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85部分

第185部分(1 / 2)

>〈五〉狠抓学历提高教育。年内争取全镇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7;以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

〈六〉抓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工作、“园丁工程”C类培训对象的培训工作;

〈七〉狠抓青年教师培养。要求近年来新参加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力争做到“一年基本规范(课堂教学达标,班级管理合格),二年站稳讲台(教学质量良好,学生家长满意),三年教有特色(经验总结发表,形成自身特色)”。

〈八〉狠抓教师业务工作档案的完善。购置教学仪器、图书等,抓好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九〉狠抓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要求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编写教案、单元训练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不断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狠抓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抓好年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的评比表彰工作。

李局长认为:对于苏大成这样的干才;如果不把他提拔到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去工作;将是失职,上对党和政府;下对师生、平民百姓都是不能允许的。

于是;李福权力排众议,提拔苏大成担任副局长;并通过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长到张家镇中学参观考察;使人们明白:苏大成担任教育局副局长是理所当然;众望所归。

至于李剑锋连升三级,担任张家镇中学校长的举动就的确令人震惊不已。

这在江洲市教育战线上没有先例,是一个创举。

开始;很多人反对。后来;当李福权把李剑锋的传奇经历和思想深处的金子般宝贵的信息告诉大家知道的时候,大家才彻底的服了。齐声夸赞李福权有眼光。

李剑锋何许人也?他是青山镇人,身材魁伟;生得虎头虎脑,浓眉大眼;走如风;立如松;不管走到那里;人们都感觉到他有虎将的风度,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总;与他相识后,都产生招聘他做业务管理的理念。

李福权到青山镇与他相识的时候,单凭直觉;就已经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通过青山镇中学校长,才了解清楚:李剑锋;年方32岁,中共党员,毕业于省师范大学,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在教育战线这个岗位上耕耘着。三年前,被提拔为青山镇中学教导处副主任。

李福权还通过其它同志了解到了一个关于李剑锋“为国家舍小家”的故事。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李剑锋大学毕业后曾经下海三年,到深圳外企打工,在一家外企当业务经理,月薪5000元,。后来,他知道江洲市公开考试招聘中学教师的信息后,复回江洲参加竞聘,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青山镇中学任教。

按常理,谁也都认为他不会回到学校当教师,但为什么他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此事说来也有一匹布长。

2002年3月,李剑锋所在的企业的一个车间,由他引荐招进了几个家乡的农民子弟。由于这几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对生产的工序说明理解不透彻,结果生产出的产品全部不合格,被退了回来,企业因此损失了三万元。于是企业老总把这个车间的工人全部集中起来进行了训斥,老总末后一句话刺痛了李剑锋的心。

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呢?竟能如此伤了李剑锋的心?

其实,这样的话,就是常人也受不了,更何况是李剑锋这个受了党十几年教育和培养的人呢?

这个老总说:“你们这些人,都是花岗岩头脑,农民的脑袋,天生就是愚蠢之极,是拉不上树的牛,是阿斗,是烂泥,永远也扶不上墙。”

老总说完,对李剑锋说:“今后凡是从农村来的人,都要给我看着点。”

老总走后,李剑锋反复品味了他的说话和骂人的刻薄。

李剑锋心里想道:怎么能这样骂人呢?难道农村来的人就真干不了事吗?自己也是从农村来的,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这家公司如果没有我在里支撑,也许早就破产了。

李剑锋心里认为,老总这样骂他们是不对的,谁说从农村来的农民办不了事?就是老总当年也是种田出身。

李剑锋心里想道:在珠江三角洲这个经济圈的十几个城市的产业工人中,农民工占了主体,如果没有农民工的辛勤工作,三角洲的经济有今天的发展格局吗?绝对不能!

不过,话说回来,农民工大部分人文化水平偏低,已是事实。

但是,他们文化水平不高,责任在他们吗?

李剑锋还清楚的知道:“说农民工是阿斗,就更是错误的。要知道,阿斗是真的扶不上墙吗?史学界曾经有过争论,阿斗的无作为,责任在刘备,责任在诸葛亮。”

李剑锋这时想起了一篇关于“论阿斗扶不上墙”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论“阿斗”扶不上墙

三国演义》第一百七十九回,写蜀主刘禅投降后,在魏国乐不思蜀。

司马昭对谋士贾充说,“人之无情,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诸葛孔明在的时候,也不能辅之久全,何况是姜维呢?”

后人每当读到这里,都会长吁短叹,感慨万千:阿斗,永远是扶不起来的。

阿斗是不是天生就是软骨头呢,未必也。

他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随赵子龙大闹长坂坡,虽然当时是在赵将军怀中打瞌睡,但在百万大军的呐喊和厮杀声中还能够睡得着,单凭这份定力,这人只要不是白痴,日后必定是伟大的英雄人物。

既然阿斗的出生没有问题,那么造成阿斗后来的这个下场,又是什么呢?

其实,阿斗并不是扶不起来,而是根本就没有人真正扶过他。

古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在阿斗的教育问题上,要负主要责任的是刘备和诸葛亮。

刘备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一是刘备为了笼络手下居然可以抛弃儿子,当赵子龙救回阿斗后,刘备一把把他摔在地上,说:为了你小子,差点损我一员大将。这个秀,做得虽然使赵云更加忠心耿耿,但阿斗年幼,未必理解父亲苦心。必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二是在阿斗的成长过程中,忘记了让阿斗随军参加实战锻炼。

诸葛亮智谋第一,是刘备的军师,一生对刘备鞠躬尽瘁,但在教育阿斗方面,让人遗憾,要负主要责任。

诸葛亮造成阿斗无所作为的最大失误可以从两个问题上找到答案:

第一,阿斗登基后,诸葛亮以自己的审美观强加于阿斗,让阿斗娶张飞的女儿做皇后。如果张飞的女儿有沉雨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的也就罢了,偏偏是奇丑,且无贤才之德,阿斗气极。但父亲死时有交代,对诸葛亮要当成老子对待,只好屈从。

第二,魏国得知刘备死后,集结五路人马进攻,大臣和阿斗都紧张得不得了,此时,该是诸葛亮辅佐阿斗自奋、长志,树立威信的时候了,而孔明却玩失踪!诸葛亮背着阿斗和满朝文武私自调兵退了五路敌兵进犯;让满朝大臣没有面子,让皇帝没有面子。无形中表露出皇帝不过是军师的一个傀儡。此后,诸葛亮用兵也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根本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六出祁山;讨伐中原;病死军中。所有的一切,都让大臣们感到:阿斗是被孔明架空了,虽然孔明本身没有此意,但结果却是这样,所以,诸葛亮对阿斗的软弱要负很大的责任。

历史证明:刘备和诸葛亮的失误恰是一面镜子。阿斗之所以扶不起来,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教会他怎么样走自己的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