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购冢剖亲粕展暮奂#挥善娴溃骸罢饽蔷褪遣嚏叩慕雇俊币晌牟庞芍栽薜溃骸肮锕庸徊┭В≌谴饲佟!?br />
展昭听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甚是投机,自己却完全不懂,忍不住插嘴道:“焦桐?什么东西?”公孙策回头向他一笑,娓娓道来:“传说三国时的制琴名手蔡邕曾用一块尚未烧完的梧桐木制成一把上好的七弦琴,因其尾端尚有焦痕,顾名曰焦尾琴,又名焦桐。此琴音质清丽音色悦耳,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以及司马相如的绿绮并称为四大名琴。”说着,又转过身面对向耶律文才道:“我本听闻蔡邕死后此琴下落不明,不想竟在阁下之处。”耶律文才却道:“这世上,名琴易找,知音却难求。否则,纵使奏一曲高山流水,也无人能解其意。”
公孙策听出他话里的惺惺相惜之意,只淡淡一笑,略一低首,修长的手指在焦桐琴弦上随意抚过,带起一串珠玉之声,而清音未绝之际,他已抬起头,向耶律文才言道:“耶律公子约在下前来,恐怕不是为了品琴吧?”耶律文才闻言轻叹:“公子果然聪敏。在下请公子来,乃是有事相求。”公孙策见他微露愁容,已不若适才的仪态风流,已猜出此事非同一般,问道:“何事?”耶律文才做了个请的手势:“公孙公子请随我来,一看便知。”
耶律文才带公孙策在辽兵营帐中稍作巡视,原来,辽兵也正受伤寒肆虐之苦,加之辽人医术落后,向来都是以巫医为主,全然不谙诊脉和药理,惨状竟比宋营还甚,公孙策见之也觉得几分凄然。耶律文才更是神情苦痛,眼中似乎有泪光隐隐。公孙策心下明了,默默看向耶律文才。耶律文才整整衣冠,长揖到底,恳切相求:“请公子施以援手,救我大辽数十万将士。若得公子应允,我主陛下愿立下誓约:有生之年与宋交好绝不南侵。”
第七章
当晚,宋营中军帐。
“耶律文才所求的便是此事,”公孙公子一边说着,一边斜着眼睛打量着庞统:“你早就猜出来了,是不是?”庞统正想开口,公孙策又补充一句:“别跟我说是什么观星占卜,我不信。”庞统朗笑几声才道:“我本就猜想此次瘟疫来势汹汹,辽军不大可能幸免。另外,我军将士大多不耐严寒,严冬天气本来对辽军十分有利,他们却没有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反而终日避营不出,这就让我更加怀疑。而那耶律文才身居南院大王之职,在此两军对峙之时千里奔驰来此,也绝对不只是想叙旧这么简单吧。”公孙策听着,面露赞赏之色。庞统颇为自得,笑道:“却不知公孙公子如何打算?”公孙策说:“事关两国邦交,自然要请皇上决断。”
提到皇上,毫无意外的听见庞统不屑的轻哼一声,公孙策也倒习惯了,不跟他计较。身旁的展昭问道:“皇上会答应么?”公孙策沉吟道:“当今皇上仁义慈悲,往年辽国灾荒之时就曾多次在边境开仓放粮,赈济辽人。而今辽人主动相求,多半是会答应的。”白玉堂蹙着一双剑眉,很有些不满:“辽人屡屡侵我边境伤我百姓,为什么要救他们?”公孙策轻叹道:“战之祸,非兵之过。若辽主真能信守承诺,消弭两国战祸,无论对辽对宋,都是一桩幸事。何况我还欠耶律文才一个人情……”
说起这个人情,便是当年太庙公审之际,借得耶律文才出兵三十万,牵制了庞统的谋反。虽说此事他从不后悔,可是终究是他亲手坏了庞统的大事。后来他两人都甚有默契的对当年之事闭口不谈,而今提起,难免有些讪讪,便住了口,不再说下去。
庞统何等聪明,看他神色,已知他所想。轻笑一声走到他身前,颇为无奈的说:“你呀,不要总是放不开从前那些事。本王又没有怪过你。”公孙策抬起头看着庞统,只觉得他那双眼睛幽深如湖水,深邃得可以让自己沉沦其中。庞统郑重说:“本王不过是跟赵祯赌一场,愿赌服输,输在你手里我是心服口服。更何况本王早已无心这天下,”他的手抚上公孙策的脸颊,手指轻轻摩挲,带起温柔的触感,“我只要有你就足够了。”
公孙策红了脸。虽然他早已知晓庞统的心意,却还是第一次听他说得这么直白,让人不能躲闪也不能敷衍,真是拒也不是迎也不是,只怔怔着不知所措。这在庞统眼里便是脸颊飞霞眼波似水,比起平时更别具一番风情,情不自禁靠近一步,揽住他的腰,将他拉到自己怀里。公孙策脸色更红,双手抵住庞统的胸膛,急道:“快放开……别让人看了笑话……”庞统双臂将他环的更紧,低低笑道:“哪里有人看?”公孙策环顾一下周围,这才发现展昭和白玉堂早已不见了,偌大的中军帐只剩自己和庞统两人而已。终于放弃了挣扎,轻轻靠在庞统宽厚的怀里,闭上眼睛感受他灼热的气息和强劲的心跳,任他温暖的手掌一下一下轻抚着自己的发际。
霜华伴月明,无声胜有声。
良久,公孙策抬起头来,轻轻说:“该写奏折了,此事不能拖延。”庞统素来尊重他,即使不舍却也不令他为难,依言放开手,看着他走到案前研墨润笔。虽然面色仍有嫣红,却已是运笔如飞笔走行云。
“公孙策。”他突然叫他的名字。公孙策笔下一顿,抬起头来。庞统深深凝视他,说道:“我是认真的。”公孙策明眸闪闪,就如同那双眼里洒落了漫天星辉,他说:“嗯,我知道。”
三日后,圣旨从汴梁送抵雁门。旨曰,宋辽本为兄弟之国,今辽军瘟疫横行,朕实不忍观之。故命礼部侍郎公孙大人领太医院御医相助救治。愿宋辽于此重修旧好,尽去干戈。
公孙策领了旨,马上安排人手、准备药材,亲自领人前往辽营医治病患。一直闲得要命的展少侠和白少侠终于也有了用武之地,雁门关所存药材不足,全凭两位少侠以绝世轻功从临近的太原府或者真定府买回,再由公孙公子和几位御医开方配药,再着人煎药服用。
公孙策本就有一副悬壶济世的仁义心肠,对辽军士兵也是殷殷关切毫不怠慢,真应了那句医者父母心。加上之前在宋营的经验,没几日便将辽兵大营的伤寒疫情基本控制,让辽兵惊为天人无限景仰。而公孙公子精医术又通辽文,辽国的军医便时常向他请教,他每每都是耐心解答诲人不倦。说来辽人向来医学落后,信奉巫医,从无医药之说。唐朝时方自汉人之处学会针灸,而是这诊脉审药之术却是直到此时才由公孙公子传入大辽,这也称得上是一件福泽后世的善举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公孙公子日日操劳辛苦之极,却也终于遏制了疫情的传播,南院大王耶律文才感激不尽,亲自前往宋营致谢。
那是庞统第一次见到耶律文才。他曾听展昭说这大辽第一才子跟公孙公子很像,可今日得见,他却觉得不像。虽然两人皆是俗世翩翩佳公子,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可是耶律文才毕竟是经过塞外朔雪狂沙的磨砺,终究有其棱角。而公孙策整个人都是江南青山碧水温风软雨浸润出来的,温润如玉自有光华。
这也是耶律文才第一次见到庞统。十余年间战无不胜威震大辽的飞星将军其实年轻英俊得很,眉清目朗风姿飒飒,举手投足雍容优雅,天生一副帝王贵胄之气,难怪有人传言此人才是紫薇帝星的命格。
二人互道久仰久仰,之后宾主落座,耶律文才言道自己此番专程前来道谢,公孙公子还没答话,就听得旁边庞将军笑声朗朗。庞统脸上虽然笑着,眼睛里却是没有笑意的,那笑容便如早春二月的天气,纵然是阳光明媚也是含着冷冽的。只听他切冰断雪一般说道:“耶律大人不必客气。此番乃是吾皇陛下仁慈宽厚不忍生灵涂炭,才有此善举,可不是我大宋怕了你们。但愿辽主能谨守誓言。否则,如若日后烽烟再起,我大宋百万雄兵可不会顾及今日的情面。”
此言一出,公孙策不是不惊讶的。其一,在人家来道谢的时候说这些多少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可这话真是锋芒毕现掷地有声,确实是堂堂飞星将军大宋血性男儿该有的风采,也是扬我大宋军威长我大宋志气了。其二,庞统素来不待见当今皇上,而今在辽人面前却一反常态给足了皇帝面子,也当真是个识大体之人。于是,他虽然略微吃惊但还是很赞赏的,这目光就带着赞许向庞统看过去,却见到那人斜靠在椅子上一派慵懒,情不自禁便是一笑。
对面的耶律文才正说着吾主陛下一定信守承诺一言九鼎,却正好看到这笑容,便如忽至江南春三月乍见春水映梨花,不由得失了神。他印象中公孙策笑起来不过就是微微翘翘嘴角,似乎连笑容里都藏着心事的。而这一笑,竟笑得眉眼弯弯笑得那么欢畅。
只是,这一笑却并不是笑给自己看的,让他有如此笑容的人也永远不会是自己。
耶律文才想到这里,心里牵牵的便是一痛。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一腔情意注定只能付水东流,因为公孙公子心里除了庞统已经容不下第二个人。自己大概会是他的高山流水,却永远都不可能是他的琴瑟和鸣。
第八章
数日后,耶律文才奉召回京,留下礼物差人送给公孙公子。公孙策打开那雕琢精细的狭长锦盒,里面的事物古意盎然幽光流转,正是名琴焦桐。琴上一张素笺,飞龙舞凤般写着八个字:“高山流水,琴赠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