十分认真而又严肃的语气说:

“经济学家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最理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中国,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才有真正的就业机会,才有了转移的条件,才能真正增收,农村才能有所变化,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科学化才能开展。

广西恭城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9任县委书记8任县长和历届县委、政府班子最智慧的洞察力是认准了“生态立县”是恭城发展的根本!从而创出了“一池带四小”的模式来发展经济,一任任领导,均做到交班必须交果园,交产业必须交作风;接班必须接思路,接责任必须接作风!始终不渝的锁定“一池带四小”的生态农业战略思路;洞察时代的变化,从1983年开始推广“一池带四小”工程起;“接力棒”式的抓了20年!沼气池入户率达到90%,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8.6万亩,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技术38万亩;形成了柑橙、月柿、沙田柚、红花桃,四大名优水果生产基地,水果总产、人均有果和人均水果收入居全省第一,给百姓带来了从温饱到脱贫,到生态家园,到生活逐步宽裕,到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被专家誉为“恭城模式”

李劲松根据江州实际,创建“三四二一”、“五改六通八型十化十有”建设模式,更合江州实际,更具影响力;完全可以实现;我们可以把其命名为“江州模式”。

我现在宣布:全省开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攻坚战的序幕正式拉开,省、地、市按十百千比例;抽调万名干部下基层“三同”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及时的!希望大家同心协力跟着省委向前冲,为实现我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走在全国的前列而奋斗!散会!”

于是,参加会议的同志们纷纷离开会议室。

李劲松和刘军走在最后面,刘新风叫住了他俩,语重心长地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为农民办一件好事,一件实事!你们的计划很好,很实际,我们就是要这样脚踏实地一件一件的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等你的好消息。”

李劲松和刘军坚定地说:“请首长放心!”

“今天晚上在省城住下吧!小高在家等你呢?”

“不!”李劲松非常感激地说:“不行,陈军红后天在南滨市召开订婚酒会和宣布江州荔枝走向世界发新闻发布会,我与刘市长都准备参加,李居安开发“中国凉亭土鸡”的基地选址遇到了困难,还没有解决,天堂村有机菜生产基地我打算明天亲自去一趟,还是在车上睡好。”

这时候高志扬把车开了过来,刘新风问他:“高志扬,休息好了吗?”

“休息好了!请首长放心!”

“好!一路顺风!”

“李劲松、刘军,向刘新风敬了一个礼,转过身坐进车子,然后放下车窗的玻璃,伸出手来向刘新风挥手致意。”

刘新风双眼盯着李劲松远去的车子,感慨万千的自语自言地说:“小李子,我没有睇错你!”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三十章 千年觉醒

话说李劲松与刘军从省城回到江州市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他匆匆地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叫刘秘书通知工作队的干部和科技特派员向天堂村进发。

话分两头。

且说张大明、王小明,彭开明待李劲松离开后,马上分头由李青海、张海潮带路去找钱百万这五个人,结果折腾了大半夜,无功而返。

郑三炮说:“王镇长,凡事也应有个理,我一个杀猪的,也算是老百姓吧!如果国家要收回,也就罢了,如果不是国家要收回,我还是坚持自己种,要不!我们一家大小吃什么,喝西北风?”

张二虎则可怜巴巴地说:“张书记,不是我不给面子您,这几亩地,是我的命根子,包给了李居安,叫我如何安生?”

钱百万呢?皮笑肉不笑的说:“按政策,政府搞开发,可以征收土地,如果政府是准备在这搞开发,征收土地的话,可以,如果是再要我们承包给李居安就不行。”

牛通海呢,还是牛劲十足,蛮不讲理的说:“王镇长,彭副书记,他李居安是农民,我也是农民,凭什么我的土地要再承包与他?没门!”

尽管大家对他作了多方面的解释,牛通海就是不松口,未了还蹦出一句,“不要逼我,逼急了,我去省里上访。”

刘三公就更不讲道理了:“国家既然把土地包给了我!就是我的!除非统一收回!我欠了13万的债;他李居安能帮我还吗?帮我还了,我就包给他。”

这五个人,任凭张大明、王小明、彭开明、李青海、张海潮怎么说,也不行。

怎么办呢?大家都没有了主意,可又不敢告诉李劲松。

大家商议了一会,决定再想办法分头做思想工作。

话说回来,且说天堂村委会的干部得知李劲松今天要来实地考察,一早就集中到了村委会办公室。

天堂村委会靠近公路边,是一幢解放初期没收的地主的旧房子,二进式的古老庭园结构,大部分房子都已破烂不堪,村委会早就想改建了,因为村里穷,没有企业,故就一拖再拖,耽搁了。

村委会办公室的摆设也很简朴,都是用了二十几年的椅子和桌子,有二张椅子还是解放初期地主用过的太师椅,墙上张贴着各种有关党的支部建设的宣传口号,规则要求,有二条条幅很感人,令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看来都是新贴上去的,左边一条幅是这样写的:

崛起在中国,拓展在世界!天堂村靠我们振兴,我们靠天堂村生存!

右边那一条条幅更是使人刻骨铭心:

把人民装在心里,才能面对国家;把国家装在心里,才能面对普天下!

办公室正面墙上的标语是这样写的:树雄心立壮志誓要天堂换新装

左右墙上的两条标语更是豪气冲天:

攒足劲建设中国最大的天然有机菜生产基地

不仅要做中国第一,还要做响全球知名品牌

何壮志,韦一笑,萧洒最早来到了办公室,妇女主任龙小娟稍微来迟了一步,大家看了一遍自己的杰作,觉得很满意。

不一会儿,李劲松一行来到了,相互间寒暄了一番,马上切入正题。

李劲松对村支书何壮志说:“你派2个人带工作组的同志和科技特派员到那块地去堪测一下,以作规划,你和村妇女主任带我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顺便给我详细介绍一下村里的情况。”

“好!”何壮志连忙作了分工。

大家分头行动。

何壮志、龙小娟带着李劲松、刘秘书、高志扬挨家挨户的观看天堂村的农民衣食住行情况。

何壮志一路走,一路给李劲松介绍说:

天堂村,是江州市北部最边远的最小的村,距市区35。公里,虽说通了四级公路,但因为还没有硬化,路很难走,全村3000多人,全年出外务工的1000多人,剩下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妇女和小孩。

天堂村的主要特点是:山地多,人口少,经济发展起步迟,虽然也种了不少荔枝树,但因为不是良种,果农技术素质差,产品低劣,产量低,也不得价,每斤不值1元钱。

这两年,人们都不愿护理了,虽说今年成立了果业公司,但是,如果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合格的产品,前景还是不会太好!李居安的精神可嘉,我们这里的果农都很佩服,但光佩服有啥用?得要出产品呀!

这几年,多亏镇里成立劳务公司,转移出去了1000多人进城务工、经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故有很多人都建了新屋,乡村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与其它村比,就差得远了。

“找过差距吗?问题出在哪里?”李劲松问了何壮志一句。

“怎么不找过?但找过了又有什么用?没有资金投入,路又不好走!”

“是呀!”李劲松想想也是。

他在心里埋怨自己:来江州这么多天了,连这里的详细也不知道,真是该死!

于是问何壮志说:“今后有何打算?”

“前几天,偶遇省农业厅高厅长,得到他的点化,我们村委会专门开了会议,又征求了村里各户的意见,决定按高厅长的建议,利用天堂村的土地资源优势,创建天堂村天然有机菜生产基地,生产天然净菜投放省城农产品批发市场,但又缺乏资金,正不知如何是好!”

“农户的情况怎样?他们愿意加盟吗?”

“当然愿意!村里有一个年轻人到过河南南街村,说他们那个村的人,实现了农民员工化,全部是领工资干活,年终又有分红,孩子一生下来,就由公家供养读书到大家毕业,农民看病,通通是由村里打点治疗,那个干法呀,农民活得就真够潇洒,比国家干部还好几倍。”

“那你们村如果真能办起这个公司,打算怎样运行呢?”

何壮志说:“我和韦一笑,萧洒、龙小娟等党员干部开了个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

决定学河南南街村,可是没有资金,有的党员提出,没有资金干不了,光修路,科学排灌工程就要三百万元,加起其它设施,没500万元,根本就办不起来,去那里弄500万呀!不如引进一个投资商来开发。”

我和韦一笑、萧洒坚持认为:

这个资源在全省独有,引进外资,把田租给他们开发,然后领他们的工资给他们干活省事,但老百姓能彻底脱贫吗?

如果学南街村,农民将土地入股,既可以领工资干活,又可以有股份分红。

按高厅长的估计,经营得好,每年除去一切开支,光分红的钱都不会少于300万元。

如果再发展多几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研究出我们村的特产来,每年再增收300万元也不难。

按这个数算,每人每年的分红都不会少于3000元,加上平时工资的剩余积蓄,每人每年将有万元进帐。

这样干上几年,大家不就都富了起来吗?

如果引进外来老板开发,只不过造就一代富豪罢了。

我们天堂村人就永远只有望洋兴叹,何日能实现富裕?

“那你们将如何解决资金?”李劲松觉得何壮志的想法很好!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好干部。

“我们计划发动农户筹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