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新闻兼具纯新闻、解释性新闻的功能,而又以后者为主,它满足了受众日益增长的新闻消费需求,必将在新闻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和认可。
我们做为东运集团外宣工作的“排头兵”和“急先锋”,理应以“东运在线”和《东运视窗》为阵地,为企业“鼓”与“呼”,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最后,祝在坐的各位采写员,如东运集团一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33篇 这不仅是一个时代新名词:城乡公交
走城乡 看统筹 话发展
这不仅是一个时代新名词:城乡公交
10月9日,难得凉秋里的好天气,叶舞习风,暖阳媚照。
一辆辆艳丽醒目的红色城乡公交车流动在安国—马峪口的八十里坦途上。
在安国镇上车的潘大姐兴奋地告诉我们,以住进平凉城买东西要等好长时间车,大包小包往回拎,真是麻烦。她满意地说:“现在可不同了,随时出门,随时都能舒舒坦坦地坐上车进城,一趟才一块五毛钱,到二中桥那大市场买菜可实惠了,省不少钱呢,感觉就像城里人一样。”
2006年9月18日,“平凉崆峒区农村客运站、运管站(揭)授牌及平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开通仪式”在崆峒区马峪口客运站隆重举行。开通仪式由市运管处任明珠处长主持,副市长赵成城、省运管局副局长陈晖及市、区二级有关领导都出席了此次仪式。据了解:为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运输网络建设工程,构筑全市“百乡千村”农村客运网络,平凉市决定先在崆峒区、泾川县、华亭县的6个县乡客运班线上实施城乡客运班线一体化示范,用三年时间使全市所有的行政村达到“村村通”,真正让农民群众坐上便捷车、安全车、放心车。
通过紧张的准备,东运集团的十部城乡公交车于9月28日全部办完各种运营手续,于9月28日上线正式运营。(以上为楷体)
以前,即使是城郊的农民进城,要先坐中巴车到设在城区边缘位置的车站,然后或步行或坐三轮车或坐城区的公交车,才能真正到城市中心区。现在“公交”通到乡镇,安国、马峪口等周边农民走出家门就能乘上公交车直接到达城市中心区。城里人也能坐公交车直达农村,这一便捷的生活方式随着平凉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成为现实。
“公交”,对于平凉市郊区的农民来说,曾经只是一个“新鲜物”。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的号召下,甘肃省、平凉市交通主管部门为了落实中央的爱民、亲民政策,方便城乡交流,解决农民乘车难、进城难的问题,通过多方考察,东运集团慎重决定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和村村通工程。按照省运管局甘运交监(2006)20号和平凉市运管处(2006)145号文件的安排和要求,平凉市市崆峒运管处(2006)59号文件正式许可集团公司开通马峪口—安国镇、白庙—峡门等三条城乡公交客运班线,首批上十台车。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任务,东运集团不惧承担经营风险,多方面融资150万元,接回凌宇牌国红色公交车十台,参与火车站—花所、火车站—大寨等三条城乡公交班线营运(同为崆峒运管所(2006)59号文件许可)。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平凉市加速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订报农村的配套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组织实施,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缩小了城乡差距,让农民共享城市公交资源和文明成果。东运集团开通第一条城乡公交线路马峪口—安国镇,这标志着平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马峪口—安国镇公交线路从马峪口站发车,线路总长80里,一天中有4个来回,。实行公交一体化之后,该线路将按照城市公交管理规范,乘客不必再挤车、倒车,“定时定班、上车买票、准点发车、公车经营”的公交管理将使乘客充分享受到方便、快捷和实惠。比如从马峪口—安国镇全程线总票价是3元。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行不仅满足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出行的需要,也将有力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总之,要缩小城乡交通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出行便利,走城乡公交一体化道路是必由之路。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行是城乡客运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是城乡人民享受方便、快捷、低价、舒适的公交服务的必由之路,是为全面实现平凉市建设新农村提供先行的必由之路。
随着城乡交通的逐步融合,加速了城乡各种资源向中心城区、中心镇集聚,加速了中心城镇的技术、信息、服务顺畅地向农村扩散。在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这项工作当中,东运集团按照省运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平凉市推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整体方针政策,面临着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使平凉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便民政策顺利实施。
在传统的城乡公交体制的设置和运作中,全国各地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分口管理”、“交通一体化管理”和“一城一交”管理模式。而西安、固原、平凉等地是属于分口管理模式。这种沿自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已暴露出行业分割与部门分割、职能交叉重叠等弊端。目前,绍兴等地探积极探索并顺利实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是实行交通统一管理。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着力点是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的进程。在平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公交一体化才刚刚开始。
第34篇 车主眼中的东运维修工
我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按理说是没什么资格对东运人说长道短的。
但,细细究来,与东运,还真是有些缘分。
第一次与东运人打交道,是2004年2月份,那时,我第一次来平凉,路况不熟。再加上下雪,路又结了冰,当时走的是经千阳到平凉的那条路,到华亭后因为修路又不得不绕道走马裕口,路特别滑,车装载又重,真是提心吊胆,好不容易到了收费站附近,车却出了问题,莫名其妙地熄了火,怎么着都发动不了。又冷又饿,真是急死了,人又不敢离车,怕货物被抢。正没奈何间,收费站一个大姐估计是下班,看到我那作难,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是肯定能帮我解决问题。
我试着打了,接电话的人很热心,极和气的告诉我,二十分钟后他们就到,让我不要着急。我心里略微踏实了些,想着要是真能解决了问题,人家要多少钱我就掏多少。正胡思乱想间,两个师傅到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竟然还给我带了热水和吃的。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排除了故障,我问是多少钱,想着也得个千儿八百的,如今这车,稍微一动就得掏几千块呢。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告诉我总共是二百三十元。我的感激可想而知,家里境况本就不好,承包了人家的车,刚刚开始跑,还没见效益,真是帮了我天大的忙,冰天雪地,人生地不熟的,真是遇上了好人!
那次本是要好好感谢人家的,后来由于商家催货,没敢耽搁,就匆匆忙忙地走了,这一直是我的遗憾。
接下来这两年没怎么跑这条线,也就没再来平凉。
上个月,没想到又有一次跑平凉线的机会,而且时间也比较从容。我想着一定要去那家维修公司看看。
借着车要保养检修,专门去了维修公司,才知道原来是东运集团的一个下属单位。几间平房,条件很简陋。跟维修工们闲聊,感觉他们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