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道:“我们之间的问题好谈,这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各自的内部,绝不允许出现这种恶性竞争。”
懿安皇后的心头很不舒服,她一不小心就成度君子之腹的小人了,而且,陈海平话里话外,依旧是把天下看成是他自己的。
懿安皇后道:“我知道了。”
看了陈海平一眼,陈海平道:“你对天竺是怎么想的?”
微微一愣,懿安皇后看着陈海平。问道:“什么怎么想的?”
这不是懿安皇后该说的话,看来**大战还是很有效果的,陈海平不动声色,道:“天竺现在有百十多个小国。”
分而治之,懿安皇后一听就明白了,道:“我明白。”
陈海平道:“有关天竺,一定要防止有人好大喜功。”
懿安皇后点了点头,道:“不会的。”
陈海平道:“我希望我们双方合作,彻底主宰外洋贸易,并一定要使我们的商船可以自由进出西夷诸国。”
现在商船进入西夷,那是和葡萄牙达成的协议。双方是有交换的,所以利益是受到极大限制的,但尽管如此,收益仍是令懿安皇后震惊。
所谓食髓知味,现在外洋贸易对懿安皇后的吸引力那可说是无穷大。而且,以陈海平的能力,外洋舰队的实力追上他们那是早晚的,所以合作是很好的选项。
想到这儿,懿安皇后点头,道:“可以,我们可以合作。”
原则达成,细节就不是他们谈的事情了。
忽然,看到陈海平和孙茜诡秘一笑,懿安皇后就知道不好,骂道:“你们两个混蛋……”
混蛋没有骂出口,嘴就让孙茜的嘴给堵上了。
就在懿安皇后挣扎的当儿,突听陈海平在耳边轻声笑道:“皇后,想不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陈海平说着,懿安皇后就感到陈海平在往自己的下身套那个东西。
-----
懿安皇后的体力不好,但中午起来的时候,孙茜走路多少还是有些不自然。
紫桃、绿柳和红娘子都不在,只有田秀英一个人在。见他们起来,田秀英赶紧把饭菜端了上来。
对懿安皇后,田秀英很不好意思,脸红红的。
看着田秀英,想到刚刚横刀跃马的爽劲儿,懿安皇后邪心又起。忽然,屁股被人掐了一把,懿安皇后转头狠狠瞪了陈海平一眼。
吃罢午饭,陈海平又把懿安皇后请到了书房里。
“皇后,等到慈瑯登基为帝,你认为他会掌握多大的权力?”落座之后,默然片刻,看着懿安皇后,陈海平严肃地问道。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懿安皇后狠狠地瞪着陈海平。
经过接连两场的**大战,懿安皇后不知不觉变了。她在陈海平面前,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在陈海平表现出来了越来越多女人的一面。
陈海平继续道:“皇后,我最希望的就是我们双方和解。”
看着陈海平,懿安皇后平静下来,问道:“怎么和解?”
陈海平道:“天下仍旧归于大明一统。”
懿安皇后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半晌,懿安皇后问道:“如何归于大明一统?”
陈海平道:“朱明皇室是国家的象征,受国家奉养,但不再掌握实际的权力,权力全部归于内阁。”
嘴角撇了撇,懿安皇后嘲讽地道:“权力都归在你手,到时还不是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把皇室废了,也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笑了笑,陈海平道:“皇后,说实话,我现在就已经厌倦了,我最喜欢的生活就是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再有,就像昨晚那样和你们昏天黑地地胡闹。”
懿安皇后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丝毫也不会受陈海平的话所左右,她问道:“你让我如何相信?”
他的势力铁板一块,而懿安皇后的势力则极容易被分化,所以一旦开启和解进程,那对懿安皇后而言就几乎是不可逆的。
这个,懿安皇后自然清楚极了。
陈海平道:“我可以和皇后放船海外,十年之内不回来。”
懿安皇后愣了,她比谁都明白权力的涵义,一旦放手,别说十年,就是一年,那变数就说不定有多少。
陈海平继续道:“皇后,我提出的和解方案将是不可逆的,只要我们俩不cha手,我想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能力改变什么。而且,就即便我们cha手,想要改变也是极其困难的,我会留出足够彼此制约的力量。”
默然半晌,懿安皇后道:“这件事并不是我可以单独决定的。”
“无妨。”陈海平道:“十年之约满后,我会营造出一种形势,只要你不反对,南北和解就会水到渠成。”
懿安皇后奇道:“你要怎么营造出这样的形势?”
眨了眨眼,陈海平坏笑道:“保密。”
-----
回到慈宁宫,懿安皇后又凝望窗下的菊花沉思。
陈海平说的不是假话,因为不论现在说什么,又或谈成了什么,都绝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南方依旧会争分夺秒地备战,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死决战,绝不会有丝毫放松。
这早已是南方上上下下的共识。
思来想去,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慈宁宫幽暗依旧,但却不再冷森,想到要和陈海平放船海外,懿安皇后心中不由就是一荡。
-----
第二天,布木布泰到了,比预计的晚到一天。
隔天,布木布泰便陪着懿安皇后上路,去奔宁远,给袁崇焕的老母贺寿。
懿安皇后来给袁母贺寿,皇太极自然也要来,他们三方现在是天然的同盟。
宁远自然无法跟关内比,但也极为繁盛,人人都安居乐业。
对于修改贸易协定,这和袁崇焕跟皇太极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修改后的贸易协定不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他们自然是支持懿安皇后的。
其实,懿安皇后跟袁崇焕和皇太极谈这个问题,一是一旦出问题,那就需要两人的谅解,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所以,实际上,跟他们谈,主要还是为了不让他们有什么误会。
袁母寿诞一过,懿安皇后并没有立刻折返北京,而是去了辽东。
袁崇焕和布木布泰就是再能干,但限于辽西的面积和人口,实力终究有限,可皇太极的辽东就不同了。
辽东的土地极其广大,只是限于人口,以及缺乏相应的物力财力,所以才很落后。但现在,有了朝鲜数百万人口的移民,更有了懿安皇后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全力支持,使得辽东得到了极大的开发。
辽东有如此巨大的变化,还得益于皇太极的各项政策。
陈海平给皇太极以及女真人的压力,就如同给懿安皇后和江南士绅的压力是一样的,他们也都在争分夺秒地备战,壮大自己。
实际上,皇太极和女真人感受到的压力更大,因为不管怎么汉化,至少在皇太极这一代,他们心里想的是:汉人就是汉人,而他们不是汉人。
所以,很多方面,皇太极的政策要比懿安皇后更大胆。而且,因为几乎一切都是从头来过,所以皇太极要比懿安皇后有更大施展的余地。
其中,皇太极一个最大的本钱就是地多,这谁也比不了。
皇太极公布,凡是没有被开发的山林草原,任何人只要申请,就都可以随便开垦,而且不管开垦多少,都归个人所有。
朝鲜人和汉人一样,视土地如生命,所以这就可想而知,这数百万朝鲜人的干劲会有多大。
由此,开垦的范围越来越大,以致最近一年,开始时常与俄罗斯人发生冲突。
这些举措,迅速增强了皇太极的实力,不仅不再缺粮了,还因此而收获了更多的毛皮、山参等物品,从而有能力从关内和南方购买更多急需的物资。
懿安皇后此番去辽东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实地感受一下皇太极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二一个是为了看看皇太极的移民是怎么做的。
第一个目的是次要的,后一个目的才是主要的。
移民,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那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很容易出问题。从两广福建一带往台湾移民,就出了很多问题。这次正好,去看看皇太极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