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48部分

第48部分(1 / 2)

>,民族与国家显然在他心中拥有更高的地位。

于是罗家的人仅仅为他们认为值得投保的主要产业进行了投保,至于其余的那些不疼不痒的产业,他们可并不在乎。

很快的,一件事情令所有的人都觉得保险会的设立实在是太好了,原因就在于临邛商会的一名商人在离开蜀郡到滇国和夜郎等地去做生意,剥盘那些外族的时候,发生了极为不幸的事情,一伙夜郎人抢劫了他全部的财产,他本人在几名护卫下夺路而逃。

他很幸运入了临邛商会,也为自己的这些财产投了保,虽然这次损失很大,但是在得到了保险会支付的赔偿后,他发现,其实他的损失并不打,过个一两个月就可缓过劲来,不过他发誓他再也不去那些蛮荒之地了。

李云不得不安慰他一番,并向他保证迟早有一天会替他讨回这笔债,不过也建议他在大汉军队没有能力照顾的地方,他最好还是小心点,李云可不想把这人的胆子吓破了,毕竟以后还要靠他们这样的商人对敌国进行经济侵略哩!

安抚完这个倒霉的商人,世界上第一块完整的玻璃从实验中制了出来,在李云看来,它是如此的美丽,动人,以及令他赞叹,这将是他又一个具备强大敛财能力的王牌,不过李云并不想将这个东西过多在现在制造,他要留着它去剥削外族人!

就在这时候,李云接到了天子的密旨,表面上是叫他去长安与南月公主完婚,可实际上呢?李云当然知道肯定发生了点什么,否则天子绝不下密诏,因为似乎掌管宗室婚配的应该是太后,而不是天子。

……

第一第三十二节 天下大势

大月氏的使者离乐现在日子过的非常非常的快乐,他在长安享受到了草原上根本无法享受到的东西,美酒,美人还有那些制作精美的器皿,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长安的繁华,长安那些华丽的宫殿以及大汉皇帝陛下对他的优待。

你要知道,天子今年快五十岁了,从孝文皇帝开始,哦,不,应该是从高祖皇帝落败白登山开始,大汉国的历代天子都无不以击败匈奴,一洗前耻为目标。

但是,汉匈的实力对比是摆在哪里的,经历了秦末战乱,中原帝国无法也没有能力对匈奴人形成大的威胁,更何况游牧民族本身就拥有着对农耕民族的巨大战争优势,所以七十多年来,大汉一直隐忍着,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匈奴人越来越蛮横的要求,大汉的军队只能依托秦始皇建造的用来对草原进攻的跳板——长城进行积极防御。

但是隐忍并不代表着退缩和害怕,相反即使是吕后时期,这位在历史上评价很差的女强人也曾愤怒过,但是她最终还是屈服了。

要知道吕后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她的性格是如何的刚强,可是在面对冒顿单于那样无理甚至可以说可令任何一个女性愤怒的要求时,她忍住了,因为她清楚战争一旦开始,大汉绝对会吃上大亏。

而孝文皇帝那样的一个在历史上斯文的帝王,这个从他的庙号,你就可以看出,庙号为文的人都那些,周文王,魏文侯……这些人无论哪一个都是都是文治出名的帝王,而且孝文皇帝身体很差。但是你要知道,即使是他这样的一个帝王也亲自穿上了战甲,拿起了武器在禁宫中操练军队。你就可以想象大汉实际上在骨子里早就策划着对匈奴的复仇战争,仇恨地种子早已经埋下。只不过在这之前大汉没有能力击败匈奴人而已,一个对子民负责的皇帝,并不会为了一时的畅快而发动战争。

但是到了现在,历经了孝文皇帝地十几年盛世,而当今天子也是少有的明君,大汉地国力已经累积了足够的资源,而且最重要的是当今天子成功的瓦解了困扰大汉多年的诸侯过强问题,环顾天下也只有淮南王一族可构成点点危险。可是这点实力对于天子来说不值一提,你要知道,一支军队是否精锐,可并不是看数量的,而是他是否经历过战争。而天子直接掌握着驻扎在武威,右北平,渔阳,上郡等地的近三十万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地精锐边军,与此相比淮南王的那不到十万军队,简直不值一提,更何况这十万人还有泰半已被天子控制。

攘外必先安内!

解决了国内的隐患。天子自然将眼光投向了死敌匈奴的身上,可惜的是他地身体已不能支撑到他看到匈奴单于搬来长安居住的那天,不过他有一个好儿子——大汉历代太子中最具攻击性的太子刘彻。

刘彻从小意志就很坚定,而且很聪明,他喜欢战争,准确的来说,他就是一把锋利的武器,也唯有战争才可安抚住他那颗悸动的心。他的出生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击败匈奴。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子有时候觉得这个儿子和秦始皇有太多相似地地方,一样热爱战争,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固执。

这样一个皇帝毫无疑问对于未来的帝国的辅佐大臣而言实在是有些困难,所以天子不得不将绛侯排挤出政治决策圈,却不想他因此丧命,可是天子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假如他一去,年少而固执的皇帝和权利以及威望都足够大的丞相,偏偏这个丞相还相当的固执,很难令人相信,这样一个丞相可以和皇帝和平共处,所以为了大汉地未来,这个坏人只能由他来做。

而余下的辅佐大臣中,魏其侯性格平和,为人圆滑,虽然有些小小的毛病,但是无庸质疑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假如窦家不是那么的令人注目,那么很显然这会是一个很好的丞相。

当然假如平阳侯曹寿的身体和他的文字一样的坚挺的话,那么天子至少可放心不少了,因为在这一代的老臣中,也唯有平阳侯的话,刘彻才会认真的去听。曹寿的作用事实上就是调和剂,当丞相或者内阁与未来的天子出现严重分歧时,他的话将起到调和的作用,不过很可惜,这位才华与品格都极为出众的贵胄,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点,让他偶尔的关心下国事还好,但若让他待在长安天天处理公务的话,天子实在很担心他会很快的就跟上自己的脚步。

不过还好,现在上天不知从哪里给大汉送来了一位年轻的官员李云,有时候天子甚至觉得,上天之所以降下李云,为的就是辅佐太子,击败匈奴。

天子当然知道年轻的太子和李云简直只能用一见如故来形容,他们两人拥有着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对匈奴的战争倾向,而且又都是那种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不过这李云非常的冷静,也非常的清楚大汉与匈奴的差距,他并不会鼓动刘彻迅速的对匈奴开战,甚至天子有时候竟然还以为这李云不想要大汉军队与匈奴直接开打,看他的意思似乎是想要别的民族来替代大汉的主力位置,至于大汉军队,只管顺着匈奴人战败的马蹄向前开拓疆土就是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