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大唐新秩序 > 第225部分

第225部分(2 / 2)

李存勖听了一会儿。忽然向郭崇韬道:“其它姑且不论,只新兵征募这一条,便足显高明!节度府统一征募军士,统一训练成卒,然后分发至各军之中,各军不得擅自征兵,所缺员额统一由节度府补充……高啊,燕王身边有高人……卢龙军中从此军令齐一,再无军将擅权之祸!”

郭崇韬暗自叹息一声,他知道李存勖的想法。也理解李存勖的愿念,作为晋王长子,李存勖当然希望河东军中没有军头,当然愿意所有军卒都听李家号令。如果能像卢龙一样做到这一点,那他便不会成日里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李嗣昭、李嗣源等人带给他的威胁就会减小到最低的程度。可理解归理解,郭崇韬身为李家幕僚,却绝不能支持李存勖这么做。

“亚子将军,这恐怕是行不通的。卢龙是卢龙。河东是河东,咱们不能比照卢龙行事,若是如此,恐河东顷刻便会分崩离析啊。”

李存勖默然。不甘的点了点头:“不仅是这一点无法做到,所有的卢龙军制咱们都学不来的,真要照卢龙这么做,河东便不是河东了。放心。郭典谒,某晓得轻重。只是可惜啊,某不能效燕王这般白手起家。否则某必定不会比燕王稍差。”

话题有些沉重,李存勖摇摇头驱散了心中的抑郁,向郭崇韬道:“对了郭典谒,适才听李都虞说,卢龙的白狼山军校要改制,其中的高阶军官培养会放到关内来,回头打探打探,究竟会在何时,若是有机会的话,某也想去旁听几课,看看卢龙军的根底。”

回到城内已是晌午,两人都饥肠辘辘,穿过几条街道,前面引路的景进转过头来道:“亚子将军、郭典谒,荣勋院就在前面,听说是暂时的院落,北城外正在修筑正式的治所,某也是打探了许久才打听到的。郡公应当便在其内,却不知此刻饭食没有?也是某思虑不周,应当早些知会郡公一声的。”

说着,景进已来到院落门口,与值守的小吏说了,递上名刺,那小吏便进去通禀,过了片刻又跑出来,向河东三人道:“三位,郡公还在里头与人商议事务,说是请三位直接去他的判事房相见。”

小吏头前带路,将三人引进荣勋院,却见这里既无亭台也无楼宇,更没有池塘回廊,全是一排排厢房,放眼望去,足有数十间。郭崇韬一看就知,这处院落不知是哪家商铺的库房,被征用来当官衙理事,的确过于简陋了些。

几人来到北侧厢房的正中那间小屋,就听里面正有两人争执。

“姓王的,早先说好,将北区丙寅字房与某,怎可言而无信!”

“何时说好过?你钱未送来,某自然可以改口,收了你的钱改口是为言而无信,没收到钱,某只能算是提前知会你!北区丙寅房本就是分与某的,某换给你是你的运道,不换给你是你命中无缘!”

“你!……究竟多少你才换?”

“实话跟你说,元侍郎给的比你多,某已经转给他了。”

物中一阵跳脚、一阵喧哗,旋即一人从屋内急匆匆而出,满脸胀得通红,疾步而去。

李存勖和郭崇韬愕然之间,屋内又出来一人,正是北平郡公王处直。就见王处直鄙夷的看着远去的那个背影,呸了一口,见到李存勖、郭崇韬二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亚子,有几年没见了,你又高了些……这是安时么?某去过晋阳几次,你那会儿还在克修幕中效力,是以不曾得见,不过也有过耳闻的。“

李存勖和郭崇韬上前施礼,寒暄一番之后,李存勖问:“郡公,适才因何争执?”

王处直“哼”了一声:“姓张的匹夫,险险上了他的当!荣勋院还有三个多月就能建成,某分得的官舍位置最好,能晒着日头,姓张的想换,可出的价却少,若不是元侍郎提醒,某差点就吃了大亏!”

说着,热情的将李存勖和郭崇韬让进房舍,却见桌案上铺着一张图纸,郭崇韬忍不住上前看了一眼,却见上面描摹了大片房舍和庭院的草图。

王处直站在桌边,满脸欢喜的就着草图向两人介绍:“此为荣勋院的筑造图稿,正中这里议事堂,喏,就这儿……这些小些的独楼都是公廨房舍,一位荣勋分一栋楼。某乃郡公,选舍时排在头位,便定了这栋,喏,前面是个池塘,后方临花园,左侧小道直通议事堂,离议事堂最近……不过现在置换给元侍郎了,置换之后某的公廨房在这里,旁边就是五十亩大小的马场,正好闲暇时溜溜马……”

望着这个过去的义武军节度使,曾经提领数千军马冲锋陷阵的大将,李存勖忽然生起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恍惚间不知该跟王处直说些什么。(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双极(十六)

ps:  感谢铁人兄的打赏;感谢阿拉丁书zhaort笑脸兄的月票。

幽州的生活比起晋阳的枯燥和单调要更加丰富多彩,李存勖这些天东奔西跑,忙碌得一塌糊涂。

他经常前往新兵训练营,或是观摩新兵训练,或是与训练营的主管从事聊上几句。在这里,他还遇到过两次前霸都骑镇遏使赵霸,与这位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的河北大将讨论讨论骑兵训练方式和骑兵作战战法。

有时候,他还会到幽州书院去转转,与教习们研讨诗词音律。在书院中,他结识了来自渤海的大相裴頲,有着深厚诗文底蕴的两个人一见之后便相互倾心,诗文唱和数次。裴頲是专门从渤海赶过来为李诚中贺喜的,他的诗名享誉海内,在幽州书院中也有不少追捧者。书院专门为裴頲举办了一次秋日宴游,幽州名士来了许多,其间墨韵诗香、丝竹曲唱,实为文坛盛事。

李存勖参逢宴游,如鱼得水,雅乐高集,才思泉涌,所填词曲与裴頲之诗文相得益彰,为座中并推,恍惚间乐不思归。

在李怠墨的邀请下,李存勖遍访幽州豪门,结交高门子弟,识得无数俊彦。其间谈成生意若干:筹办幽燕联合钱庄晋阳分铺,河东李氏占股四成,李克用二、李克宁和李存勖各一;筹办河东西山焦炭作坊,李存勖、郭崇韬、李嗣昭各一成干股;筹办云州牧场,李存勖、周德威各一成半干股:筹办晋阳成衣作坊,李克用、李克宁各两成干股,李存勖一成、李嗣源一成……

受李怠墨和郭炳呈所邀,李存勖还参加了一次秋狩。营州社会发展福利基金举办的这次秋狩位于蓟北燕山之下,遍邀各方贵客相聚,李存勖在秋狩上见到了来自渤海大氏、高氏、乌氏、杨氏等族子弟,见到了熊津州都督甄萱。见到了新罗国王室子弟、兵部大监金顺吉,见到了滑哥兄弟等草原各族头领……

令李存勖惊讶的是,受邀参加秋狩的,还有岐王之子李继唁、越王之子钱元灌。李继唁和钱元灌都和李存勖年岁相仿,身份也相近,三人很快就凑到了一起。李继唁能来幽州也还罢了,钱元灌的到来让李存勖确实感到意外。一经了解,李存勖才知道了一个天大的消息:吴王杨行密和梁王朱全忠达成了密约,宣武和淮南结盟了!

秋狩回来之后,李存勖赶回馆驿。匆忙来寻郭崇韬,将这一消息告诉他。

郭崇韬这些日子过得远远没有李存勖那么舒畅,自从得到卢龙节度府给予的二十年规划本章后,便埋头于屋中潜心研究。其后,他不知从哪里又弄来大堆书册,将屋子里堆得满满都是,这些书册包括《卢龙节度府军事条令》、《卢龙节度府兵役条令》、《军事参谋总署军官晋升暂行规定》、《军事参谋总署官兵抚恤细则》、《卢龙节度府官文条例》、《判官署政事批复流程》、《判官署税赋征缴总则》、《幽州高等法院判例》、《商贾工营细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甚至连《平州军前营士兵通行条令》这种已经废止的东西也被他搜罗到手。

就在这间馆驿客舍之中。郭崇韬一边研读一边思索,几乎不出房门一步。李存勖进门的时候,郭崇韬兀自两眼通红,咬着笔杆怔怔发呆。须眉皆乱,衣襟不整,看上去与流民无异。

李存勖吓了一跳,细问究竟。郭崇韬只是连声赞叹“燕王有大才,有大才啊”。李存勖忙问是否郭典谒心中已有所得?郭崇韬说,自己看了这几天。只略通皮毛,哪里敢说有所得呢?

李存勖问,卢龙军政真有那么好,是否可以从中借鉴一二?

郭崇韬摇摇头说,难啊,一分半点也借鉴不上,除非……

李存勖追问,除非什么?

郭崇韬叹道,除非将一切扫为平地,推倒重来!

李存勖默然,委婉劝道,既然不可行,那你何苦看这许多?

郭崇韬道,这些都是好制度啊,有此制度,何愁国家不兴!虽说无用,但看看也好啊!

不提李郭二人相对愁坐,到了十一月十一这天,正是燕王纳妃之日。燕王府中喜气洋洋,幽州豪门尽数聚齐,在外地领军的武将、治政的文官,但凡能来的全部都来了,更有渤海、新罗、胸襟、草原、河东、凤翔?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