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不愿收这礼物,来人却坚持说这是南院大王的吩咐,请公子不要为难小人。这才勉强收下,却也挑了回礼,请那人交与耶律文才。而这回礼,却是两本医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与孙思邈的《千金方》。这对于辽人无异于雪中送炭,日后这两部书由耶律文才译成辽文,在大辽流传甚广,造福于民。
公孙策送走辽使,回身便见庞统在他身后笑得促狭,嘴里还说着:“好个高山流水,琴赠知音!”公孙策似乎没有听出来他话里那一丝酸酸的味道,只微微一笑,淡然道:“耶律文才是个真君子,能有这样的知音,也是一件美事。”庞统适才见耶律文才赠琴留字,本来稍有醋意,听得公孙策如此说,却知他胸怀坦荡心无旁骛,当下释然,走近他轻轻揽住他的肩,笑道:“你呀……”
当时宋辽两军的伤寒疫情都已基本稳定,只是病患尚未痊愈仍需静养,同时为了避免将伤寒疫情带回京都,不宜过早班师。而公孙公子终于可以不必太过忙碌,跟庞统相对的时间也慢慢多了起来。似乎回到了东麓书院的那段日子,闲来无事便对酒弈棋饮茶品诗,却比从前更多了些默契,以及心照不宣的情愫。
辽军伤寒痊愈班师回朝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春至。早春二月,雁门关依然春风难度,仍旧是黄沙漫漫遮天蔽日。公孙策和庞统站在雁门关城楼上,远远望着辽军列队远去扬起征尘滚滚。庞统道:“等到辽军尽退,我们便也可以回京了。在此耽搁许多时日,你怕是也想回去了吧?”公孙策却摇了摇头,轻轻的说:“其实……在哪里都好。”“嗯?”庞统一怔,看到眼前人脸上已是绯红一片,才猛然醒悟他的意思是“其实只要能在一起,在哪里都好”,只是他向来脸皮薄,绝对不肯说明白就是了。庞统心下大为感动,正想把他揽进怀里,却忽听得有人来禀:枢密院丁大人带了圣旨来到雁门关。
此次宋辽干戈数月,终于尽化玉帛,吾皇降旨论功行赏。中州王庞统封护国大将军,部下将士皆有封赏。公孙策擢升为礼部尚书,代吾皇出使大辽,与辽主签订两国交好的国书。钦此。
丁大人宣了圣旨,庞统跪也没跪,只是漫不经心的淡淡应了一声。公孙策却按照礼数跪下接旨谢恩,起来的时候正看见丁大人将一封书信交给庞统。庞统眼里些许疑惑稍纵即逝,他拆开信函展开一阅,神色却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剑眉微蹙,目光幽深,竟似乎平添些许郁结之意。
公孙策不知那信上写的是什么,心下正疑惑,却见庞统已收了信函,仰天长啸数声,便头也不回转身离去。转身那一刹那,公孙策依稀看见他双目晶莹。公孙策暗想此事只怕非同小可,甚至担忧,可是他素来行事周到,不若庞统那般豪放恣意,当下把那传旨来的丁大人安顿好了,这才返身去找庞统。
中军帐。数盏清灯,半壶残酒。
庞统正坐在案前独酌,神情静默,目光深邃。见公孙策进来,抬头扬了扬眉毛,淡然道:“来得正好,陪我喝酒可好?”
公孙策走过去坐在他对面,却没有接过他递过来的酒杯,而是伸手覆在他握杯的手上。庞统将他的手反握在掌心轻轻摩挲,唇边现出似有似无的笑意,眼睛里却无一丝欢愉,反而含着隐隐的哀痛。 “庞统,出了什么事?”公孙策问道,庞统没答话,只是示意公孙策去看放在案上的那封书信。
公孙策拿起信展开,见那字迹笔法清奇,方整有致,竟是赵祯亲笔,他本以为这是一封密旨,可是看下来却发觉并无半点旨意,扬扬千余字皆是近来西北战场上的宋军与西夏交战的战报。
西夏李元昊领数十万兵马,围延州,破金明寨,宋军伤亡过万人。
刘平、郭遵将军领兵数千人,于三口川与十五万西夏大军激战三日,宁死不退,全部战死。
任福率部三万余人于好水川中伏,与李元昊亲率的十余万骑兵遭遇,全军覆没。王珪将军领五千人救好水川之围,以身殉国。
姚家川一战,两万宋军仅幸存一千人,朱观、武英将军力战身死。
西夏十万兵马围定川砦,九千宋兵与十余名将领全部阵亡。
宁远寨被攻破,两万宋军全军覆没,主将王世亶,王显战死。
渭州城失守,李元昊下令屠城,数万军民无一幸免。
……
……
……
行行悲歌,字字血泪。字里行间,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百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公孙策内心牵痛,眼里泛起泪光。自西夏李元昊称帝,宋夏边境竟已折损了数万精兵,以及近百名武将。大宋立国而来,昌文偃武,武力本就不足,那些保家卫国的大好男儿,如今已是半壁凋零。公孙策知道这阵亡名单里,不少人曾跟庞统一起出生入死并肩作战,有些更是他亲手提拔,其余的也是多年来同朝为官共御外敌,而今这些人竟然都已殒身边疆,再也不会回来。他的心里,究竟会有多痛?他抬起头看向庞统,而庞统已经站起身,走到一边悬挂着的行军图前,默默端详。那些高山巍峨,那些江河壮阔,那些平林如织,皆是我大宋的大好河山,岂容贼寇横行?庞统轻叹一声,伸出手在西北边陲缓缓抚过。公孙策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延州城,三口川,好水川,定川砦……这些地方,可还有血迹未干英灵不散?
公孙策聪明绝世,自然清楚皇上的意思。太庙公审,庞统跟赵祯已经撕破脸皮,虽然后来庞统以社稷为重,放弃谋反甘心归隐,但他依然是不太看得起赵祯的。而赵祯也是明白这一点,如今朝中无人可用,他想让庞统领兵西征对抗西夏,又不知这中州王愿不愿意领旨,便来了这一招。至于发兵还是不发兵,庞将军请自行决断吧。
其实,赵祯也是聪明人,他知道庞统会怎么抉择。公孙策自然也知道。他起身走到庞统身边,握住他的手。庞统半转过身,一半面容隐在灯影中看不清楚表情,双眸却异常闪亮。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