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2)

英国情报局让波波夫和他的两名新成员组成一个“南斯拉夫小组”,代号“三驾马车”。

随着两名情报员招募成功,波波夫在德国情报机关阿勃韦尔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将德国发展火箭、德军战略部署以及国内防御等方面的重要情报源源不断地报告给英国人,得到了英国方面很高的评价。

在业余时间里,波波夫经常与一位离了婚的法国伯爵夫人保持着亲密联系。他的英国上司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他们干脆将波波夫的代号由“侦察兵”改为“三轮车”,据说就是因为波波夫喜欢同时与两个女人上床。他也因此被称为“风流间谍”。

为了获取德国方面的信任,波波夫的间谍小组“三驾马车”当时还制订了一个代号为“迈斯德计划”的洗钱方案。在此之前,德国情报机构阿勃韦尔给间谍们的情报费总是用外汇支付。而按照英国的法律,凡进入英国的外国人,其所带外汇都得换成英镑。换钱时,每张英镑上的顺序号都要记下来。一旦情报小组中的一人被捕,那么通过他腰包里的钞票号码就可以将其他的人一网打尽。为了避免这种被发现的危险,“三驾马车”找到一个有钱的戏院老板,同意由他出面兑现英镑,然后用他账户上另外的钱来支付给“三驾马车”,这样就可以鱼目混珠了。这计划得到阿勃韦尔的大加赞赏。

当时为了阻止德国人的毒气战,波波夫通过“气球”给阿勃韦尔送去了一个报告,说英国对即将发生的毒气战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从而使德军完全打消了发动毒气战的念头。

第三十三章 胡佛的傲慢和代价

1941年7月,德国人派波波夫前往美国建立一个间谍小组。他们交给他一个缩微照片胶卷,上面列出情报搜集的主要目标,其中一项就是对珍珠港海军基地港口布局、设施以及兵力部署的详细调查。临行前夕,卡斯索夫对他说:“日本可能要同美国开战,我们也不能坐视。美国人老是在我们的后背搔痒,给丘吉尔和斯大林提供大量的军事物资援助,使我们的士兵一个个被美国坦克碾得粉碎。我们不能再让他们如此猖獗下去!要赢得这场战争,必须先发制人,而间谍战是首先应予重视的。我们在美国的组织被中央情报局搞得一塌糊涂,这帮家伙已经成为美国反间谍机关的笼中之鸟,等待着束手就擒。因此,我们将重新组织一个与德美联盟没有任何联系的全新的前哨情报站。很走运,你被选中做开路先锋。”

波波夫通过自己发现的种种迹象,也判定日本人很有可能袭击珍珠港。三十年后,波波夫发表了他的战时回忆录,让世人大为震惊,因为他说到达美国后,事先警告过联邦调查局,日本打算袭击珍珠港。他曾试图亲自把这个情报交给胡佛,不料遭到冷遇。

波波夫在回忆中说,当他在里斯本准备起程去美国的时候,他已经从他的好朋友约翰尼那里得到一则情报。有一次,德国的部分情报人员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开会时,约翰尼告诉波波夫说,最近他去了塔兰托,那里曾是意大利的一个海军基地,集中了意大利的战列舰“利托里奥尼”号、“加富尔”号和“杜伊利奥尼”号等全部的家当,此外还有许多巡洋舰和其他的战舰,港内还有规模巨大的造船厂和油仓库。结果在1940年11月12日晚上,那里遭到了英国航空母舰“光辉”号上的舰载机的袭击,意大利的许多军舰和设施都被摧毁了。这一次“塔兰托之战”成了成功偷袭的典范战例。当时,日本人就要求德国人提供这次“塔兰托之战”空袭的详细情况。德国驻东京的空军参赞巴龙·格罗瑙估计日本可能会在六个月内,大概是1941年年底,就会采取类似“塔兰托之战”的空袭方式发动一次突然袭击。

波波夫问:“你认为日本人会袭击哪里?”

约翰尼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

在临行之前,德国情报机构把一个缩微照片胶卷交给了波波夫,上面列出情报搜集的主要目标,其中一项就是对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海军基地港口布局、设施以及兵力部署的详细调查。

波波夫根据约翰尼提供的信息,又结合自己拿到的这个缩微照片胶卷,通过综合分析后,敏感地判定日本人很有可能袭击珍珠港。波波夫立即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英国情报机关,他们极为重视,命波波夫传达给美国。

这时,波波夫以“南斯拉夫新闻部驻美国特派员”的身份飞往纽约,开始了他的美国之旅。

波波夫此行的使命有两个:在德国方面,他要探明由美国开往英国的货船离港日期以及其船上所载的武器资料和军用物资等情况,密报德国情报部门;在英国方面,则是通过英国军情五处的协调,见一见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向美国联邦调查局及时通告日本人将会袭击美国军事基地的消息。

1941年7月12日,波波夫抵达纽约,随行的有英国情报官员佩珀。两人顺利地通过了美国纽约海关的盘查,有人将他们引到已经预订好的华尔道夫大酒店,并且很快见到了联邦调查局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局长助理厄尔·康内利和纽约特工头子珀西·萨姆·福克斯沃思。波波夫给他们介绍了德国最新的情报缩微技术,还交给他们有关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时间表,既有德国情报机构的缩微件,也有普通的文件。

可是,纽约特工负责人珀西·萨姆·福克斯沃思却对珍珠港的情报持怀疑态度。他对波波夫说:“这看起来太详细具体了。时间、地点、方式等等一应俱全。看起来好像是个圈套。”于是他对波波夫推托说:“这个问题只能由埃德加·胡佛先生作出决定。”经过一番例行公事般地对话后,福克斯沃思便告辞了,临走时只是祝愿他玩得尽兴,重要的话题一个也没有提及。

后来波波夫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波波夫对胡佛说:“我到美国,是为了帮助你们备战而来。我曾以各种方式给你们带来了严重的警告,确切地提醒你们,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和什么人将向你们国家发动进攻。”但是这次见面是很不愉快的,胡佛好像根本不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波波夫扫兴而去。

波波夫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没有人介绍,没有寒暄,没有礼仪,我走进福克斯沃思的办公室,胡佛已经坐在写字台后面,像抡大锤的人寻找铁砧一样。福克斯沃思一声不吭地坐在一张安乐椅上。”胡佛带着讨厌的神色瞅了他一眼,气得脸都发紫,咆哮着说波波夫是个“假间谍”。这次会见只持续了短暂的几分钟。波波夫同联邦调查局的接触几乎变成了一场“吵架”。原来联邦调查局根本不信任他,在波波夫一进入美国后,联邦调查局就派人对他的行动进行跟踪调查。

凭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位“南斯拉夫新闻部驻美国特派员”来到纽约后,很快就成了纽约社交圈里的一位明星人物。波波夫在他下榻的豪华的华尔道夫大酒店里,经常与好莱坞著名女演员约会。他们经常结伴出游,在爱达荷州的太阳谷滑雪,在佛罗里达海滩晒太阳。后来波波夫竟然还在纽约富人区买下一套高档住宅。在纽约的几个月时间里,波波夫居然已经欠下了8。6万美元的债务。因此联邦调查局长胡佛十分瞧不起这位花花公子,认为波波夫只知声色犬马,挥金如土,根本就不务正业。因此,他对波波夫所提供的有关日本可能偷袭珍珠港的情报根本不屑一顾。联邦调查局甚至还准备逮捕一位给波波夫送钱的纳粹信使。

得知美国人对波波夫的这种态度后,英国情报局十分担心他的真实身份会暴露,于是就命令波波夫撤出美国。五个月后的一天,波波夫终于离开了美国。哪知几乎就在波波夫离开美国的同时,日本人成功偷袭了珍珠港,波波夫的情报终于得到了验证。但是此时已经为期已晚,美国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回到德国后,波波夫用早就准备好的借口为自己在美国的失败开脱。他指责德国情报局切断其资金来源,给的钱太少了,使他无法与掌握情报的高层人士接触,他的上司卡斯索夫竟然相信了他的解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