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跟南方集团做化纤业务的公司,调查起来就更加简单一些。黄小船到当地工商局的企业注册登记信息资料库里一查就明白了,这些资料都是对外公开的,几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不是同一个人,银行账户的预留印鉴却是同一个人,一个女人,名字叫莫丽华。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皮包公司:“他娘的,老子在商场上混了这么久,吃亏上当的事情也经历过了,一搭眼就能明白,这些公司都是用来洗黑钱的。南方集团发给他们的货物早就不见影了,我冒充业务员,想找他们要点长纤涤纶,他们根本就没有货了,业务员连什么叫长纤涤纶都不知道。我判断,那些货一发过来,就让他们低价倒卖了,然后卷了货款一跑了之。”
裴国光紧张地问他:“那些公司还有人上班吗?”
黄小船说:“有的有人,上班的人也都是混秧子、装样子的,还有几家公司已经没人了。”
裴国光把情况转告给郜天明的时候,郜天明脑子转得也不慢,听到莫丽华这个名字,马上联想到了曾经多次到滨海开发区和姜钧在一起的那个女人。只是他并不知道,那个女人的绰号谐音跟名字一样叫茉莉花。
在此之前,郜天明已经跟开发区纪工委的赵副书记多次接触,转弯抹角,打着了解其他公司情况的名义,把南方集团发生的问题告诉了赵副书记。赵副书记对郜天明的意图并不是没有察觉,多次追问这家公司的具体名称和所在地。郜天明都含糊其辞地推搪过去,赵副书记反复叮嘱他:如果真的掌握什么问题,一定要跟他联络,该他们处理的,他们绝对不会推诿;他们处理不了的,可以负责向反贪局、公安局移送。
情况传递回来之后,裴国光追问他还有没有更加深入查清的可能,黄小船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再要调查清楚,只能动员检察院了。”裴国光说:“那你就回来吧。”黄小船却不想马上回来:“我还有好几个名胜景点没去呢,等逛完了再回去,反正有你和郜天明两个傻子埋单,我怕什么。”
裴国光只好苦笑,这正是黄小船的特点,天大的事情,在他那里都可以在嘻嘻哈哈笑声中化解成小事一桩,南方集团面临生死存亡,他却还有心思利用这个机会在外边游山逛水。可是,别看黄小船表面上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可是真的办起事来却是大姑娘坐板凳,有板有眼。
郜天明认为,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姜钧明显企图掏空企业,侵占国有资产,化公为私,用小乌龟的话说就是抄锅底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证据虽然并不充足,但是如果用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案已经足够。进一步的取证调查工作,只能依靠纪检监察部门完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要想继续深入,凭自己的身份和条件,不可能也没必要。所以,他认为,现在就应该整理一份完整的材料,报送到开发区纪工委去。
裴国光却犹豫不决:“郜天明啊,你要想清楚,如果万一情况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即便南方集团仍然存在,你我也都别想再依靠南方集团养家糊口了。”
郜天明焦躁起来:“你这个人想啥呢?黄小船调查的那几个账户情况已经证明了,姜钧两头吃,转移走的资金将近1个亿。这个时候他说跑就跑,等到他把南方集团掏空了,我们都完蛋了,再举报他还有什么用?”
裴国光踌躇着说:“我们南方集团也是有上级、有组织的国有单位,这件事情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给省国资委汇报一下再说?”
郜天明却对国资委一点儿也不信任:“汇报什么?就那个刘副主任,还是我们集团的董事长呢,你敢保证他没有跟姜钧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你就看看那些董事吧,哪一个不是吃喝嫖赌的坏东西,哪一个把国有资产放在心上了?不告诉他们说不定还能踩住姜钧的尾巴,一告诉说不定反而坏事,谁知道哪个人会给姜钧通风报信,让姜钧一跑了之?往深里想一下,姜钧真的被抓了,最怕牵连进去的是谁?还不是那些董事会、国资委的人。”
郜天明和裴国光都明白,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们面临着重大的艰难的人生选择:马上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还有可能阻止姜钧继续他的罪恶阴谋,也有可能把南方集团保留下来,也就是把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底保护下来。可是,如果万一他们举报以后,经过调查,事实完全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他们就没法再在南方集团待了,即便他们死皮赖脸硬耗着,姜钧也不会让他们活舒坦了。现在的国有企业实行领导个人负责制,用不着理由,就能把他们免职辞退。
裴国光仍然不表态,不表态说明他还没有下决心直接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郜天明,别紧张,就算姜钧真的要抄锅底,这几天之内也不会有什么关键性的变化,我们再想想,再把所有资料重新核实一遍怎么样?我想,还是应该给国资委和董事会报告一下比较妥当。直接把姜钧弄到纪检监察机关去,万一与事实不符,不但我们没了未来,反过来人家还会追究我们的诬告罪呢。”
裴国光如果能够知道就在这时,国资委正在做什么,他一定会马上跟着郜天明走向开发区纪工委。
·20·
第二十一章 鸟去林空
国资委目前正在讨论姜钧能不能调任特大型国有企业金山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的问题。金山集团公司原是国家部委直管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有企业改革,金山集团公司这样的企业划归省管,金山集团公司就成了省国资委属下的一家企业。最近,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年龄到站该下台了,就又面临着接班人选的问题。这类国企的头头任命要经过省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又需要省国资委的推荐。
这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属于资源性企业,在国内具有相当程度的天然垄断地位,经济效益极好,每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500多亿。能到这种企业担任领导职务,是任何一个国有企业领导梦寐以求的好事儿,不但可以拿到每年四五百万的年薪,而且实际上用不着操多大心费多大力。这样的企业拥有资源垄断优势,长期以来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模式,而且家大业大,如果想随便在年薪制外多捞一些,路子千条万条,只要不闹得太出格,一般不会有什么风险。而且,在这种国有企业担任总经理,分量必然要比那些一般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重得多,后路也好得多,至少在60岁届满之后,还能在省政协、省人大之类的地方继续再多混上5年,闹得好,蹦跶个副省级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讨论推荐谁继任这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会议上争论非常热烈。人事部提名就提了5个,其中就有姜钧。汪主任和几个副主任各自都有心目中的人选,人事部作为具体办事机构,哪个主任也不愿意得罪,索性把各位主任推荐的人选都报到了局党组会议上讨论。姜钧是南方集团董事长、国资委刘副主任推荐的。
其他人针对自己中意的人选发表完意见之后,刘副主任最后发言,他提名姜钧的理由很能吓唬人:“姜钧到南方集团已经两个年头了,这两年的工作董事会非常满意,南方集团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困难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意识极强,可以说,在我们国资委系统的企业里,南方集团自姜钧到任以后,所进行的改革创新力度最大,见效最快。而且这个同志非常谦虚谨慎,从来不拿自己国家领导人子女的身份向外面张扬,现在多少高官子弟都在利用老子的身份地位大发其财,能像姜钧同志这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党和国家作贡献的高干子弟太少了。这样的同志,他自己不提,姜××同志不说,我们组织上不能不管,不能只让人家拉车,不给人家吃草。”
刘副主任这样动不动把姜钧的父亲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牌子亮出来,搞得别人心惊胆战,谁也不敢当面提出不同意见,因为谁也弄不清楚他跟那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没有热线联系。如果在会上公开反对姜钧的任职,传到那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耳朵里,后果如何不敢说,可那份风险却是谁也不愿意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