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充满了上学的渴望,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学校才能实现最初看动画册的梦想,才能找到里面的乐趣,才能把自己融进去。带着这种强烈的渴望,他要见到老师,因为“学校的老师是教我认字的”。
带着这种不会写字的压抑,他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尽管是幼儿班,但却满足了他的要求。这种渴望就像火山爆发前必须积蓄极大的物理能一样。也许应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老话,因为过早的学会认字、写字并不是好事,课堂上他会因失去兴趣而散漫。
资料表明:写字是一种精细的运动。幼儿在这方面的协调能力比较差,容易引起肌肉紧张,从而导致幼儿的厌恶心理。同时不正确的坐姿会影响体格发育。总的来说,从生长发育的角度看,幼儿阶段强制性的写字技能教育等于拔苗助长,教育应该和孩子的天性相结合。
看到这些以及法国卢梭的一句话:“要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方法!”冷静思考之余,顿悟其中哲理。儿童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格,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延迟对儿童需要的满足,适当抵制儿童的欲望是必需的,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看,不要让孩子的欲望随时发泄,不要总是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其中浅显的道理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会把一块干涩的面包视为美食一样。回味起来,王京3岁的时候便开始有了爬山的要求,我并不是每一次都答应他,即使答应他也不一定当天爬,这样他的激情就会变得旺盛,同时我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某些要求。
王京稍微懂事了,到较远的海边、到河边、到集市我都要告诉他,或骑车或步行的原因。多年来也形成了一个事事要问“为什么”的习惯。
但万事有一利就必有一弊,玩得无拘无束也影响了他写字的风格。
“爸,”上幼儿园小班的王京一蹦一跳地跑进了家门,有点沮丧地说:“老师说我字写得大,不工整,让我重写”。他放下书包,拿出了本子。我接过本子一看:“是够大的,人、口、手,都跑到田字格外边去了”。“每一个字让我重写10遍”。小王京嘟囔着。
“你看咱们儿子字写得多好哇!”我把王京的本子送到到他妈妈眼前,接着说:“写这样大的字不近视,太好了!字不能写得太小了,要不然,书没念完,眼睛倒先近视了。”我故意当着小王京说着并夸奖着,又说:“老师让你写几遍是对你的关心。这就如同你喜欢的武林高手一样,他们的功夫是练出来的,学习也要如此。这样才能进步。”他若有所思,紧张的神情顿时放松下来,露出一个甜甜的笑靥。他使劲点了点头,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石英钟:“爸,演动画片叫我!”
“放心吧!一分钟都耽误不了你,到时肯定叫你。”我应承着。拿起一份报纸坐在旁边,若无其事地看着。王京也安安静静地写起字来。
鼓励是最好的动力,不管孩子发生了什么,作为父母,永远要给他信心,要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
一天放学,王京凑到我怀里:“爸爸,你看我的拼音才考了80分。”看着他不高兴的样子,我接过本子。
“怎么像个斗败的公鸡呀!这样狼狈。”我没有皱眉,也没有叹气,而是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那堆满稚气的脸蛋,温和地告诉他:“没事的,就像爸做生意一样,赔了本是有原因的,我看看因为什么考80分。”我笑着并看着王京说,以求得他乐意和我谈论学习方面的问题。我沉思片刻,故作恍然大悟状:“哦,是不是王花花,还有李蕾考了100分?”
“你怎么知道的?”小王京惊讶地瞪着眼睛,迷惑不解地望着我问。
“这很正常的啊,以前你不是说过他们读了两年幼儿班吗?”
“是呀。”王京眨了一下眼。
“她考100分也是应该的,你只学了这么短的时间,考80分就不错了,你比她强”。
我给了他一个考80分的理由,以稳定他的情绪,树立他的自信心。又说:“她用的时间多,你用的时间少”。言下之意暗示他学习上要加长一些时间才能有成绩。
“只要功夫深,咱家院里的铁杵都能磨成针,然后送给你妈,给你做新衣服。”我诙谐地逗着儿子。“爸爸过一会就要坐火车去东北,没有时间教你,但是我现在去喊你妈,让她放下手里的活先教你,行不行?”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告诉他:你的学习是我们家第一重要的事情!
“行,走,去找我妈妈。”他拉着我的手着急地往外走。抽空,我还不放心地叮嘱妻子,做数学题如果有困难,就多抄录些最简单的题以加大成功率,增强他的信心。
“我过一个礼拜就回家,你要争取这段时间学会拼音,然后我带回标有拼音的故事书送给你,你要给我讲故事呀!”我转身又凑到他的耳边悄悄地说。他笑着和我击了一下掌:“好!就这样定了。”
我知道,由于儿子和我的感情深,他会记得我们的“协定”,会尽快学会,等爸爸回家时好在我面前“哗众取宠”。
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需要坐下来高谈阔论,很多时候教育是在一时一事的谈论中完成的,只要用心,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这样的机会。
“爸爸,白眉大侠真的能飞檐走壁吗?为什么他一蹦就能蹦到老高的树枝上?我能学会吗?”每个孩子都崇拜武林高手,看这些片子都会提出类似的问题,我回答他时总是趁机提醒,高超武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结果,学习也是一个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
对电视里的神奇武功,孩子特别入迷,一连串的问题也连珠炮似的提了出来。
“那都是特技镜头,有很多是不真实的,为了达到一种目的,用了夸张的手法……”我回答他。
“什么是夸张手法?”
“夸张就是……”
我费力地给他解释着,他似懂非懂,还是饶有兴趣地听着。
“太阳大,地球小,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天,王京嘴里背着书,跑来问我:“爸,太阳有多大,地球有多小,月亮为什么绕着地球转?”
于是我找来了书,照本宣科:“……地球跟月亮的距离是38万公里……一个太阳等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这又引来了新的问题:“38万公里是多远?130万个能有多少?为什么正月的月亮是圆的?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
太阳,地球,月亮,我还没解释完,他又蹦出了那么多的问题。
看着他近乎乞求的面孔,听着他近乎哀求的声音,我心中充满了希望。
憧憬中,下一课又来了一个《飞机,蜻蜓》。
“听老师说飞机是照着蜻蜓的样子做的,是吗?飞机又是怎样飞上天的呢?”他好奇地问着。我忍俊不禁耸了耸肩,努力搜寻着记忆的角落里所有的知识,又找来这方面的书给他解释……
从飞机的发明到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飞上了太空,还有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了月球。这又引来了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美妙的神话……
“哪个是织女星?天狼星是最亮的吗?北极星在哪?”王京在追问着我,迫不及待地丢下一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