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两个概念:
〈1〉、什么叫做管理?管理,就是企业老板和内部高层组织机构控制整个企业运行的所实施的强制性措施,也叫“基础管理”;也叫做内部制度管理。
内部制度管理分为两个方面:
A、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就是指企业的创业人、所有人。是企业制度的核心。
B、治理制度
企业内部制衡资本、经营和劳动三大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规章制度。
〈2〉、什么叫做混乱?
混乱,就是企业基础管理不到位;令出,不行;令禁,不止。
常见的管理混乱有:
〈1〉、没有规范的一套科学的法治的系统管理制度。
创业之初,大多是家族企业,父子、夫妻产权各占多少并不清楚。没有清晰的产权结构,到了一定的程度,矛盾出现了,即使不分家,也难免出现“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的局面,企业的兼并、重组,缺乏坚实基础;难以融合社会上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2〉、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创建者,多数对自己的成功充满自豪,充分相信自己的才智,在企业决策、市场经营中,说一不二,表面上有一套规章制度,但这是给人看的,实际上起作用的,是游离于文件和制度之外的潜规则。一切老板说了算;没有规范;没有制约;顺者昌;逆者亡。
〈3〉、基础管理的地基没打牢,组织结构、风险控制、薪酬体系、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财务监督、激励制度、人才管理等等。这好比在沙滩上建房子;一遇冲击;必然应声而倒。
〈4〉、放弃或不注重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建设。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重讲一下,因为这个问题就等于是企业的“魂”,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
谁都知道:创办企业的目的,首先是使企业能够生存。其次,才是发展。
生存至上;快速地创造利润,这才是企业管理的目标!
但是;怎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壮大呢?
这就必须塑造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哲学;形成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企业靠我们振兴;我们靠企业生存!”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都有了这个意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已经成功地建设了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这是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应该具有的坚定的信念;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一旦形成,就必然会促使全体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开拓进取;共创辉煌。
但是;怎样才能形成一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呢?
企业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创业经营者;建设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就不同。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中国“蒙牛集团”的牛根生;他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创业之初;在管理层和企业员工中就形成了这样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不准搞官僚主义;堵住腐败的决口,同心同德创大业。”明文规定:上下级之间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上司看望员工是关心,员工回头看望上司是行贿;过年时;上司可以给部下拜年;部下去上司家就不正常;只准上级请下级;不准下级请上级。
可见;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创建很重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家;对创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而战。
没有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企业;是一个愚蠢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是一个没有主见的、随波逐流的、经不起风吹浪打的、一盘散沙的企业。这是造成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5〉、错把人材当人才。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情况中得知,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的短缺,已成为民营企业的难题。浙江省,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以台州为例,预计汽车摩托、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等五大支柱产业在2003年中,人才缺口将达到或超过3万人,预计到2010年,缺口将达到9万人或超过10万人,而整个台州市的人才缺口将达到28.5万人至30万人。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水平升级、研发水平提高的瓶颈。
人才难得!错把人材当人才;是民营企业短命的一种重要的原因。
一切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人!
“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准则。
我们知道:企业的创建、生存、发展;需要有很多资源;但我们必须分清楚那些是死的资源;那些是活的资源。
一个企业中;除了人是活的资源。其它的资源都是死的;如果没有人去激活它;就不是资源;只能算是一种摆设。
所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网罗人才。
但是,什么是人才呢?
人才有几种;可以分为:庸才、蠢材、人材、人才。
庸才、蠢材;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人材、人才,这两种资源就分不清了。
人材――通常指学历高、长相好的员工。很多企业为了支撑自己的门面;必须对外声称拥有多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占企业的比例是多少;多少。此外;为了使企业在对外交往中有好的形象;同时招收一些身高标准、长相好的帅哥、靓女。其实;这些都是死的资源!当然,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具有真才实学的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例外。
人才――指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真正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员,并不管他们是什么学历出身。只要能够给一束光他就可以灿烂!也许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更没有靓丽的外表;但是;只要你把他放到合适的地方;他就能发光;他就能干出最好的成绩来。这些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活的资源!
人材;对企业来说;无法创造价值。
现代企业的人材高消费症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财富;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灾难;使真正的人才在企业中失去光亮。
企业最活跃的资源是人。
有的企业,不是不想“两权分离”,但由于职业经理人市场未充分发育,经理人和企业主都存在诚信不足的问题,两者的磨合成本很高。
因此,有的企业主认为:不引进职业经理人是等死,引进职业经理人是找死。
其实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可见,人才管理是民营企业经济制度创新的焦点。
企业能否将人力资本真正以资本的形式引进企业产权构成,比如给予经营者现股、期权或期权激励,采取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给科技人员股权,以及给予员工股权来把企业管理得更好呢?这也许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机。
二、英雄主义
什么叫英雄主义?常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企业管理上:企业家创业有成后;追求名誉,找不到功成身退的路,尽管力不从心;还要坚持过足那种支配资源、控制全局的“癔”;认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迟迟不肯将管理宝座让给职业管理人。
他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