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没听清”,我只能这样回答。
不能不承认,平凉春节社火近年来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
变化最大的表现在于乡土民俗味越来越淡,社火城市化、现代化越来越明显。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民间社火,逐渐被清一色的大彩车、大造型、大喷绘、大阵容所替代。
传统社火中的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都是上乘的民间优秀艺术,其地方特色十分浓郁,令人耳目一新。它最初来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现代社火,则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
事实上近年来的平凉社火,费人,费时,费钱,可是它到底弘扬的是什么?看者很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是民俗文化的发扬?还是现代社火文化的创新?好象都是,又好象都不是。总体看来,似乎是一种很令人莫名其妙的大杂烩。
就象本该具有画龙点睛功效的春官说诗,以往是阵阵的喝彩,掌声雷动。虽然没有高音喇叭助阵,但声音亲切,内容丰富多彩,运用民俚民俗,词句幽默风趣。不光宣传了党的政策,而且让群众听了舒心、动心。比如1996年在行署门口拜年的某个农村社火春官的说词:
行署门前话不少
千言万语怕唠叨
得民心者好领导
百姓日子多操劳
基本国策要执行
农民家里有实情
谁家没有熬煎事
将心换心似亲人
计划生育不好搞
千难万难难领导
多讲情理多沟通
农民兄弟心事了
今年的社火,春官嘴里在说啥?让人除了着急便是遗憾,听不清他在说啥!偶尔听到的也是“套话”“大话”“空话”——真正的“春官”说“官话”。
春官说词,是个一斑窥全豹的例子。对于这种大型的自娱自乐的民俗活动,能不能有一个高屋建瓴的整体规划?有如此的心力、精力、财力,那么能不能好好地在发扬独属于我们的崆峒文化上下点功夫?文化不分穷与富,象人家陕西户县锣鼓社火都走出西安,去深圳表演赚钱了,有特色的陕西冯村社火也在做着社火经济的文章。我们崆峒文化渊源流长,底蕴很深。那么平凉社火,是不是也应该加强崆峒地域文化的特色?是不是也应该加强崆峒地域文化特色的市场意识?
第7篇 发现平凉 创意平凉
未来的平凉一定很美!很富有!
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或者祝福。
也不是因为我是平凉人,在这里为家乡抒情。
纵观平凉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平凉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每五年一个大变样,不可否认,平凉人从衣、食、住、行、教(教育)、医(医疗)、玩(娱乐)、钱(收入)等方面已经是今非昔比,有目共睹。
依此类推,再过五年或十年,甚至更长,平凉的变化更大,平凉人更富有,即使您是一个最保守,对未来态度最不乐观的人,恐怕也不敢轻易否定这个观点和结论。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世界经济的复苏态势和全球经济格局新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西部大开发以及现代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将使古丝绸之路上的西部平凉不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那么悬殊。以上原因,使平凉与发达地区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有了这两个共享,也就有了财富共享。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趋势,大潮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安闲地“等”着平凉发达起来,我们迫切要做的是尽力将步子迈得快一些,稳一些,少走或者不走弯路。让“未来”的时间不要太长,让还相对贫穷着的平凉人不要等的太久。效率、时间和思路决定着平凉的发展速度和效果。
思路决定着效率和时间,平凉的发展思路关键要符合平凉的具体情况,必须是建立在知道平凉“有什么”和“没有什么”的基础上的好思路。
平凉有什么?
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潜力很大的旅游资源。
公路、铁路交织的交通资源。
陕、甘、宁三省交汇的商贸资源。
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资源。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的居住资源。
还没有被污染的环保资源。
西部贫困地区特有的政策资源。
……
平凉要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就是要把以上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把平凉整个看做是一个经济实体或者上市公司,如何让别人买你的“股票”,就得看你如何经营、管理和运作。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让农民增收,根据平凉的实际情况,让农民增收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最保险、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大量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让百万劳务大军南下北上,这大批量的劳动力(最好经过培训),走出去的时候带的是一身力气和憨实,带回平凉的却不至是滚滚财源,更重要的是大批“见过世面”,在经济浪潮里打滚的平凉人,他们能够带来难以估量的、潜在的、有价值的无形资源。
这些走出去的平凉人,在外面的世界经过“实习”闯荡,会更加热爱家乡,会成为建设平凉的生力军。
目前,平凉面临的最大项目就是如何整合以上所述资源,整合的思路决定着平凉的出路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跳出平凉看平凉,站在全省看平凉,站在全国看平凉,发现平凉,创意平凉。
第8篇 “请问哪儿有厕所?”
“请问哪儿有厕所?”
“请问哪儿有厕所?”
这两天出门总能遇到寻厕问路的人。紫玉生活、上班都在西门口附近,但这个问题还真把人给难住了。左思右想,西门口这一带确实是少有公厕。可眼前这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