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说火炮,咱们造作局这些年,也造了不少的火炮,虽然比不得天军的火炮犀利,但是,也是可堪一用的,安吉尔将军可能见识过?”韩千捡着安吉尔感兴趣的话题,和安吉尔闲聊着。
“你说的是库房里储备的那些石炮?”安吉尔摇摇头:“那一些,又怎么能够称得上是火炮呢,我为将军筹谋这造作一事情,可不是用这些连破铜烂铁都算不上的东西去敷衍将军!”
“也是,也是!”韩千点头附和:“天军器械,举世无双,这等粗陋玩意,自然是入不得将军法眼了!不过,城防领的安装在城头的火炮,可是青铜铸就,将军可曾看过,这些火炮,拱卫汉京,多少应是有几分可取之处吧!?”
“判尹大人!”安吉尔心下有几分不耐,他面前这位最终喋喋不休的那些火炮,她一点都看不上,她来找对方,是需要对方的场地人手和原料这些方面要对方配合,而不是听对方向一个拙劣的军火商人向她推销的。
“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要的大量的原料,生铁,熟铁,熟铜还有燃料,另外还需要你调拨人手将这些原料集中在你即将划派给我的场地中,至于原料的来源,以前你们的造作局是如何收集的,现在就如何收集,在我们没有进一步的指令之前,继续保持原来的样子!”
韩千举起手中的酒杯,掩饰自己有些尴尬的笑容。
安吉尔接着说道:“至于那些工匠,此刻已经由我军全部接管了,判尹大人就不必再为他们操心了,做好我说的这一些,就是大功一件,在将军那里,我会提及到判尹大人对我军的贡献的!”
韩千脸上尴尬的笑容,在听到安吉尔最后的一句话之后,顿时不翼而飞,他要的不就是这么一句话么,新军中那些核心的将官,他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去请得到,但是,这一位安吉尔女将军,可是只属于平远将军的,有了她这么一句话,他今天就算没有白忙乎。
“如此甚好,甚好,来,安吉尔将军,我来给你介绍,这一位,是新上任的城门领朴建仁朴大人,如今朴大人协助贵军,做得有声有色。这一位,是新上任的捕盗营的统领李镐大人,有了李大人的兢兢业业,如今我汉城才得以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好局面……”
真要说起来,安吉尔即便是穿上这身百户的制服,也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型的官员,对于如何做官,她可以算得是一只菜得不能再菜的菜鸟,但是,布拉德就不同了。打滚这些年,不说深得这官场的精髓,至少,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在这一群人当中,是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新军中皆奉将军严令,除了将军许可,一任将官,皆不得私下与这汉城官员进行非公务性的接触,这是余风在这非常之时采取的措施,军队就是军队,若是掺杂了其他的东西,就不是一只纯粹的军队了,至于地方上的这些事情,等到民事衙门大批的官员来到之后,自然会有条不紊的去做,军队,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所以,他也知道,这样的机会,算得上是珍贵,而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可是肥的流油,他甚至不用主动去索贿,只需要,他表示一下对于什么东西,略略感兴趣一些,这些官员就会非常善解人意的找到各种借口,给他送过来,这样的好事情,就足够让他不枉此行了。
这个宴会,对安吉尔来说,是一个办差不得不参加的宴会,但是对于布拉德来说,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发财的机会了,尽管,他得到的这些,肯定是要全部都禀报上去的,但是,以将军大人的大气,这些财物,肯定会有一部分落在他的身上,这叫他怎么不喜笑颜开。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两虎斗 谁得利
十月下旬,从平壤各个衙门调派的大批人手,逐渐到达汉城,有条不紊的开始对以汉城为中心的各大城池、乡镇的接收工作。一旦新军到达了某个地方,随之而来的,肯定就是民事衙门的殖垦田庄,各处因为战难流离的农民,迅速得到了安定,被田庄牢牢的吸附在土地上。
那些地方大豪,田主,李琮时代的最大受益者,要么就是看清楚了局势,迅速的改换阵营,义无反顾的投入以崔谈为首的官僚集团,要么就是在还没有他们发出反对的声音之前,就被崔谈等本地势力,联合新军将其镇压了下去,整个朝鲜南方的接收工作,完美的朝着余风预想的方向在发展着。
按照这个趋势,到了今年年底,基本上整个朝鲜,就会彻底的被余风控制住,任何时代,暴力总是保持一个政权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对于余风来说,也说如此。
对于这些刚刚控制的地盘上的民众,余风没有打算和他们将生命大道理,他就是给对方两条路,一个,顺从新军,那么他们有饭吃,有田种;另外一个,就是和新军作对,那么,等待他们则是新军毫无情面的屠戮。顺昌逆亡,古今皆是如此。
在北方,以迟长青为代表的平壤系官僚,和在南方以崔家父子为代表汉城系朝鲜官僚,在表面上,仍然是他们治理着朝鲜,但是,这种表面现象,不会持续多长的时间,余风打算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彻底消化自己刚刚吞下的这一块大饼,等到那个时候,这朝鲜,才是真正属于他余风的朝鲜,而不是什么池家,或者崔家的。
皇太极和大明的战事的讯息,终于从各个渠道,传到了余风的手里,对于皇太极的举动,余风不做任何的评价,换做是他,对于这种局面,他不会比皇太极处理得更好。先安抚在他后方捣蛋的自己,然后集中精锐,以雷霆之势袭击大明,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兵分两路,南北同时开辟两条战线的事情,没有足够的实力,还真的不要想,至少,余风是从来不敢这样想的。
这一次,他们似乎在北京和崇祯卯上了。阿济格率军,在北京周围,和卢象升统帅的大明军队,噼里啪啦的打了好几场恶战,虽然阿济格来势汹汹,但是,卢象升也不是省油的灯,尽管大明的损失,要远远的大于皇太极的手下,但是,卢象升还是顶住了阿济格的进攻。战局居然就在北京城来,莫名其妙的僵持住了。
余风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在两个大人打架的时候,躲在一旁拾掇些小便宜的小孩,不管这两个大个子,打得如何的头破血流,在他看来,和自己都是那么的遥远,他如今,只需要将自己的全部精神,放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将大个子们暂时顾不上的好东西,都拾掇进自己的口袋,至于要参与大人们的争斗,得等自己长大了再说。
十月的时候,余风是这样想的。
十一月的时候,余风发现自己长大的速度太快了,至少,他发现自己在这两个大个子的眼里,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弱小。
十一月初,由郑芝龙牵线搭桥,南京兵部侍郎马全有经海路来到汉城。十一月中旬,皇太极派使者前来汉城,于余风商议和美兰公主大婚之事,这使者余风一点都不陌生,赫然是亲王多尔衮,那个被余风打得床上躺了两年的家伙。如此的规格,要说仅仅是为了谈论一个公主下嫁的事情,就派一位亲王来,打死余风都不信,大清二十万雄兵做后盾,这亲王不带这么不值钱的。
所谓何来,不言而喻。
马全有带来了崇祯的密旨,当初逼得余风流落朝鲜的那个锦衣卫百户被杀之事,从锦衣卫的卷宗里,被抹得干干净净,也就是说,现在余风以前那个登州游击将军的衔头,大明朝廷硬着头皮认了下来,不仅仅如此,朝廷直接给了他升了一升,给了他一个总兵的衔头,这平远将军的封号,自然也是认了,反正这种杂号将军,在如今的大明,简直是一抓一大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余风只要点点头,立马就能到手,前提是,他必须出兵,进攻大清,在大清的后方牵制,袭扰,为大明减轻压力,就一如当初的皮岛毛文龙一般。只不过,如今的他,可是比当初毛文龙势更大一些,也因为这个愿意,大明甚至都没有派出将官监军来节制他的意思,以如今的余风,这些人派来,也是个摆设,看起来,大明的朝堂,还是有几个明白人的,没有弱智得想到就凭个使者,一封密旨就忽悠回来数万精兵为大明卖命。
其实,在余风看来,这马全有这一趟,算是个苦差事,大明朝堂的那些个精英,只能说是不算脑残,但是,这样空手套白狼,一点好处都不拿就想忽悠他卖命的事情,难不成他们以为自己真的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