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了。」
注一 : 化骨龙,指人很食量大、生冷不忌。
注二 : 呃,指哄骗。
注三 : 苢,广式自造字,指升降机,估计从lift而来。
注四 : 叉饱电,指电池充满了。
(全文完)
============
作家的话:
这货终於完结了!!!!
额……是说真不知有几人能由头看到尾,
如果至少有一人能看完的话,我已经很开心了。
接下来会继续更新其他文,希望能有人看吧?
☆、《大志》背後
…《大志》实际上是2013年1月初写完的作品,故以下这篇长长的後话也是当时写的
…姑且作个纪念
…自知文章写得不好,也没有娱乐性
…硬要说《大志》的意义,纯粹是纪念我成长的、一篇十分私人的作品
===========
前几天写完《大志》——这篇我一直以为我会坑的文、这篇令我由热变得冷却再变成无奈的文、这一篇没结构可言随心所欲写得凌乱不堪的文——在世纪末日之後、2013之前完结了。我身为作者,总觉得笔下每篇文都写得不好、不称心。记得当年《春秋》,我因心灰意懒,於过年之前愤然将馀下廿几章都贴出来,现在想来,不免觉得那时的自己太幼稚。其实那时我仍想大红大紫,常发梦 : 假如有一天网上的人能因我的文章而注意到「港式BL」,那就好了 ; 别的作家以方言入文,京式BL都成为一种挺红的风格,为什麽就没什麽人去写粤式BL(就是以广东话入文)? 我就是基於这种发白日梦的心态写下《春秋》。
而事实证明 : 我真是太天真。粤语——这种渐被残杀的语言能有什麽市场? 我这一个年轻无知、亦缺人生经验的小小作者,能有什麽伟大的创作? 有一阵子,我曾因此而失落,感到自己应当放弃,去做别的事,例如是读书。我天生就易放弃,所以一事无成。後来我还是不甘於做只丧家犬,硬著头皮写下第二部长篇——
《大志》。
要让我本人从文章的优劣去评《大志》,我当然会说这篇文写得差。故此下文所讲的,是我写《大志》时所思、所想的东西,而不会自评哪里写得差、哪处写得劣,大家无聊便看看。我很喜欢自言自语,向空气吐露自己所想的一切,可能因为太寂寞。梵谷终其一生热衷於与自己的兄弟通信,并在信中解剖自己所创作的每一幅画,基本上将那些书信、作品集合起来,就是梵谷本人的自画像。既想坦露,又怕受到伤害,我虽然不及梵谷才华的亿万分之一,但在这方面,他使我隐隐有种同类的感觉。
名字背後的故事
在《春秋》完结前,我就著手写《大志》了。有关书名,我没有想太多,就叫这做《大志》。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由中心人物——戴志而来。话说我之所以想写此文,只是基於对戴志这角色的热爱。我最爱的人物是戴志,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过。那是因为我一直也想做一个好像戴志那样的人 : 八面玲珑,专一,俊朗,坦率而能自我保护,大智若愚……但现实中,我感觉自己的性格比较似笔下的林春跟陈心(换言之就是纠结得让人蛋疼的人)。
其二是想承袭《春秋》的传统,让书名包含两主角的名字。《春秋》不用多解,我定角色名时,就想到要让两人的名字相合,一听就明白他们是cp,不知怎的脑里就蹦出「春秋」二字(虽然这个名字也许误导不少人站错CP)——最初他们只是我某篇写作功课的人物,只是写完那篇功课,觉得这两个角色挺有趣,才开了个长篇,我可是始料不及的。《大志》先是谐音「戴志」,其次「志」取自戴志之名,而陈心的「心」字也包含在「志」一字里,所以我一开始就觉得「大志」这名字最妥当。
顺道点明其他角色名字的由来。有些作者改名总是想以奇险压倒读者。有一位专写美强的作者就爱由此进路命名角色,我才疏学浅,他笔下的角色总带有几个我不认识的字。我因为自命清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常常说想用耽美文反映现实,所以我改名总是很随意,笔下角色的名字也平平无奇。名字跟外表一样,都是个臭皮囊而已,随便改就行,故此我往往花很短时间就能决定角色的名字。
戴志——这个角色我本来没打算塑造太多。在写《春秋》时,我先想写一个小丑型角色,他有一个滑稽的花名,到处吃得开——不知怎的,先想起足球小将的「戴志伟」(後来才知应作「戴翅伟」,但知得太迟),再想到戴志这名字。
陈心——此名取在陈三愁之後。说来奇怪,一开始我就想到要将陈秋的父亲起名为愁,後来觉得「陈愁」念起来太古怪,才变成「三愁」。接著我一见了「愁」字,便一把想到陈秋兄长的名字——「心」。。恰如陈心的「心」字是组成「志」的一部分,也算是两个角色的缘分了。
何清玉——我构思每个角色时,都是先想此角色的性情跟际遇。她是个有才学的女子,精神上有洁癖,但却选择了不学无术、风流不羁的陈三愁,可见她其实并非外人想像的高洁。她跟陈三愁,终其一生是灵与肉的斗争,两个人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征服对方,所以两败俱伤——这女子,何曾冰清玉洁呢? 这便是她名字的由来。
陶微风——这角色的英文名直接取自我的网友,Ms Anubis。而配合此人物的性情,我觉得应用糜烂去形容 : 糜烂中有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於是想到「开到荼蘼花事了」。这人物身上有欲望,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且他在陈心生命中是个停留最短、又对他影响极大的过客,恰如一阵微风拂过他的心,使他心痒过,最後又不得不接受这一阵风的逝去。综合以上,就有了陶微风此名。
曲意——不知大家对这角色有没有印象,我写他,纯粹出於「陈心没有朋友也太奇怪」这一点。此人性情古怪,亦心思细腻,能「曲尽人意」 ; River(曲意之洋名)一名,只是因情节需要(曲意伴陈心去见陶微风,不能用真名)才乱改出来,因河流多弯弯曲曲,曲意的个性又怪异多变,便由此命名。
龙凤——是先想用「山鸡」作为他的花名。「山鸡变凤凰」一句使我想到将他名字改为「凤」,便有了龙凤。这名字高贵、正气,与他後来走上黑道的经历形成反差,我觉得挺合适。龙风牵一名,其实是由「龙凤」跟「牵」的谐音跟意味结合而成。他的名字暗示了龙凤是他兄长,而他作为一跟线,无意将龙凤跟戴志两个本已不同道的人物牵在一起——这角色的作用只是如此。
戴书——她是继叶芝後的女角。想写一个处处跟戴志相反的妹妹,因而直接为她起了一个甚有文气的名字,单名「书」。不知道大家对她有什麽印象。我对她的刻划比叶芝多,也是出於一种为耽美文女性平反的意欲。在耽美文里,我相信除了腐女朋友、母亲跟坏女人之外,也应当有类似她们这种较单纯、美好的女子。我想……大家就算对戴书没印象,至少也不会讨厌她吧?
这样合起来,《大志》中我有尝试刻划过的角色也有十个之多(也应将陈秋计算在内,因此文颇著墨於陈秋的成长,大概看完这篇後,有看过《春秋》的作者会觉得陈秋的个性更圆满一点)。成功与否,我真的不知。因为我连有多少人能够由头看到尾,也不敢猜想。
解构陈心
开於陈心——这人物的评价目前为止挺两极化。有人很喜欢他,有人很讨厌他,无论是哪一种也是我乐见的。有时像戴志这类型的角色有太多优点,通常是一面倒受人喜爱,可现实中哪有完美? 每个人都是有优有劣,喜欢不喜欢一个人,要看缘分。就我自己而言,我对於陈心这个角色的感受是……
「心哥,你很烦。」没错。你们不会知道我花了多少时间去想 : 到底陈心是个什麽人。有一阵子我几乎忘了他只是我所创造的角色,而很认真地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