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科学高效的层级管理制度。
建立“联社主任——基层社主任——分社负责人——职工”“四位一体”的层级管理制度,加强联社对基层社的管理和领导,方便联社的措施与办法及时贯彻到基层社。
〈2〉、建立民主集中的议事制度。
〈即每周社务例会制度和每月基层社主任例会制度。〉
这些制度便于及时听取汇报、总结,及时讨论落实、调整工作计划,使工作赢得了主动权。
〈3〉、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每月对基层的综合业务进行评分排名,对完成工作任务差的基层社及领导,要求其向联社党委、班子进行述职,剖析原因,寻找对策。
为了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联社还成立稽核中队、分队、督查组,到各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通过监督、述职,刺激了基层社主任的工作责任感,全辖各社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4〉、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干部任用机制平台。
变“用人不当”为“知人尽用,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变“因人设事”为“因事设人”;变“关系选人”、“资历选人”为“才能选人”,“绩效选人”。近年来,共有27名学历高、能力强、有活力的年轻业务骨干被调整到基层社主要领导岗位,使年轻领导的活力、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促使各项业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5〉、从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入手 建立科学的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职工的积极性,联社出台考核办法。建立六级收息核法;规定职工收到利息多,收入越大,不完成最低收息任务的社主任除了收入少之外,还得向联社党委、班子述职。
该考核办法的出台立即在各基层社干部职工引起了极大反响。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贷款利息的清收也呈逐月大幅刷新之势,2000年末、2001年末、2002年上半年贷款利息同比分别增加684万元、840万元、107万元。
后来,又把其他各项业务包括优质文明服务、环境卫生、安全保卫以及各社为发展业务出台的措施、计划等进行综合打分,每月考评,挂钩职工收入。
为了保证贷款到期能按时收回来并产生效益,对信贷员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制度,将新放贷款的到其收回率和入贷员的收入进行工效挂钩。这样一来,各信贷员的深入农村调查了解的次数多了,放款的“三农”比重加大了,热心做农民的金融顾问、信息参谋的人数多起来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民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起来了。1999年6月底农村信用社新放农贷款的比例还是77;,到2002年6月底已上升到83;,农户贷款面由1999年底的31;上升到2002年6月底的38;。
〈6〉、从创新企业文化入手 打造文明发展的社会形象
我们认识到:良好的社会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生产力。
联社历届党委、领导班子在实施IC战略中把创新企业文化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打造农村信用社文明发展的社会形象:
统一工作服装,树立团结高效的行业形象: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环境卫生评比,广泛开展免费上门收款、送款服务;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擦亮农村信用社的金字招牌。
2001年春节刚过,联社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全市第一个存款余额超10亿元的金融机构,全省第三存款余额超10亿元的信用联社。
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还利用合作金融宣传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推广、城乡通存通兑网络开通以及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农园等的有利时机,举办各种形式的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开展科技下乡、文艺下乡、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给农民送去“金融文化套餐”。
此外,广纳宣传人才,大力开展新闻、广告宣传活动,基本上做到报纸有字、电台有声、电视有像、道路有牌、柜台有业务介绍材料。近两年;全社在各级媒体上发表的文章超500篇,其中被全国各大报纸采用的就有25篇,省各大报纸、杂志、电台采用的有26篇。
通这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开展。
李劲松听了陈兴旺这一番说话;方感到联社是人才济济;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面,竟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和举动。真不简单!
于是说:“真想不到你们对“产业洞察力”有这么深切的体会和认识!”
“李书记;您千万别这样说;!”陈兴旺认真地说,“这个词儿我是学着别人说的;产业洞察力的真正定义是什么;还说不上来;李书记否教我?”
“真的?”
“真的!”
“好!”李劲松觉得陈兴旺也许真的不懂;于是认真地说:
什么叫“产业洞察力”?就是领导者或企业家洞察先机,以科学的发展观,超前的战略眼光,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打破现有产业格局,重新创造一个产业模式、利润模式,或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全新的产业模式。一个领导人或企业家是否具有卓越的‘产业洞察力’,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先于他人之前知道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隐藏在哪一个环节,弄清楚在这个环节下掩盖着何种级别的长期价值来源。从而实现对价值的控制,占领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2、具备把握新的产业模式的组织形式、金融手段、文化追求和综合素质。以更加突出企业的创建模式、哲学思考、内外部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经营手法、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融资手段和能够使公司全体员工紧密团结共创辉煌的人格魅力,把握时代脉搏,占领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以达到引领潮流发展,控制市场的目的。”
这种“产业洞察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造就一批战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的创业领袖的最根本的价值源泉!”
李劲松说到这里;深有体会地说:“其实;你们信用社由当初“背包银行”发展成今天这个规模,就是一个对这个理论的最有力的论证。
三位联社领导听了李劲松的解释;更加深了认识;齐声说:“李书记;您这样一说;我们都明白了;可否再给我们举个例子?”
李劲松听了;觉得也好;想了一下;于是想到了广西玉林福绵“裤子之都”的“鸟枪换大炮”过程。他们的发展,当初也离不开玉林农村信用联社的支持?于是更加认真地说:
“玉林福绵服装加工业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开始是分散粗放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没有品牌,没有注册商标,利润很低,后来觉悟了,认识到福绵服装要发展,必须打破原来的生产模式,向企业化,产业化,科学化,标准化进军,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形成一个集团化生产基地,
于是,福绵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引领福绵服装加工业的创业者创建大型的现代化生产,集染色,防皱,洗磨等服装水洗加工,业务销售一条龙服务,每个企业创建自己独立的服装品牌,逐渐实现‘鸟枪换大炮’的过程。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在福绵区投资额2000万到3000万元,占地百亩,员工超过600人,集染色,防皱,洗磨等服装加工业务销售一条龙生产的企业就有几十家,创建了智利来,帝皇,新安,圣建华、南江等20多个中国驰名服装品牌,占领了中国各大服装市场的制高点,比如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市场3000多摊位中,福绵人就占去600个,如果不是实现了‘鸟枪换大炮’,福绵服装加工业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像这样的一个新的观念形成,和实现观念转变的整个过程,就是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