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明枭 > 第76部分

第76部分(2 / 2)

这一夜过得很不平静。

这不平静,并不是说半夜有鞑子来偷营,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夜色中就隐隐有马蹄声响起,弄得值守的士兵紧张无比,等到弄清楚对方的身份,是那些外出收拢惊马的教习营的番人士兵回来了的时候,基本上战位上所有的士兵都被惊动了。

这时不时的折腾,饶是云青山和维拉斯科,将手下的士兵分成三班值守,也是烦不胜烦,几乎每个人都没有睡踏实。这睡不踏实造成的后果就是,一大早余风召集诸位军官的时候,这些军官一个个都萎靡不振,那样子,比在窑子里泡了几个通宵之后出来,还要不堪。

晚上派出去的斥候,早上已经回来了,他们的报告是三十里范围内,都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这似乎可以确定,这一小股鞑子,纯粹就是流窜作案,只不过,他们的点子实在是有点背,没有想到会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会栽上这么一个大跟斗。

饶是如此,余风还是不能完全放下心里担忧的心思,早上起来,他就再次撒出去了斥候,这次的侦察范围,他扩散得更远,新城三面环海,就是东边的一面朝着陆地,他要求这些斥候,一直朝着东边跑,要么是遇见了敌人回来报告,要么,就是跑到长渊城了回来报告。

他不得不谨慎一点,他不想自己在朝鲜立足未稳,就被人家赶下海去了。

“城中存粮不过千石,眼下秋收已过,云青山,难道你打算就是靠着这些粮食,让新城过这个东吗?”余风昨天得到龙薪酬的消息,这城中的存粮,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这个数目,堪堪只能供养这新城军民的一月之需。所有,众人齐聚,他毫不迟疑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还有一些是崔大人出面购买的粮食!”云青山确实有苦说不出,这方面他也很重视,但是,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这地方贫瘠得厉害,人又少,无论是买,是抢,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若是跑的远些,不在新城范围里折腾,倒是可以还弄更多一点粮食储备起来,可是,大人严令不得越界行事,他就很憋屈了。

“这周遭的新城百姓,实在是弄不到多少粮食,不够,我已经托人去辽东运些粮食来了,估计在年前就有粮商来了!”他一板一眼的解释道。

“嗯!”余风微微点了点头,知道变通就好,就怕是那种一根筋拘泥不化的人。

“登州是不会给你运粮过来,今年登州也是遭灾了的,这边的事情,你要抓起总来!不管有什么办法,首先要保证咱们的儿郎吃饱穿暖!”

“将军言之有理,昨天那些鞑子的死马,都够咱们开好一阵子荤了,吃不来的,腌制起来,过两个月吃正好!”

余风倒也想到了这些死马身上,马肉虽然粗糙,但是也不是不能吃,尤其熬成肉汤,那更是下饭的好东西,眼下这云青山能够在大快朵颐之余还想到腌制起来,倒也是一个会算计过日子的人。

“这些东西,都是治标不治本!”他摇了摇头,“今年我们混了过去,明年呢,总不能年年如此吧!”

“属下愚钝!”云青山一脸的不解,看样子,余将军有更好的解决这个事情的办法?

“屯田!”余风说道:“难道你忘记了本朝之法,本将军的出身了吗?”

云青山尴尬的笑了一下,他还真忘记了,眼前的这位,放着好好的秀才日子不过,的确是转了军籍了的,而将军夫人,更是不折不扣的军户女儿出身,对于屯田,自然是毫不陌生了。

但是,卫所的那些屯田的士兵,一个个羸弱不堪,和农民几无区别,怎么和这些将军大把银子打造的虎狼之军可比?用这些兵丁屯田,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余风看到他的样子,知道他想到什么地方去了,他摇摇头,说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是不会让咱们的儿郎去种地去的!”

“那人手呢?不靠咱们的儿郎,难道靠这几千稀稀拉拉的新城百姓?”云青山问道。

“你也知道这稀稀拉拉一词啊!”余风笑了笑,旋即正色说道:“这就是事情的关键,稀稀拉拉这词说的好,稀稀拉拉,说明这块地方人少田多,有了田地,难道还怕找不到人来吗?”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成功案例 未进思退

这是有着例子在前面的,而且是成功的例子。

当初余风在对付掖县王家的时候,固然是为伍胜男报了灭门之仇,但是,却也是收益了大把的王家的田地。

余风依着慕海涛的献策,将这些田地连成一片,并在这些田地上设立农庄,派专人管理,到了今年秋天的时候,已经是颇有成效了。

这些田地,有点颇似后世的集体农庄的味道,只不过,他是这些田地的唯一主人而已。今年虽然山东也是受了旱灾的影响,但是,农庄里无论是灌溉,种植等等,因为集体统筹的原因,倒是规避了大部分灾害的影响,虽然收成比去年是差了一些,但是较之那些无依无靠的农户而言,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大灾之年还能有个温饱,这就充分了证明了这种集体农庄的可行,更是让原先对于这种方式管理田地有些颇有微词的人,一下子全部住了口,眼下活生生的事情摆在面前,没有人能否认得了。

不仅仅如此,原先农庄附近的一些农民,小地主,他们虽然没有慕海涛这样的大才,但是,他们心中也有一笔账。虽然这农庄将所有的收成要收取六成走,但是,农庄农具,耕牛,甚至水里灌溉这一类的事情,基本全包了,甚至连种子钱都可以预先支给他们,等到秋收的时候再还就可以了,这样算下来,实际上到了收成的时候,比起他们单独自己干,得到的粮食还要多出那么不少,他们一算清楚这个帐,立刻就有人动心了。

先是零散的农户主动要将自己的田地依附在他们附近的农庄上,然后,就开始有小地主们,频繁的和农庄的管事们接触了,按照他们的意思,只要这农庄的章程不变,他们倒是很愿意加入这个体系。当然,这些田地还是属于他们的,只是将管理权给了农庄,并将田地的出产一部分当做管理费了。可以预见,明年,这掖县的农庄势必会膨胀不少。

眼下,这掖县农庄的出产粮食,已经成了风字营主要的军粮来源,甚至,还有富余的粮食储备起来。余风就这样想,既然这个模式证明完全可取,那么,自己在新城是不是也可以推广一下这种模式呢?

没有人手没关系,眼下大灾之年,山东、天津、辽东的难民到处都是,为了不活活饿死,这些难民离乡背井,四处逃难,自己只需要适当的引导一下,并给他们提供交通工具,难道还怕这些徘徊在死亡边缘的难民拒绝不成。能有口吃的,活下去,谁愿意一个劲儿的往死路上跑啊!

无偿提供田地让其耕种,提供粮食让他们渡过饥荒,农具种子都可以事先赊欠给他们,这样的条件余风认为对于任何难民来说,都是无法拒绝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农庄,是余风派人管理的,从上到下的管理人员,甚至连为了“防备盗贼”而组织起来的护庄队,理论上都是余风的属下。

对照一下后世天朝的民兵制度,余风认为,就算是亏本贴钱,这事情也要办下去。更何况,这并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既能提供军粮,又能提供稳定的兵源,而且,这农庄成为这些难民最后的栖身之所,即使他不说,这些人也知道,他们的希望就在这些田地上,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