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非立刻止住了所有动作,目光下移,盯着闪光的匕首。“队长,你这是干什么?”
“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王重阳从巨石背后走出,问道。
“我看见队长在营地边沿散步,一会儿却不见了。所以跟出来看看。”德尔非回答。
王玉婷移开匕首,插回原处。“我只是和爸爸随便走走,没你的事了,快回去!”
“我回去没问题,不过队长你也快点回去吧!汉尼拔将军的卫兵来找过你,将军似乎想见你。”德尔非随意地说。
王玉婷心中一惊,顿时庆幸自己逃跑及时,晚一步真的就跑不掉了。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德尔非,“你先回去吧!我和爸爸一会儿就来。”王玉婷摆手叫他走。
不过德尔非这次不听从她的话了。他的目光落上王重阳提着的包袱,明白了一切。“队长,你想逃走对不对?为什么?你犯什么错了?”
“我们什么错也没犯。只是感觉继续为迦太基人卖命没什么前途了。”王重阳捏了捏女儿的肩,王玉婷会意,立刻肯定父亲的说法。王重阳接着说:“罗马人多势众,继续深入敌境恐怕会陷入包围中。我们替迦太基人打了不少仗,虽然没赚到多少财富,但也不想为了钱赔了命。我们早就想离开,不过担心汉尼拔不会放我们走,所以只好偷偷逃跑。我们也算一场相交,看在过去的情谊上,你就假装什么也没看见,算是我们欠你的人情。”
“可是……”王重阳一番话让德尔非说不出话,“可是……你们即使对军队失去信心,但打算去哪儿呢?回家乡吗?”
“有这个打算,或许会回去。”王重阳不是很肯定地答复,他不希望让别人了解他们的行踪。
德尔非表露出了担忧,“这可是件困难的事。你们离开亚平宁山,四外都可遇见意大利人,你们不懂拉丁语,又是一身外国士兵打扮,很容易被误会成谍间,或被当作落伍的雇佣兵抓去拷打。”
“你不用担心,我们自有办法。”王玉婷所关心的是他什么时候离开,或许她应该考虑将他打昏。
“我去给你们找些平民衣服。我还有些罗马人用的钱币,都是从俘虏身上搜出来的,现在就给你们。在这里等我,我一会儿回来。”德尔非说完转身往营地方向跑回。
他一走,王重阳立刻拉住女儿的手。王玉婷明白父亲的意思,他们趁着这个机会下山。
“站住!”
没走多远,身后突然传来呼喊。王玉婷和王重阳只是愣了一下,没有停住,继续向前,他们决不能停下。
后面的人追上来了,他们点燃了火把,有十多人,把父女俩围住。这些人都是汉尼拔的卫兵,他们还押着位犯人——这个人是被他们截下的德尔非。
领头的队长看见是父女俩,得意地笑了,“刚才看见这边有火把的亮光就知道有人,没想到真的是你们。”
“对不起,队长。我的火把把你们害了。”德尔非内疚万分。
卫兵们把父女俩带回了汉尼拔的面前。
再次见到汉尼拔的第一眼,王玉婷便预感到自己该倒霉了。她的行为至少可以使自己被扣上顶“畏罪潜逃”的帽子,现在被抓回来,一定没好果子吃。
汉尼拔什么也没说,拿出了那封信,当着父女俩的面把它扔进了火盆,纸在火焰中立刻化成为了灰。
“我接到消息,罗马执政官的军队已经到达亚平宁山附近,我们随时会与他们发生遭遇战,你们也应该作好战斗准备。”将军说。
他把父女两人都弄糊涂了,关键的事情只字不提,还毁掉了最重要的证据。
汉尼拔知道他们迷惑,“还不明白吗?那封信的事到此为止了,我以你们的小秘密一点兴趣也没有。我不会再追究你们的罪过,那名企图帮助你们逃走的士兵我也不会追究。我已经调查清楚,你们没有背叛通敌的行为,从今天开始,永远不再谈论这件事。”
汉尼拔的话对父女俩来说可以形容为喜从天降,但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惊诧。汉尼拔根本没调查过,王玉婷感到这只是让他们放松警惕的烟雾弹而已,他不可能轻易放手的。
第二十三节 蠢人或比蠢人更蠢的人
弗雷密尼乌斯执政官狂暴地在营房内吼叫起来,营房外的人听得一清二楚,人们不敢靠近,甚至想要远离这所房子,执政官怒气正盛,没人敢招惹。
弗雷密尼乌斯是位演说家,各类词汇从他口中滔滔不绝地冲着他的部下砸去,没有任何人能在其中找到个空隙,为自己辩驳两句,所有的话都被执政官说尽了。
执政官生气的理由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可笑,不过一些人又认为可以理解。他自我感觉自己是将罗马从敌人的威胁中解救出来的救星,他的战术已经有效果了,汉尼拔不敢踏上通向罗马的道路,他被英明的执政官逼到意大利的角落里。然而,正当他搜寻着迦太基军队的下落时,突然传来消息说,汉尼拔已经率军通过亚平宁山,绕过了他的防线。执政官当即把送来的文书扯得粉碎。仅有一山之隔,汉尼拔竟然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从他身旁走过。执政官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首先责骂了他的部下,他命令他们随时监视敌人的动向,他们竟然没能做到;之后更是牵怒于负责侦察的士兵,把他们赶出军营,让他们只能在营地外搭帐篷,吃劣质食物。
经过一连串责任追究,执政官的怒气才终于有所消退了。弗雷密尼乌斯冷静后,细想了下一步战术。汉尼拔已经绕过他的防线,他已没了布防措施,只有和这位迦太基将军一战了。想到战斗他就兴奋不已,这是他追求荣誉的时刻,要打个漂亮胜仗。既然要打仗,就必须备战。驻扎多日,剩下的辎重不多了,应该尽量多准备一些,从其他地方调运恐怕会花费时间,与汉尼拔的战斗随时会打起来,而且这场仗尽快结束才更符合他的利益。执政官心中很快有了打算。
至于战斗细节方面他应该找到更懂军事的人请教。弗雷密尼乌斯执政官想到一个人,住在军营里的赵弄潮,这个人多次协助格涅乌斯打败迦太基人,也是个有经验有能力的人了,但执政官立刻放弃了他。当初请那名少年进入军营,的确想要听取他的意见,不过他们的见解总是起冲突,每次会谈总不欢而散,听说那名外国少年整日与西庇阿家的奴隶秘密商议,执政官担心他不会为自己真正着想,之后就不再见他了。
赵弄潮或有意或无意地与执政官发生了些摩擦,以此避免与执政官见面,他进入执政官的军营可不是为了给弗雷密尼乌斯出谋划策,只是因为在这里能更清楚知道迦太基军队的动向,以便更容易找到遇难的三人。
去亚平宁山附近送信的人一直没有消息,可能路太难走,需要花费些时间,可能还没有找到迦太基军队。其实赵弄潮也不能确定信使一定能找到迦太基军,他只是通过历史知识推算而已,历史的细节对他来说依然是个未知数。如果信使没有找到期待的目标,他会带着信返回,即使很不走运,信件被其他人劫走也不要紧,只有相关的人才能看懂上边的文字。
“先生!”西庇阿家的老管家神秘地进入房间,低声对赵弄潮说,“事情有些不妙。您派去送信的信使死了,寻找他的人在沼泽附近发现了他的尸体。”
消息让赵弄潮感到不大不小的意外,他略微想了想,“他身上少了东西吗?”
“信不见了。”老管家更加担忧。大多数阴谋败露都与密信失踪有关。尽管他们没搞阴谋,但在这个敏感时期被人发现他们往敌军送信,他们不是公民,不经法庭就可以杀了他们。
赵弄潮心中有数了。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丢了;第二种是被汉尼拔的士兵缴获;第三种是罗马人得到了它。第二种情况最妙,汉尼拔读不懂信件,一定会找可能读懂的人,以王玉婷的性格,早应该把她会写异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