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明枭 > 第237部分

第237部分(2 / 2)

马全有还暗示道,只要余风能够遵从朝廷的旨意,那么,这朝鲜李家的事情,大明可以装聋作哑,当做没看见,毕竟现在朝鲜还是大明名义上的藩属,余风这些举动,实质上和叛乱也没多大区别了。

这也就是说,虽然不能名正言顺,只要余风能在这个时候,为大明解解这燃眉之急,那么,这个,只要有李琮这个招牌傀儡在,他在朝鲜如何折腾,大明都不管了。这无疑于大明承认了他咋朝鲜的位置。

不得不说,马全有带来的筹码,也就这一个让余风有些动心了,但是,也仅仅就这一个。

和大清的使者多尔衮相比,马全有就显得寒酸多了。多尔衮可是大包小包,赶着一溜的车马过来的,他先到的平壤,可能是对这座城市,有些伤心的缘故,听到余风在汉城的消息,他连城都没有进,直接就带着他的礼物过来了。

这些礼物,那些金银牛马之类的俗物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包括了大清公主一个。此外,陈敏之当初和岳托谈下来的那些书籍,工匠等等余风急需的人才物资,也是一点磕绊都不打的带了过来,这做派,这手笔,可就直接丢了大明的使者几条街去了。

据说马全有在留贤馆里,听到多尔衮来的消息,当时就砸烂了好几个上好的青瓷茶碗,他可真是急红了眼,谁也想不到,他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居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应是不带重样的骂了鞑子足足两个时辰。

多尔衮的来意倒是很简单,主要是赐婚,当然,在他嘴里,这赐婚就变成了美兰公主下嫁,这个“赐”字,他怕刺激到余风。另外,就是借着这赐婚之际,大肆和余风谈谈这大清和余风的兄弟之情了。这婚事一成,这两家人就变成一家人,这老丈人和你的旧东家如今打得如火如荼,这谁亲近谁疏远,你总得心里有个数吧。

咱大清不要求你出兵和你老丈人一起去对付你的旧东家,但是,你总不能帮你的旧东家来和你老丈人捣蛋吧,那就太令人寒心了不是,当然,你若是一定要出兵帮你老丈人一把,这个,咱们自然是欢迎之至。

多尔衮的语言,自然不会这么村俗,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反正没错。一时之间,余风赫然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一个香饽饽了。

“这事情,你怎么看?”

余风的将军府里,能够让余风如此问计的,就只有陈敏之了,不过,此刻余风虽然是问陈敏之,在陈敏之的身边,却是还有慕海涛,云青山,赵登等人,基本上,整个新军的决策层,全部都在这个屋子里了。

“与鞑子联手,无疑与虎谋皮,若是助他们,一待他们得了大势,第一件事,肯定是回过头来对付咱们,将军,您要三思啊!”

“这么说,我们该重回大明,继续效忠北京城的那一位了?”

“若是重回大明,毫无疑问,咱们新军就成了北京城里的那一位手中的刀,就算咱们和大明的军队联手,打垮了鞑子,关内还有上百万的流贼等着咱们去平,咱们新军这么多年,才积攒了这么点家当,这就是我等安身立命的本钱,若是这本钱没有了,这皇帝老儿会多看咱们一眼吗?到时候,在座的各位,可都只能任人宰割了。”

诸人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主张,但是,总的来说,愿意个鞑子穿一条裤子的,几乎没有,但是,愿意重归大明节制的,却又疑虑重重,余风看得出来,尽管有这么多的顾虑,自己的这些属下,在心底的最深处,还是想回大明的。

他们担心的,无非是大明皇帝过河拆桥而已。

“敏之,你一直没出声,看着大家争论,看你的样子,想必是早就有了决断了吧!”余风盯着自己最重要的谋士,沉声问道。

“大人面前,岂敢说决断,不够,我倒是有些小小的看法,说出来,供大人参详!”

第四百一十三章 方略齐 施故计

所谓小小的看法,其实归纳起来,很简单,就是八个字:“右右逢源,待价而沽!”

“以我新军的实力,无论是偏向哪一方,势必都会遭到另外一方的打击,从这地理位置上看来,似乎,我们应该选择大清国,对于我们更有利,但是,不要忘记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女真人,终究和咱们不是一路人,虚与委蛇可以,但是若是真和他们混在了一下,这天下,对将军的名声,可就有些千夫所指的意味了!”

“而我们刚刚得到偌大的这一块地盘,这些地盘,咱们要把他们从李琮的百姓,变成咱们的百姓,也绝非一朝一日之功,这钱财,粮食,军械终究到底,都是要从这些百姓身上而来的,这是咱们的根基,在咱们根基未稳之时,我建议,以静制动,坐山观虎斗才是咱们最好的选择!”

陈敏之侃侃而谈,他心中对于眼前的局势,洞察得清清楚楚,欲速则不达,大人雄起一方,这已经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基业是长存久远,还是昙花一现,那就得靠众人齐力齐心谋划了。

“你继续说,看来,在你心中,在已经有了成算了!”余风仔细的听着陈敏之的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是这样想的,将军大婚,这事情,一定得操办的热热闹闹,这大清的示好之意,或者说笼络之意,咱们不可能就这么坐视,但是,好处咱们要了,真要占我们多少便宜,却是他们想都不要想的,他们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在他们和大明争斗的时候,咱们不在旁边捣蛋,咱们就顺了他们的意思又如何,要知道,咱们也需要时候!”

他拿起身边的一个册子,“这是民事衙门统计的数目,朝鲜南方,远比朝鲜北方富庶,而我们的人手,哪怕是一直到现在,都有福建移民源源而来,但是,仍然是略嫌不够,要彻底的在这南方站稳脚跟,按照我的计算,三月之数,那是最少的估测,也就是说,今年之内,咱们不宜再有什么大动作,夯实根基,训练士卒,积聚钱财和军械粮草,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眼见又到了收成的时候,大人若是明年动作,那么,此时时刻,最好是不要再动刀兵了!”

“这个,大清方面,倒是好打发,至少他们没有只要要求咱们出兵,只是维持一个不战不和的状况就可以离开,但是,大明那边,想要左右逢源,不拿出点真东西,只怕还真的打发不了他们,要知道,凭白无故给我一个总兵,封将军号,若是不换点东西回去,只怕那马全有也不好交差!”

余风习惯性的摸着下巴,沉吟起来,背靠大树好乘凉,天下之大,他相信自己的人马足够纵横驰骋,但是,这天下可不是靠着一直纵横驰骋的人马,就能控制得住的。这一点,他分得很清楚。这朝鲜,基本上就让他已经绞尽了脑汁,他自问要是他坐在北京城里崇祯的那个位置,只怕不到一年,他就非得过劳死不可。

大明就算是再末日气象,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别说,它还么有死呢,历史上几年之后,或许崇祯左支右绌到了后来实在的顶不住了,就在煤山上找了个绳子,将自己勒死了,大明就此而亡。但是,眼下,出了自己这么一个变数,又在朝鲜打出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