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60部分

第160部分(1 / 2)

>我们的干部到底为人民干了多少件好事、实事!”

李新民觉得刘明说得有道理,认真地说:“同志们,大家这样理解,我认为不错,大家现在都来回忆一下,对照江州市的具体工作,试想一想,今后应该怎样干,才是最好的捷径,才能走完这‘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农业、种养业。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这是我们现在最薄弱的环节。”

兴隆镇党委书记龚汉民待李新民的话音一落,马上接着说,“李书记说得对,现在大专院校专家教授论证成功了的科研成果很多,包括理论方面的、物质方面的,这个道理一点我们就明白,关键是我们要知道怎样干。农业不比工业,工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的成果很简单,大部分都由工厂做好了,只要有钱就行了,比如江州市水泥轮窑生产线,是最新科研成果,从工厂买回把它装上去使用就行了,只要有钱。比如冰荔山庄之朱国亮,他为什么会成为江州市中部三十万果农荔枝果品交易市场的霸主?首先,是因为他活学活用了商界理论家、策略家的商家战略研究成果,学会了‘织网’战略,其次是,一开始就选准了对象,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地位,所以他成功了。”

龚汉民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用更加响亮的声音说:“要说走完这最后‘一公里’这句话很容易,但是真正要走好这一段路就很难了。尤其是千家万户都能做得到就更难了!我认为,在江州市,要实现‘科技兴农’,首先必须认真弄清楚什么是‘科技成果’,怎样才能让农民实践这些‘科技成果’!如果不搞清楚这一点,一切都是空话。”

张家镇党委副书记彭开明说:“建沼气池,搞生态家园建设,也算是科研成果,但是广大农民是否接受呢?没有!后来,为了刺激上这个项目,我们给上这个项目的农户以优惠条件,政府支持水泥1吨,用地不用审批,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刺激了起来,刚开始是零星建设,农民尝到甜头后,现在全部自动铺开了,到目前为止,张家镇90;以上的农户都建了沼气池,生态家园建设已具规模,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农民看重的是实惠,看重的是见到的东西,所以要推广成功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走完最后‘一公里’,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作出榜样了,成功了,农民就跟上来了。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江华清说:“轻型、减负、提质的科研成果还容易推广,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项目就难了,比如大棚种菜,生产无公害有机食品,得要有钱,先富裕起来了的人可以搞,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他怎么搞?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已经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科技兴农’?说说就容易,真正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张家镇镇长王小明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江副市长这样说。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当初也是这样情况,后来成立了集团公司,一切就变了,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实行了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几年前,张家镇的果园主,共产党员李居安,提出要成立果业公司,带领大家发展生产,搞技术革命,我讥笑他,讽刺他,骂他是‘乱弹琴’。我说,你的果子一文不值,谁跟你学,等你学好了再说。谁知我这一逼,一笑,竟逼出了个生态果园。李居安利用科学家论证过的科研成果,低位嫁接给果园换种,一举成功,接着又采用立体养殖的方式,采用最新科研成果进行立体养殖,饲料养鸡,鸡屎养猪,猪屎猪尿做沼气,沼气发电,解决果场照明、鸡猪饲料加工,果园自动排灌,肥水管理,沼液种果树,居然成功了,去年收入50多万元,今年将会突破100万元,现在不少的果农都在向他靠拢,学他那样。他计划今年收获果子后要我们政府征地20亩给他,他准备搞一个公司,把全镇的果农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养鸡、养猪、养蜂、种果树,开发新品种,改造劣质品种,把张家镇建成中国荔枝第一镇,使全镇人民富裕起来。这个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科技兴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走完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于政府,在于各级干部、共产党员,如果江州市的几千名干部、五万多名共产党员,每人都行动起来,引进一个科研项目,带动一户两户干起来,就一定能成。”

王小明这样一说,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会议室里出现了一时的沉寂。

是啊!王小明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如果江州市的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带动一户、十户或者更多的农户起来,一切不就都成了吗?

李新民心里想道:江州市的工业迅猛发展,得益的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打破了只有国家投资办的企业才是社会主义的事业的理念,实行改制,也就是产权的改革与资本的运作,高科技投入。但农业呢?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你还要对它进行什么改革?这个是党中央定的,不可能再有什么改革了,农民嘛,也就是几分地的资源,你叫他用那几分地的资源去闯市场经济大潮成吗?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王小明刚才提起李居安的做法,却又给了他一大启发,他心里想:如果农业、种养业进行改革,将农村各家各户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分门别类,统一布局,重点扶植,辐射周边,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把可行有用的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进行分类,进行基地建设。也就是说,适合种菜的搞个蔬菜基地,适合养鸡的搞个山地鸡基地,适合养猪的搞个养猪基地,适合养殖珍稀动物的搞个养殖基地,适合种水稻的搞水稻专业化生产基地,这样分门别类,实行区域性布局,一体化管理,就同三宝工艺制品集团公司那样,把这些基地统统联合起来,成立一个集团公司,或一个基地成立一个公司,实行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政府再引导支持帮助这些公司建立科技队伍,引进科研成果,开发新产品,闯国内、国际经济大市场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李新民这样一想;终于明白:农业、种养业要发展,必须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向高科技的道路发展,只有这样,“科技兴农”的国策才能实施到实处,产生效益,农民才有力量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成果,走完这最后“一公里”,进而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抢占国内、国际市场经济发展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

但他转而一想,觉得这样干,必须有人牵头,谁来牵这个头呢?干部不行,干部的任务是搭桥引路,保驾、护航,这是党的纪律,党的原则。只有说服先富裕起来的部分共产党员行动起来,发挥他们的先锋带头作用才行,但是这个工作无疑又落到了市委各级干部的肩上了,此时,他才更进一步体会到“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看第一责任人”的重要。

这时;李新民才深深地感觉到: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后还面临着把这些成果商品化,建设出中国驰名品牌,投放市场,进行竞争,闯过市场关,转化为资本,才算完全走完这“一公里”。要不,你把那些成果放在家里,捧在手上有用吗?得要想办法将它变为资本,再将这些资本投入运作,只有这样不断地转换,不断地投入,经济才发展,农民才能有好日子过。而要做到这样,应怎样干呢?必须要有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又必须要创建中国驰名品牌,比如江州虎头牌水泥,它就是品牌,国内外家喻户晓,人们要搞建设,就想到了它,就购买它,这样,江州水泥行业就发展了,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农业呢,农副产品呢?江州市有什么特色新产品呢?江州市的气候地理位置,科学技术能创造出什么特色产品呢?江州市的党员干部如何干,才能带领广大农民生产出这些特色产品呢?这一切的一切,就无疑地压在了党员干部的身上了。

这时候;李新民真的打心里感谢诸葛灵,是他的一句话,促使他对江州市工农业生产发展来了一个重新估价,做出正确的决策:将所有的党员干部动员起来,每人实践一个项目,走完“一公里”,要物色和动员一部分富裕起来了的共产党的先进分子行动起来,成立各种各样的公司,大搞基地基础建设,各个镇都要开发建设工业园,农业园,树起一面面大旗,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投入经济建设,开发新项目。新创办的公司在用地,工商管理,税收等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政策,五年内免收各种费用,三年内全部免税,工商管理税务部门要大开绿灯,上门服务,农业、种养业特产税,属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要全部免征,以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江州投资做生意。

什么叫优化环境?他觉得在农业发展方面,政府首先要做的就应是这些,如果不是这样,外地客商又怎么敢来购进我们的特产?要知道,大凡客商都是坚持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如果他们从江州市购进的特产回到当地亏本,他们还会来吗?把特产税免了,农业产品市场就活了,江州市政府富的是靠工业,工业上去了,要反哺农业,免了农业特产税,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经济就鲜活了,何乐而不为?

李新民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同大家说了一遍,大家听了都非常赞同。

于是,同刘军市长等几位副书记、副市长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宣布了一项决定,在江州市,共产党员,干部,不管是谁,只要引进一个科技项目,办成一个基地,产生了效益,带动了一方百姓,搞活了一方经济,年创纯税利超百万元的都给予20万元重奖,政府都要给他披红挂彩,把他评为功臣。

这时;李新民在心里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这些话,不知道对自己告诫了千万次,惟独今天的心里才感到更踏实。

张德智听后,感受很深。真诚地说道:“你说的这个故事,想必就是那个流传于中南六省区中关于堂堂一个市委书记掏自己的腰包,拿3万元买一个点子的故事吧。”

“是呀!”李中深切地补充道:“旅行社的导游常对游客说的那个:一句话;说破创业大天机的故事就是它。”

“李新民这样做是有点荒唐。但它给江洲市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估测。其实这里面包含着的恐怕不仅仅是一个3万元买一个点子的问题;此举应是李新民借题发挥。激发干部礼贤下士,虚心求学,不断增强执政智慧,提高领导艺术之举。至于那个袁宝的创业史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只可惜袁宝发迹后;变坏了;买凶杀人;于2006年被判死刑执行了。”

“是啊!”李中这时也深有同感。无限感慨地说道:“堂堂一个市委书记掏自己的腰包,拿3万元买一个点子;不是有点荒唐;是非常荒唐!当时在江洲简直是放了一颗原子弹,炸开了锅。到底他是出于一种什么用心,始终是一个迷,刚才您这样说;也许是正确的。江洲市的干部后来确实加强了自我学习;各种利于发展的点子相继出台。”

李中说到这里;重重的叹了一声;继续说道:“说起袁宝;也直觉惋惜。我有一个感觉: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思想也随着发生变化,各种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开始泛滥起来,侵蚀意志薄弱者。阶级敌人的“糖衣炮弹”还好对付,来自于同志、战友或者个人小团体利益主义者,为了达到个人小团体的目的而射来的“糖衣炮弹”,却是防不胜防。袁宝的结局可悲、可叹!可悲的是:一代天之骄子正当风华正茂之时竟落了个这样的结局;可叹的是:一个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迅速地创造财富近千亿元人民币的创业巨子就这样的永远地消失了;它留给人们的除了一声声叹息外,却没有把他人生最得意之作的秘笈留下来。”

“别提袁宝了!李新民虽然已作古;但他留下的迷已解开;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李劲松的得意之作吧。”张德智心里是这样想的:这次来江洲市的目的是了解“江洲模式”;今天听了佟青的介绍和亲眼看到的真正的实情实景;又听了李教授的演讲;才大开了眼界;现在最需要的是想法弄清楚江洲市年轻的市委书记李劲松的执政智慧,高超的领导艺术;以便明天更好的印证。于是继续问道,“依您所见;江洲模式最杰出之作是什么?那么多外商投资江洲到底是图什么?由此能给人们的启迪是什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