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85部分

第185部分(2 / 2)

现代社会,男孩子越来越软弱,越来越阴性化的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这与现代家庭的教育分不开的。青少年能否成材,家庭和环境的教育至关重要。

李剑锋这样一想,更觉得这些农民工素质不高责任不在他们;是现代教育没有围绕市场经济发展转,是企业管理教育跟不上现代化要求。归根到底,就是教育还很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李剑锋这样一想,心里不安起来了。

他想到了自己走过的着道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那一步的成长离开了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可是,自己学成后,却不为党和政府工作,不为人民服务,不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家乡的农民子弟,堂堂一个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大学本科生不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力。

李剑锋这样一想,心里就感到惭愧了。

李剑锋自认:今日的自己,空有一身本事,不为国家出力,对不起党和国家。

时值家乡招考中学教师,李剑锋知道后,毅然决定辞去工作,回家乡应试。

临行前,老总好言挽留他,要求他继续帮他将事业扩大,并把月薪提高到8000元。

但是,李剑锋却不为所动,认真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受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学非所用,已是惭愧之极,如此次不回去应试,将来还的何面目见父老乡亲。”

李剑锋说完这句话后,想了想,恳切的对老总说:“我走了以后,恳请你选派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这些农民工的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只知道要他们工作,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努力,企业的发展后劲是不足的。”

老总听了很受感动,并真情地表示:不管在什么时候,企业的大门都为你敞开着,你只要喜欢,任何时候回厂工作都照样欢迎。

一个月后,李剑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青山镇中学物理教师岗位,实现了他回到教师这个岗位为党和国家以及家乡人民效劳的愿望。

开始时,人们对他放弃月薪8000元而选择月薪1000元的教师工作感到不解,后来当知道了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的心理经历后,才明白了李剑锋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只有这样,他才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人民!

由于他的工作积极,业务水平高,一年后,在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时被提拔为学校副教导主任。

李福权听了这个故事后,很为感动。

后来,他又多次找他谈心,从侧面了解他的工作情况,发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在现代教育如何适应国际挑战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于是力排众议,在提拔苏大成担任教育局副局长的同时,把李剑锋推到张家镇中学校长的岗位上。

此举在全市反响很大,也极大地鼓舞了青年教师积极性。在全市教育系统中树立了一种任人为贤,唯才是举的良好风气。

与此同时,李福权通过明查暗访,内查外调,果断地把几个不称职的中学校长和教育局中的个别领导撤了下来。

后来,李福权又和谢昆志,根据李剑锋的体验,策划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江洲职业教育,为珠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中的企业培训合格人才的计划,此举马上得到了市委的批准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响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创立了三间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李福权在“教育城”建设这么繁重的工作中,为何又能够解脱出来策划成功这么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呢?此事还得从头说起。

有一天,李福权带着秘书刘新海到张家镇中学调研的时候,校长苏大成反映说:“现在因为没有办好高中的条件,全市各镇初中毕业生每年能够进入高中就读的仅到四份之一,占初中毕业生的25%。也就是说,每100个毕业生中,只有25个继续升学深造,75个学生除了少数家境好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再复习,其余都面临着到社会谋生的境地,而这些16岁左右的学生没有社会经历,没有实践工作能力,出到社会又怎么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呢?我有个建议,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社会力量来办几间职业技术学校,专门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各大中企业定向培训各种职业人才,使每个学生都学习到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李福权听后,觉得苏大成的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说:“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值得重视,得好好合计一下。”

这时,秘书刘新海插话说:“关于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件大得民心的事情,我们市原本就有几个现成的地方闲着,这不是天助您吗?”

李福权笑了笑,说:“不能这样说,应是天助江洲人民也!”

回到局里,李福权找来谢昆志,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谢昆志激动地说:“李局长,这个决策十分正确,合乎民意,我坚决支持您,如果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抓好,保证秋季期招到好学生,实现你的计划。”

李福权听后,认真地说:“好!就这样办!我信得过你,你马上拟出一个可行的计划以送市委市政府审查批准。待批复后,我们马上行动,进行宣传发动,我相信一定有老板投资。”

谢昆志说:“李局,请您放心,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我们市不是有两间中学办得好好吗?”

“哦!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李福权笑了笑,接着说:“江洲三中,富林中学这两间是普高,这几年的实践,不能说不是成功的,是我们市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成功典范。但是,我们现在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出发点不是再办高中,而是按社会发展需要,办职业中学,把那些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招进来进行培训,令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以输送到各大中型企业中去。所以,我现在担心的是能不能招聘到这方面的教学人才,要知道:当今社会理论人才多得满天飞,大学生到处都是,就是缺乏具有一技之长的真正人才。”

谢昆志听了李福权的说话,笑了笑说:“这个您放心,什么样的人才都在我心中,只要发出话去,他们都会马上来找我联系,现在最关键的是物色到领头羊。”

“这个嘛!”李福权想了想,接着说:“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好多人靠党的好政策发了财,很想回报社会,让他们投资办学是一件功于当代,利于千秋的事业,只要我们策划得好,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我就放心了。”谢昆志坚定的说:“李局,您下命令吧!”

“下什么命令?”李福权笑了笑,认真地说道:“您把方案议好,局里召开会议通过后,交市委市政府审查批准就行了。”

三天后,市里批准了教育局的计划。

于是,在李福权和谢昆志的策划下,江洲市委政府不花一分钱,筹办成功了三间大型的能够容纳8000中学生就读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张德智眺望着教育城的辉煌情景,心中无法平静下来。

回想起佟青所讲的刘新风、周伟业、李文华、高大河、李劲松、李福权、谢昆志等人为了更好的建设好教育城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高尚情操,更觉得这次来江洲考察是十分正确的。

张德智心里想道:百闻不如一见,今次如果不是来江洲一趟,亲眼看了那么多新农村建设成果,亲耳听了那么多感人的平凡人的创业故事,还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带领人民干呢!

张德智心里还想道:平时人们常说要不断增强智慧,提高领导艺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可是真正的做起来,应该怎样干才是呢?

“响鼓不用重锤敲,不用扬鞭自奋蹄”。作为省一级领导,刘新风,周伟业、李文华、高大河,他们这样操作是对的。

对于干部的任用和工作指导,作为上级首长,有时候并不需过多的大包大揽,必须动用智慧去激活下级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必性。

刘新风、周伟业、李文华、高大河,他们几个一唱一和,只用一条激将法之计谋就成就了江洲教育城的建设,圆了江洲120万人的千秋梦,铸就了江洲人民盼望已久的千秋伟业。

而李劲松,彭益民呢?作为执行者,也不须动用太多的手段,仅用八个字就激活了部下的智慧和领导艺术,成功地建成了“教育城”。

李福权、谢昆志呢?只用“三步棋”就建设好了“教育城”;圆了江洲几代人的千秋梦。

无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