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2)

若是自己能多想几步,或许能有更好的方法去匡扶社稷,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霓裳并没有在意李承勋那句对不起是什么意思,她低着头,吹了吹瓷勺中的羹汤:“现在,只剩我一个人了……”以后没有人会在宠着自己,喂自己吃东西,要自己照顾自己,霓裳想着想着眼泪又流了出来。

李承勋抬手搭在霓裳的肩上,轻轻说道:“你祖母、叔伯、姑姑都还在,他们也会好好照顾你的。”

霓裳不说话,喝了一口羹汤,舔了舔嘴,之后又喝一口,慢慢说道:“这个味道,跟我爹做的有些像。”

“这是你七叔教我的。不过时间太久,我不太能记清做法。”李承勋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跟我七叔关系很好吗?”霓裳问。

“嗯……还不错。”李承勋有些心虚的回道。

霓裳不再多问,开始一声不吭的喝羹汤。她喝的很慢,一小口一小口的的喝,也不知过了多久,才把羹汤喝完。

之后,李承勋让人进来把餐具收拾干净,又道:“出去走走吧,别把自己闷坏了。”

霓裳摇摇头:“眼睛肿了,难看……”

“带上帷帽出去,怎么样?”

“去哪儿?”

“在府里走走。”李承勋回答道,想了想,又补充道:“你若想在城中走走,也可以。”

霓裳不回话。

霓裳最终还是随李承勋走出了屋子,不过只是在府中走着。梳好头发,换了件衣服,洗了把脸,但眼睛还是又红又肿。她也没带帷帽,只是低着头,两手放在小腹前,衣袖遮住,那是种在隐藏自己的动作,看似漫无目的的太守府中走着。

太守府中有一个小鱼池,池中有莲叶少许,锦鲤多条。霓裳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边,李承勋一直跟在她身后。走到池上的拱桥上,霓裳把手拿出来,趴着栏杆往下看,一声不吭。

李承勋便站在她身边,不去打扰她。

“韦伯伯很怕你,你是个大官吗?”沉寂了一会儿,霓裳忽然问道。

“算是吧!”

“比我七叔的官大吗?”

“是的。”

“比我爷爷的官大吗?”霓裳的爷爷当然就是云炜之。

“是。”

“你认识我七叔,那你认识我爹爹吗?”霓裳又问道。

李承勋想了想,回答道:“我只见过你父亲一次,是九年前在长安的云府。上元节,我去你家里做客。”

“为什么会在上元节去我家?”霓裳歪着头奇怪的问,“上元节,不是该在自己家里吗。”

“我生母早亡,自己又是庶出。家中兄弟姐妹太多,父亲很少会注意我。所以在遇到你七叔之前,我一直都是一个人。”李承勋说起从前的事,没有多少低落,而是十分的坦然。

“那你什么时候遇到我七叔的?”

“七岁。”

“七岁之前都是一个人。”霓裳又问一遍。

“是。”李承勋想了想,又补充道:“身边还有些下人伺候。”

霓裳转头看着李承勋:“那你,岂不是比我还可怜?”

李承勋没料到霓裳会这么说,微怔片刻,轻轻的笑了笑:“因为遇到你七叔的缘故,我在自己的大哥那里住了一年。你七叔会给我做吃的,教我练剑。而我大哥他虽然忙,却也时常关照我。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却是我至今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为什么只有一年?”

“后来我大哥出事了……”李承勋的声音放低,没有明说,霓裳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云阳被迫离开长安,家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直到这场战事,我才重新遇到他。”

“那……那这些年,你都是,怎么过的?”霓裳又问,“会寂寞吗,会像我一样哭吗?”

李承勋摇摇头:“一年后,我又遇到了现在的母亲。她视我如己出,一直都很好的照顾我。”

“后母?”

李承勋没有回答霓裳的问题,转而说道:“霓裳,离去了人,没有办法再回来。但是以后,你还能遇到其他人。朋友,丈夫,儿女,他们虽然没有办法替代你父母,但今后你一定不会是孤单一个人。”

“朋友……丈夫……”霓裳喃喃自语。

“人生并非事事如意,要多看好的一面。”

霓裳看着眼前的少年,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主动问了李承勋的名字,就是不再与李承勋疏离了。

“你叫我勋叔叔就可以。”

“哦,阿勋哥哥。”霓裳却没听李承勋的话,“你比我大不了多少。”

李承勋哭笑不得:“我虽然比你大不了多少,但是与你七叔是同辈。你应该叫我叔叔。”

“知道了。”霓裳低着头,接着说道:“阿勋哥哥。”

李承勋无奈地看着这个两眼发红发肿的小丫头,知道她向来任性,认准的事很难改过来。更何况她现在好不容易心情好了一些,自己还是顺着她的好。

于是便不再纠结于称谓,转而趁势说道:“我明日要去南边的柳子镇,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远吗?”

“约略一百多里。”

“好……”霓裳没有拒绝。

章四十九

徐州以南一百多里的柳子镇隶属宿州,始建于东汉,因大运河之汴河段穿镇而过而逐渐繁荣,成为淮河以北地区的军事经济重镇。码头上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李承勋准备带上少许人去与运河视察一番,一来看往来漕运可畅通,二来已经到了七月,是时候查看淮河以北的粮食长势如何。

霓裳年幼贪睡,昨晚也不知何时睡着的。今早快到巳时才醒来,等收拾妥当,便到了巳时。今日的天阴沉沉的,有些闷热,看样子可能要下雨。韦由之又让人准备雨具,特意派了几个得力的属下陪同。

霓裳与李承勋同乘一匹马,她本来就怕热,李承勋也不敢骑快。结果一行人走了一半路程,竟然用了快两个时辰。

一行人在未时到了彭城西南数百里的相山脚下,但见此山巍峨挺拔,曲折绵延,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平原之上。此时乌云压顶,不见天日。

随行的韦由之幕僚岳昌祎说道:“二公子,大雨将至。这相山之上有座庙宇,不如我们先在庙中歇歇脚,等雨过天晴再走。”

“也好,我并不着急。”带着个孩子,再加上李承勋本来身体就不好,若是淋雨病了定然是雪上加霜。

相山上庙宇叫做显济王庙,供奉的相山的山神明上王。庙宇不算大,在两峰之峪,三面环山。庙中有道士和几个庙祝掌管香火。

虽然庙宇藏于深山之间,却布局疏朗,入山门后,穿过由大石圈砌而成的拱形门洞,越过前院,便直接进入正殿庭院。院内按四个方位挺立着四株千年松柏,正殿中供奉的是明上王像,及风、雨、雷、电四尊神像。李承勋依俗拜祭,并让人送上些香火钱,言及要在此处暂避风雨。

李承勋和庙祝到后院去鉴赏汉代碑刻,霓裳不愿去,就待在屋内。但待在屋内更是无趣,便走出来,坐在正殿的石阶上,看着院中的四颗苍天古木发呆。

李承勋带人找来时霓裳还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