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产业链,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
第三、立足市域经济,积极配合市委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兴,城市兴,工业强,城市强”。
信用社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中心大局,充分发挥信贷的杠杆作用,加强社政、社企的合作与沟通,积极配合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满足三农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加大对市域中小企业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倾力支持优质项目建设和“园、区”经济建设。我们的做法主要是抓了三条:
〈1〉、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建设规划,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上马重点项目和优质项目。
〈2〉、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厂房、机械、设备抵押以及联保贷款等方式,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企业融资体系,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通过股东联保贷款的方式,向大坡外松脂厂融资400万元,促进了该厂技术、设备更新,大大提高了该厂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
〈3〉、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经济部署,将信贷资金向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倾斜,加快全市“园区”经济建设的进程。目前,我信用社向全市“园区”投入的信贷资金达1。7亿元。
第四、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计划比年初增加2。6亿元;“十五”期间年各项存款余额计划增加15亿元,至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0亿元以上,进一步敦实融资基础。
B、今年计划发放各项贷款5。7亿,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亿元;“十五”期间计划发放各项贷款40亿元,至201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以上,对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C、年内计划压降不良贷款400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比上年末下降8。74个百分点,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D、增强小额农贷的发放力度,努力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难贷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包村、包片、包户”的信贷服务,进一步延伸支农的广度和深度,做到信贷支农和智力支农并重,积极联合政府与农技部门,把信贷服务与信息、科技、理财等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当好农民的“致富参谋”和“金融顾问”。
E、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突出重点地加大对市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F、年内财务收入计划比上年末增加1300万元。
G、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安排足够的资金,保证农民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支持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全辖计划累计发放此类贷款2。2亿元。
H、以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努力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创建“个体工商户要贷款找信用社的良好品牌”。全辖计划累计发放此类贷款1。5亿元。
H、以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为重点,突出地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I、根据市“园、区”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有选择地支持一批重点、优质建设项目。全辖计划累计发放此类贷款1。5亿元。
D、是把信贷政策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为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安排信贷资金支持新农村试点、重点镇、中心村的道路、水电、通讯、住房、普及沼气等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居住环境优美,促进农村建设美好家园。同时,积极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引导外出打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
第五、创建两个一工程,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
“两个一”工程。
一、创立一个品牌行业贷款,就是选择辖区内最具当地市域经济特色或有望成为当地主导产业的行业,对之进行优先、倾斜支持,实行贷款金额、期限、利率优惠政策,使之发展成为我市的风险最低、效益最佳、知名度最高的品牌行业贷款。
二、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户。就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设的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把信贷政策与新农村规划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城镇、村镇建设,重点扶持辖内1个镇、10个行政村、1000户农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户。
吴有发一口气把全市信用社的工作情况说了一遍后;坚决地向李劲松说:“今后一定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部署上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好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李劲松听了吴有发的汇报;非常赞赏他的工作能力;他接触过很多金融部门领导;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不看笔记;能够一口气说出这么详细的数据的;于是连声称赞说:“好记性,好务实!佩服,佩服!”
吴有发连忙站起来;拱手说:“李书记过奖了;不敢当,不敢当!”
李劲松觉得:农民有了他们这样的有力支持;李居安要开发养殖凉亭鸡这一伟业就不怕了。尽管李居安还没有提出;李劲松也深信他们一定全力支持。因为他们当家的都已经努力去做,并卓有成效了。
突然;李劲松心里产生了要考一考谢伟新的实际工作综合能力的想法,于是说:“谢副主任,吸收民间存款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经营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水平的高低,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你看;农村信用社的‘灵魂’是什么?”
谢伟新不假思索地说:“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八个字是全社的‘灵魂’‘以人为本;工效挂钩;六级收息,奖罚分明,务实高效,激励约束’24个字;是全社工作的准则。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是全社应尽的本分;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生产;是全社的职责。”
“陈副主任;你是老信用社了;信用社经历了“鸟枪换大炮”的转换过程;你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这个转换过程的成功;主要是历届领导班子均具有卓越的‘产业洞察力’。”
“能否说具体一点?”
陈兴旺副主任;瞅了一眼吴主任。
吴有发明白他的意思;努努嘴;示意他往下说。
于是;陈兴旺拿起茶杯;轻轻的呷了一口;润了润嗓子;轻轻地咳了一下,认真地说:
“具体地说:就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超前的意识,洞察先机;树立新观念;创建崭新的产业模式以动制动;以变应变;坚持以人为本,班子要管班子的理念,打造一个党性强;作风过硬;业务水平高;团结、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干部管理队伍;牢固建立一个农村信用社靠我们振兴;我们靠农村信用社生存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联社历届领导班子都深刻地认识到: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人是活的,战术是死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一切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战术都将过时。
农村信用社是一个股份制企业的机制;企业在商机稍纵即逝的市场经营和竞争中,抢先一步就是胜利,落后半步就可能失败。
如果死守着一个经营管理模式,不根据实际情况中外因和内因的变化去及时调整作战方略;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就只有以失败告终。
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在变,客户在变,对手在变,成本在变,产销量在变,价格在变,员工在变,合作伙伴在变,计划在变;一切都在变,我们必须在千变万化中反应快,决策快,动作快,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在变动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