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37部分

第37部分(1 / 2)

>说摹?br />

李云定了定神,对历史上的公孙弘他说实话,了解很少,但能做到丞相,这就意味着此人是极为难得的人才,而他又是学《春秋公羊传》的,那么这就意味着他手上多了一张攻击董仲舒甚至打跨他学说的王牌。

他稳定下自己的情绪,装作淡若清风的道:“老先生,请去那边在这张纸上将简介写好,您的生平,经历还有理想,以及希望教授什么样的课程。”说完,李云从杨谋那边取来一张白纸,一支毛笔递给公孙弘。

公孙弘却是惊讶的看着这张白纸,嘴巴张的大大的,这张纸他凭手感就可以肯定属于质量很好的纸张,按照估计至少也要几十钱一张吧,而这李云却将之用做日常用纸。

他的手颤抖起来,他本就是节俭的人,看了不免心疼因此问道:“李大人,这张纸如此昂贵,您怎可如此浪费?”

李云笑着道:“公孙先生,不瞒您说,这种纸的廉价制造方法,鄙人已经弄出,现在纸的价格已经变的很廉侩了!“李云满怀骄傲的告诉他,“将来大汉的竹简将全部为这种纸所取代,而我们临邛官学的学子和老师每人都可领到一套由这种纸装订的书籍,也就是说,今后即使是贫民也有念的起书的时候,知识将被完整的传递下去,而大汉也将进入崭新的时代,一个不亚于春秋时期,诸子纵横的时代!”

公孙弘颤抖着双手,做为学者,不管是那一派的,教书育人,传授更多的弟子,始终是他们的梦想,虽然方法不同,主张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

而李云如此一说,毫无疑问的立刻就引来了其他人的兴奋表情。

作为学者这些人当然知道,廉价,生产简单,传播容易的书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而他们居然有幸作为第一批使用者,传播者,那么毫无疑问,青史留名并非再是难事。

因此人人兴奋异常,除了几名来应聘的商人满不在乎之外其余人哪个不是双眼放光,斗志昂扬。

李云见了只得摇摇头,因为他知道现在一场激烈的角逐再也避免不了了,为了争取留名青史的机会,这些儒,法,道的学者将会拼个你死我活。

董仲舒推开窗户,远远的看着临邛县衙那边的举动,双眼闪着不知名的精光,也不知他到底在思考些什么。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者次!”董仲舒轻轻的吟唱着这句孔子的话,白花花的胡子随着风轻轻的飘荡着。

第一第十四节 一举两得

李云随手的翻了翻几张试卷,上面洋洋洒洒的动辄上万字,看的他头都大了。一万字就一万字呗,干嘛还尽是通假字?这分明就是在欺负他,李云恶狠狠的想。

提起通假字,李云就想到了一笑话,随口道:“本官从不写错字!”

旁边的杨谋差点笑的把卷子都给喷飞了。从不写错字?对,每次都是他这个冤大头帮忙修改,润色,否则堂堂县令的告示贴出去,第二天大帮的乡绅就会拿着告示上门询问这其中的意思到是什么了?

李云瞪了他一眼,继续道:“我只写通假字!”

杨谋无语,大汉的文人不管什么派别,确实都有这个写通假字的嗜好。

李云拿着卷子又看了看,满卷的篆体,他确实不想看,这些复杂的字体,他也不是很会写,想到文字,李云灵机一动,问杨谋道:“谋,你觉得假如大汉统一使用隶书如何?”

杨谋听了,摇摇头道:“老师,隶书是囚犯和奴隶才用的,贵族与文人是不屑于使用的,推广起来难免被人诟病!”

李云摇头道:“谋,你这就想错了,秦以篆书为正式文字,之所以迅速流通是因为篆书比以往的文字更加简单,易写,文字是用来传播知识的,不是用来显示身份的!”

李云扬起手中的卷子,继续道:“这样的篆书,你拿给一个平民他看的懂吗?这样复杂的文字很难写地书写方式,我敢打赌,一个小孩若要做到完全识字。七年已经可以被称为神童了!”

李云看着杨谋又道:“知道为什么奴隶和囚犯喜欢使用隶书吗?”

杨谋摇摇头,李云道:“这不是因为他们自甘下贱,这世界上没有人会自甘堕落,而是因为隶书比篆书简单,更加容易被人认识,文字是用承载知识的,不应该由知识来承载文字!”

杨谋认真的想了想。也确实,想他杨家也算的上高门大户,他父亲更是有名的学者。他也天资算的上聪慧,可他在父亲的教导下,识文断字也用了四年之久,到十岁那年才可说可以独立地看书。

而由此可以推断那些一般人家的孩子想要清楚的认识每一个文字,该花费的心思要有多少了。而隶书虽然现在还属于低层民众所用的文字,可是它确实简单易写。写隶书也远比写篆体容易,倘若真用隶书来取代小篆,那确实可以加快小孩的识字步伐,间接的刺激大汉文化的昌盛。

杨谋想到这里心脏忽然剧烈的跳动,当年李斯力主以小篆取代大篆,结果他凭借此功,广受赞誉,若非他晚年犯下太多严重的错误,否则现在的史书就会为他大书特书。

而现在倘若他和李云为首提倡使用隶书,那么一旦成功,青史之上他杨谋岂不可排在那些古贤之后,享受到万代子孙的赞誉。这个老师,还真是不简单啊。看似随口的一句话,却掀起了新的文字革命。杨谋敬重的看了李云一眼,眼神中尽是崇拜的光芒。

李云受不了杨谋那近乎火热的目光,挥挥手道:“别这样看我,我也是不会写小篆,就想写写简单点的东西!”

杨谋掩盖中眼中的崇拜之色,转移话题道:“老师,此次录取的标准是什么?”

李云想了想,道:“你就看着办吧,这些事情你比我在行,总之你觉得可以的,就把他名字写下来,好了,我先去睡觉,你辛苦点!”

杨谋点点头,继续跪坐下来批阅试卷。

李云步出那有些闷的房子,漫步在县衙的院子中,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和做梦一样,先是纸张顺利制出,接下来雕版印刷技术印证完毕,已开始雕刻《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只需要不到半个月就可以雕刻完成进入实质印刷阶段,尽管雕版技术不如活字印刷,可是在现在条件下,雕版是最佳选择,因为活字印刷的最佳材料铅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用泥活字印刷的话,质量难以保障。只能待铅找到后或者提炼出后再进行铅活字印刷了。

而水泥的烧制也出乎寻常的顺利,已经初步烧制出原始的水泥,只需要再进行几次实验摸索到最佳的配方,那么水泥就将大规模地烧制。

临邛那帮字钻进钱眼中的商人亲眼见到水泥瞬间凝固的神奇以及它坚硬的特性,早就已经准备只待李云将这个技术放出来,他们就将蜂拥而上,在这块肥到不能再肥的蛋糕上咬下一口,尽管李云已经告诉他们想取得水泥的制作权利和销售许可,那么就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但是这些商人那里还顾及什么代价不代价,水泥这种简单而又经济的东西,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金钱,就是数都数不完的金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