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83部分

第183部分(1 / 2)

>近年来,先后有28个国家对我国天然净菜尤其是大蒜,提出特殊检疫要求,其中,韩国要求增加检测大约50种农药残留;日本由11项增加到52项;欧盟国家普遍要求检测45项,法国则高达103项;而江洲市各个生产基地生产的“南江1号”大蒜则全都顺利过关。出口达标率超过98%。

对于天堂村这个基地生产的天然净菜;外国人想向天堂村“进口”的机会都没有。天堂村人不忘高厅长的要求;并不计较收入的多少。全力保证供应省城。这几年,李劲松还通过富民果业集团公司、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天堂村天然净菜绿色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引导、协调、支持江洲市的农民精英组建了农产品销售公司3000多家、专业合作社89家,其中仅农副产品贮藏深加工企业就有600多家,把南江市几个区县的很多生意都以加盟的形式整合了过来,间接的为江洲市的人民和财政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收入。形成了一个跨区域的全南江一盘棋的完整的中国南江天然净菜系列产品生产、深加工的现代化产业链条。

李劲松还策划这些企业组织了一支10万之众的“中国南江农特产品购销劲旅”,向国内外市场进军;光是标准化种植“南江1号”大蒜的种植、收获、销售季节,外来务工人员多达30万人,年销售收入达23亿元之多。

2004年初,李劲松引导全市各公司扩大储存能力,利用凉亭企业已经全部占领中国“三大都市经济圈”禽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迅速拓展国内外市场。

目前,全市建起了500多座恒温库,各种蔬菜储存能力达40万吨;20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形成了以天堂、凉亭、为重点龙头企业的出口创汇企业群体。凡是知道江洲市原先底细的人;面对着江洲市这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农产品特色产业的迅速崛起,都把江洲市的“农业经济飚升”现象称之为“无中生有”的典范。戏称李劲松书记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魔术师”。

去年;李劲松书记又策划刘兴信和他的72弟子建设国际级大世界欢乐园,这个欢乐园的建成,不仅对拉动全市各项经济发展,增加江洲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实现年收入超过8000万元;更重要的是使人在游览了欢乐园后受到一种深深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高尚品德教育,进而生发出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为振兴中华奉献一切的决心。

先生们;女士们;李劲松这几年的确为江洲人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这是全市人民有目共睹的,只是未能把“教育城”建设起来。但这也不是他的错。因为这几年市委的重心是抓“三农”;发展农业经济;且也因为教育城建设资金庞大;市里也未能抽调到这么大一笔资金;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今天;我来这里与大家相聚一堂;就是代表李书记来向大家问计。”

李福权这一番令人心潮澎拜的话语;在人们的心中激起了阵阵波澜。大家的心里都是这样认为:此事不能全怪李劲松!

一位看上去很财大气粗的老板站起来高声说:“李局长;不用说了,单是李劲松书记那个‘一年建不成教育城就一撸到底革职为民’的誓言;就使我感激他一辈子!只要他对江洲人民有这个心;我们这些江洲儿女就永远忘不了他!至于资金不足这个问题嘛;好解决;不就是几个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要问计嘛,很简单;四个字:捐资助学。我们同乡会有10万个老板;一个人捐5000元就有5个亿;更何况还有家乡中那么多企业家?我捐100万元;如果有人捐款超过我的;我还可以再捐。我就不信;江洲人建不了‘教育城’!”

这位老板的说话尤如一颗重型炸弹;惊动了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整个会场沸腾起来了。

又一个年轻的老板站起来说:“你老板大;能捐100万;不敢与你比。但我的身家只20万;我捐5万元;也算尽力了!”

“我捐30万元!”听声音;说这话的一定是个女的。

这时候李福权循声望去;发现提出捐款30万元的是个年轻女子。

李福权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再次让“笑佛”把大家安静下来。

一会儿;大家静下来后;李福权站起来高兴地说:“先生们,女士们!”建设‘教育城’,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城’效应,把江洲教育做大做强,是势在必行,大家如果能够这样鼎力支持;江洲教育城就一定能如期建成。为了能把这件工作做到圆满,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好吗?”

大家齐声回答:“好呀!”

李福权见说,忙道:建议同乡会成立民间兴教助学资金筹备委员会,配合市政府将来在教育城建立“建设江洲教育城功德榜”展开前期工作,负责收集捐款,让捐资助学者的名字和事迹彪炳千秋。”

大家听了一致赞成。

于是马上选举了以“笑佛”为首的50多个人组成的“江洲市珠三角同乡会兴教助学资金筹备委员会”。并马上展开工作。

不到2个钟头;参加这次同乡会会议的老板就认捐了1。2亿元人民币。

筹委会的老板们个个都拍着胸口说:10天内;他们争取在珠三角整个都市经济圈内的8个城市召开同乡会会议;发动会员捐资助学;实现珠三角整个同乡会捐资总额达到2。8亿元。

这时候;李福权和苏主席、杨副市长、谢昆志等同志的心儿都激烈地跳了起来。大家万万没有想到江洲市在珠三角创业的子弟有这么广阔的胸怀,高尚的品德。

大家更加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切权力归于人民。作为人民的公仆;如果能够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利为人民所谋;要人民干什么不可以?只要是为了人民的事业发展,就是要人民把心掏出来都不成问题。

这时候,李福权认为:什么“三步棋”;什么“一石射三鸟”?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直到此时;他才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了李劲松送给他的——江洲伟业;人心为上这八个字所饱含着的深深的意义。

李福权深深地体会到: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关心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是用计可以解决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是否增强了公仆意识。如果党的干部没有一点儿公仆之心,就算你有多强的智慧和诸葛亮的计策;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这不!李福权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建设“教育城”捐款3。8亿元;加上市政府划拨的2亿元;全部解决了资金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公仆与人心较量的结果。

此举轰动了全省,全国各新闻媒体纷纷给予热烈的宣传、报道。

省委书记刘新风,省长周伟业,省委副书记李文华事先并没有估计到江洲市人民在建设“教育城”这个问题会表现出这样令人惊叹的情感,更不会想到李劲松会不动声色地导演出这样一台人心大快,人心大顺,众望所归的好戏来。同时也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强大号召力。

当李劲松告诉刘书记他们知道:这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李福权、谢昆志的策划和实施时,刘新风高兴地说:“这两个是难得的优秀人才,你李劲松必须把他俩交给省里。”也正是因为刘新风这句不经意的说话,竟引发了江洲市万人联名上书省委不能调走李福权、谢昆志的事情。

后来,刘新风在一次省委扩大会议上谈起了这件事时无限感慨说:“老百姓心里有一秆称,好干部必须得到群众认可,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够同他们那样,中国何愁不富强?”

“教育城”奠基礼结束后,李福权的家里就比任何时候都热闹了,数以百计的包工头,开发商都来找他,要求他把工程项目承包与他,这使李福权烦透了。

有一天,一位从省城赶回来的建筑商来见李福权。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