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现实,就是要彻底了解现实中的一些能诱使自己放弃目标的物和事,从而找到应对的方法,远离或挣脱这些诱因的束缚而超越现实,从容自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直至成功。
这些诱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内在诱因与外在的诱因。有时这两种诱因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无法分离说清楚。
内在诱因包括:如何处理感情的能力,怎样控制情绪,抗干扰的能力,与在工作中、事业上、生活里的压力承受能力等。
外在诱因包括:面对诱惑的定力,再不可抗力前冷静的处理能力,面对威胁时的镇定力等。
人是情绪化的高等动物。每个人无论在做什么事情,都很在程序上受到情绪的影响或左右。当一个人受到打击或中伤时,都会产生愤怒、激动、恐慌、害怕等情绪,事后又感到,失落、无助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作用到工作中、事业上、生活里,从而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工作不顺心,难以承受压力,事业不顺利,生活不快乐等,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人也是非常容易受欲念控制的:各种欲望之中,贪最伤人。在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中,金钱的诱惑,最能使人迷失方向。金钱是生活之源,既可以让人生存,也可以腐蚀掉一个人的灵魂。因此,钱又是窥视人格的一面镜子,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卑微,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高尚。
有这样一个故事:所罗门时期的某个安息日,有三个犹太人来到耶路撒冷,他们由于身边带钱过多不方便,大家商议将各自带的钱埋在一块,然后就出发了。结果,其中有个人又溜回来,将钱偷偷地挖走了。
第二天,大家发现钱被盗了,便猜想一定是自己人所为。但又没有证据是哪个人所为,于是,三个人便一起去请求素以断案英明著称的所罗门那里请求仲裁。
所罗门了解事情经过后,没有急于问案,反而说:“这里正好有道题解不开,请你们三位聪明人帮忙解决一下,然后我再为你们裁决。”
所罗门先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姑娘曾答应嫁给某男,并订了婚约。但不久以后,她又爱上了另一个男子。于是,她便向未婚夫提出解除婚约。为此,她还表示,愿意付给未婚夫一笔赔偿金。但这个男青年无意于赔偿金,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但是不久,这个姑娘又被一个老头拐骗了。后来,姑娘对老头说:“我以前的未婚夫不要我的赔偿金就和我解除了婚约,所以,你也应该如此待我。”于是,那个老头也同样答应了她的要求。
讲完故事后,所罗门询问道:姑娘、青年和老头,谁的行为最值得赞扬?
第一个认为,男青年能够不强人所难,不拿一点赔偿金,其行为可嘉。
第二个认为,姑娘有勇气和未婚夫解除婚约,并要和真正喜爱的人结婚,其行为可嘉。
第三个人说:“这个故事简直莫名其妙,那个老头既然为了钱才诱拐姑娘的,可为什么不拿钱就放她走了呢?”
所罗门不等第三个人说完,就指着他大喝一声:“你就是偷钱的人!”
然后,所罗门解释道:“他们两人关心的是故事中人物的爱情和个性,而你却只想到钱,你肯定是小偷无疑。”
从这则故事说明对于钱的态度是一个人人格高低的体现。
所以,面对金钱,除不拘泥于形式之外的去赚取,还要抱有一种平常心,不管你采用的方式方法如何,只要是通过自己经营能力赚来的钱,而又不丢失人格尊严,就受之无愧。一个人只赚取属于自己的钱,决不能去贪婪不属于自己的钱。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总能保持足够的定力。一句话,决不让金钱腐蚀自己的灵魂。金钱对一个人的灵魂很具有诱惑力,而要抵御这种诱惑又是非常有原则的。
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变肮脏了,就会彻底完蛋了。灵魂的纯洁是最大的美德。
金钱虽然被世人奉为世俗的万能的上帝,但千万不要在金钱的狂态面前俯首称臣。我们不要被金钱左右,而要支配金钱。
洛克菲勒习惯到他熟悉的一家餐厅用餐,用餐后往往会付给服务员15美分的小费。但是有一天,他用餐后却不知为何原因,仅付了5美分的小费。
服务员见比往常小费少,不禁埋怨说:“如果我像您那么有钱的话,我绝不会吝惜那1角钱。”
洛克菲勒却毫不生气,笑着说:“这也就是你为何一辈子当服务员的缘故。”
这位世界有名的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就是:不但不做钱财的奴隶,相反,还把钱财当做奴隶来使用。
一家公司高薪招聘一名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可以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掉落呢?”
“两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非常有把握的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虽然欲望人人都有,但求之也要看时间。在生活中,看似浮华的背后,可能会隐藏着巨大的甚至足以致命的危机,所以我们要拒绝诱惑,远离诱惑。
贪念美色,也是成功路上一个最大的障碍。过于迷恋美色,会使人的其他好本性全部消失,变得孤辟、贪婪、残暴。从而彻底毁掉自己。所以,一个人不要拒绝美色,但也不要过于迷恋于其中。
有一位修道者,到无人居住的山中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
慢慢的,他想到洗衣服的时候,必须有另外一件来替换,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了一块布了件衣服。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居住的茅屋里面总有一只老鼠嚣张的吃自己的食物,他不能破了杀生的戒律,因此,只好向村民要一只猫来。得到了猫之后,他又想:要给它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猫就可以靠奶牛维生了。
但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照顾那只奶牛,于是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带回山中,让他照顾奶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