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湛动容,将年华拥入怀中,“你我本是一心,何必起那么可怕的誓言?”
年华道:“誓言有着咒语的魔力,以将门之名起誓,我便不会再怯弱,退却了。”
宁湛道,“若真有平定天下那一日,无论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
年华笑了,“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平安,快乐。”
轻舟摇晃,荷香脉脉,阳光照在身上,轻暖如薄被,年华在宁湛怀中伸了一个懒腰,懒洋洋地闭上了眼睛,“现在,我只想好好睡一觉,今天天没亮就进皇宫受封,一直折腾到现在,繁琐的礼仪比行军打仗还累人。你做枕头,不要乱动。”
“你慢慢睡,我守着你。”宁湛笑了笑,任年华的头靠在自己胸前。然后学老僧入定,端坐不动,真把自己当做了枕头。
夏末时节,凤凰花树已经开始凋残,碗盏大小的金红色花朵随风飘荡,落在平滑如镜的太液湖上,荡开一圈圈涟漪。
万寿山腰的凤凰花树下,怔怔地站着一个美艳绝世的女子,她穿着一袭孔雀紫金线绣牡丹的长裙,挽着一袭碧江霞色水绡披帛。她的青丝梳成繁复的飞天云髻,髻上插着金镶玉青鸟吐珠步摇。她的艳色,让凤凰花树都在瞬间失了色彩,变得黯然。这个美丽的女子,正是三个月前入宫为淑妃的李亦倾。
李亦倾一直站在万寿山腰的凤凰花树下,她看着宁湛和年华从山下走过,在太液湖边脉脉相望,然后一起荡舟去了湖心。山腰僻静,她又隐在花树后,宁湛和年华并没有发现她。
李宝儿梳着双螺髻,穿着一身月下白的束胸宫女裙,手拎一只装满新摘的胭脂花、凤仙花的精巧竹篮,侍立在主子身边。
李宝儿眨着大眼睛,小心翼翼地道:“小姐,原来宫中的传言不虚,圣上和年主将真的……”
李亦倾螓首低垂,红唇犹带笑弧,珍珠般的眼泪已经滑落脸庞,滴落在脚边凤凰花的尸体上。凤凰花上,如凝雨露。
“宝儿,我原以为圣上不喜欢我,是因为爹爹的原因。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他心中已经有了别人。你知道吗?他从来不曾用那种热忱的,深情的目光看过我。”
她是玉京最美丽,贤淑的女子。在她待字闺中时,无数王孙贵胄就以能够娶她为世间最大的幸事。在她及笄之时,她就许愿要嫁给帝王。只有帝王,才足以匹配她的美丽。她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得到帝王的宠爱,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今年年初,她得尝心愿,入宫为妃。册妃大典上,她远远地看见宁湛,但见他丰神如玉,气宇轩昂,顿时芳心暗许,一往情深。她以为,自己和别的妃嫔不同,一定会得到他全部的宠爱,与他蝶梦双飞,比翼连枝。可是,他对所有的妃嫔都一样,彬彬有礼,温柔多情。他仿佛爱着所有的人,但又仿佛谁都不爱,没有人能够看透他的心思,触碰到他的内心。
宝儿道,“小姐,您是玉京中最美丽的女人,圣上不会不喜欢您。如今四妃之中,您的分位最高,也最受圣上宠爱。”
李亦倾摇头,“不,我很明白,他对我好,是因为爹爹的威慑,就像他对萧德妃好,是因为萧太后的威慑。他每次呆在凝香殿,都会不自觉地眺望西南方,那是临羡关的方向。他心里想的人,是她。”
“那不过是圣上关心前方的战事罢了。小姐,您想太多了。”
李亦倾遥望湖心,湖色如玉,可见扁舟一叶。她扶在凤凰花树上,才能支撑住摇摇欲坠的身形。
宝儿见李亦倾脸色越来越苍白,急忙道:“小姐,还是回宫去吧,否则胭脂花焉了,蒸出的胭脂膏成色就差了。”
李亦倾凄然一笑,望了一眼花篮中的胭脂花,冷冷道,“扔了吧,他爱的是戎装,不是红妆。每日盛妆修容,不过是徒劳,只能对镜顾影自怜,根本进不了他的眼中。”
宝儿不敢答言,但也没有扔了两人摘了一上午的花朵。李亦倾向来嫌内务府的上用胭脂不纯,只用自己蒸调的胭脂膏。
也许是夏末午后人易倦,李亦倾站了一会儿,有些累了,轻移莲步,准备回宫。宝儿急忙过来搀扶。
李亦倾任由宝儿搀扶,走向凝香殿,“宝儿,你我虽是主仆,但自小一起长大,情如姐妹。你也知道,我的愿望是嫁给帝王。如今,我遂愿了。可是,在这后宫之中,我不仅得不到圣上的爱,还被萧太后、萧德妃忌恨,步步艰难,步步险境。我觉得好害怕,好孤独。我希望圣上能够爱我,他不爱我,我入宫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不奢望他只爱我一人,但他不能不爱我,他不能一点儿爱也不给我……”
眼泪顺着李亦倾的脸颊滑落,滴在宝儿搀着她的手臂上。每一滴泪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扎在宝儿的心里。
宝儿瞥了一眼花篮中的胭脂花,心中渐渐有了一个主意,眼中闪过一抹幽光。
★ 036 贺使
承光殿,御书房。
窗外阳光明媚,花影扶疏,宁湛坐在御案前批阅奏章,年华站在窗边看外面的景色。今日退朝后,宁湛召她来御书房,并不言事,只是让她陪他一起看奏折。奏折中虽然有诸侯国互相征伐的文字,但不过是言官例行公事,朝廷鞭长莫及,没有能力阻止。年华看得索然,就去了窗边发呆。
宁湛抬头,正好看见年华失神的样子,他搁下朱笔,端起萱草纹白瓷茶盏,喝了一口香茶。宁湛放下茶盏,瓷器相碰发出的声音,惊醒了发愣的年华。
宁湛道:“怎么心不在焉?”
年华道,“不,没什么。我想起府中还有一些事情,你如果没事了,我想回去了。”
宁湛道,“临羡关一战,你大败天狼骑,收回十二城,九州已经无人不知年主将英勇无双,天下豪杰也纷纷前来玉京,想要投效你的麾下。你一定要敞开主将府的大门,招揽各方英才,将来才能与李元修抗衡。”
年华点头,“我明白。这一个月以来,凡胸怀韬略,身负武艺,善于兵阵,长于游说之人来投效,我无不请入主将府中,以礼相待。李元修虽然掌握了兵权,威慑着京畿营,却干涉不了主将府。”
确实,主将府中现在人才济济,也正因为集思广益,年华才找到了解决某一个难题的途径,虽然现在还在遥望成功,但至少有了寄托。
宁湛望着年华,“听说,你最近一直在找铸剑师,要补一柄剑?”
宁湛不愧是天子,耳目真广。年华心中暗叹,点头道:“是。之前在斗场上迎战摩羯人时,我弄坏了一柄剑,现在想把它修补好。”
年华向门客们征求能够补好荧煌剑的人,有人毛遂自荐,尝试无果;有人推荐优秀的铸剑师,要么缥缈如传说中的械神天工,要么远在天极门如独孤鸿,虽然也有人推荐近在咫尺的铸剑师,但请来一试,终究无果。
十天前,有一个自称六国第一的铸剑师主动请试,年华答应了。这个铸剑师在铸器室里闭关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他哭丧着脸捧出一柄裂纹更长一寸的荧煌剑,让年华差点吐血。
七天前,又有一位发须皆白的老铸剑师来补剑,年华本来不敢再试,但是看他模样老成,而且很有几分器门宗主独孤鸿的风范,就死马当作活马医,让他一试了。老铸剑师说闭关七天,掐指算来,就是今天出关。所以,年华才心不在焉,想赶回去看他出关后的成果。
宁湛沉默半响,开口道:“有圣鼍剑就好了,其它的剑,坏了就坏了吧。”
年华道:“这是别人寄放之物,我必须完璧无缺地还给别人。”
宁湛又陷入了沉默,再开口,已经转换了话题,“已经快要七月了。”
年华一时不明白宁湛的意思,“七月了,又怎样?”
宁湛抬头望向年华,笑了:“一直没变,除了兵阵战法,你总是这样迷糊,每年的七月都要我提醒你,你才知道自己又大了一岁。”
年华【炫】恍【书】然【网】,也笑了,“反正你跟我同一天出生,我不记得,你总会记得嘛。”
天极门中,两人相熟之后,论及生辰年月,顿时惊奇地发现,两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所生,甚至连出生的时辰,也是分毫不差。当时,两人青梅竹马,情深意浓,惊喜地以为这是三生前盟,天定奇缘,却不知这同年同月同日生,反而是一场因缘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