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冷笑,“善解人意并不是没有气节。”
“你这是又在拿我和陈子龙相比,”钱谦益大怒,“我不是他,做不得那么潇洒,”说着气冲冲地夺门而出。只余下我一人,看着他的背影茫然若失。换作是他人,恐怕不会这样轻易地投敌吧。比如柳隐,比如石达。又比如。。。比如陈子龙。
清兵攻陷南京后,陈子龙参与抗清活动,同行的还有我在云间所熟悉的一群友人。
陈子龙临走前曾托人给我捎来一封信。信里只有两个字,“珍重”。
我突然明白过来当初陈子龙放弃我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舍得,而是因为放不下。他早就料到了如今的局势,也料到了钱谦益现在的作为,他明白,我要的稳定与安全感他给不了,李待问给不了,但钱谦益却能给。大起大落之后,恐怕只有年长稳重钱谦益才能给我最平静的现世安稳。说得好听,钱谦益明白如何让自己生存,如何让我生存。而他,以及东林党社诸位名士们,正值青年,冲动且有抱负,他们矢志不屈,他们无所畏 惧87book。com,他们可以舍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家人,包括自己的生命。
八月初三日,清兵用计袭取西门,城破。作为守城义军将领的李待问坚守到城破后悬梁自缢。气息未绝之际被俘。清军劝其降,李待问不屈,慷慨就义。临死前还告诫清将不可残杀民众。
李待问去世的噩耗让我泪流满面。不知是为李大嫂,还是为自己。情已至此,却为时已晚。在这场战役中,我已失去了一个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人,一个我视为兄长的人。
想起那时与他分别时,他对我说过的话。
他说,如是,当初所遇的三人,我是唯一一个能与你这样袒露衷肠的人,我不似辕文那般多情,也不似子龙那样容易忘情,我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即便是咫尺天涯的距离,就这样遥望你,帮助你。即便只像一个兄长一般。其余的,我无欲无求。
接下来会是谁?柳隐?石达?还是陈子龙?
我忽然觉得自己心中沉沉的,有一种无法抑制住的压抑感。于是突然有了决定。若一切依旧会不可避免地顺应着历史,那么我是否也应该为着历史做出最后的放手一搏?钱谦益后世的讥贬和唾骂多源于其投敌无骨气之事,若我能让其与我一同慷慨激昂地赴死,做出有气节有担待的作为,是否所有的过程和结局都能更改?当然,我与他自然是死不了的,历史上的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生命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找来了钱谦益,细声问道,“牧斋是否会陪如是一生一世?是否如是想要做的,牧斋都会义无反顾地与如是一道?”
钱谦益早就受惯了我近日来的冷落,今日见我这般,竟有些受宠若惊,于是毫不迟疑地回答, “自然如此。”
我引他来到河边,说,“既然如此,那么牧斋便与如是蹈水自尽保全名节。”
“如是。”钱谦益眼中闪烁,道,“这样的玩笑开不得。”
我笑得开怀,“如是又怎么会拿自己的姓名做玩笑?难道是牧斋怕了?不愿与如是一起成为高风亮节的楷模?”
“这。。。”钱谦益开始沉默。
我问,“牧斋可是不敢不愿?”
钱谦益立即回答,“能与如是一同赴水殉节,牧斋欣然之极。”
我与他小酌一杯,略有醉意。我看向他,“牧斋可是已经准备好了。”
他眼神迷离,“如是,我。。。”
我见他要推脱,忙道,“牧斋可是后悔了。”
钱谦益摇头,“非也。”言罢,迈起步子就朝湖中走去。我尾随着他,也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
只是衣衫刚沾了水,他又似触电般地走了回来,紧紧地抱着我,不再让我往里走,“水太冷,不能下。”
我笑得无奈。原来,一切终究无从改变。或许我早就该料到的。
顺治二年。南京城破。钱谦益并与赵之龙率先跪倒洪武门,大开城门,行四拜礼迎降清军入城,于雨中跪降迎敌。
作者有话要说:李待问死了。。。
另,为了让事情发生地有条理,更改了部分事件的发生时间,比如黄毓祺的相关事件。。。汗。。。
争取这个月把这小 说'炫&书&网'完结。拖了太久太久了。。。
陈子龙之死
顺治二年秋,降臣入京受封。我心中虽仍有不愿,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着钱谦益,与他一同前往北京。那日,我凑巧穿了一套红色的衣服。红得似血,宛若我与他大婚时的婚衣服。
自跳湖之日后,我与钱谦益已冷战许久。
“如是。”他小心翼翼地看着我,“牧斋深知你不耻我的行为,可。。。实则是无奈之 举。”
我看着他新剃的辫子头干笑,“也是明智之举。”
他并不理会我言语中的刺,却努力靠近我,用手抚着我的红裳,小声道,“如是穿得这般鲜红,为得是告诉清军朱明王朝仍在,汉军不倒吧。”
我瞪着他,“牧斋多心了。”
他却仿似未听见我的话一般,“衣朱曳绮留都女,羞杀当年翟茀班。大错既已铸成,若要后悔却再也无力改变。于百姓所言,能安居乐业便是最大的幸福。都是一样的子民,国家是谁统治的,其实并不太重要。”
不知他的内心是否真是如此,只是那日他投水的宵小行为却是让我对他失望之极的最大根源。我再未多看他一眼,径自穿过他,走到了队伍的最前方。那前头排着的,是假意投靠清军的柳隐。
入京后,钱谦益被清廷授予礼部右侍郎兼管秘书院,修订《明史》。
又过了六个月,职场内外都不得志的钱谦益辞官归家,告病归里,大节已毁,晚节摧颓。我且笑不语,任由着满怀不甘的钱谦益收拾行囊返回家乡。
顺治四年冬。陈子龙事败被捕,投水自尽,时年四十岁。
消息是柳隐带过来的,说的时候一脸担忧,或许连他都开始意识到反清复明的道路其实并不好走。“这是他最后紧握在手里的,我想或许你愿意一看。”
纸因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字迹变得有一些模糊不清。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或许,我们现在的作为真得只是以卵击石。”他尚未忽略我的情绪,“如是,故人已逝,且莫过多伤心。”
我再也哭不出来,只是任由脸部犹如抽筋一般地假笑着。没料到,我与钱谦益投水未遂,陈子龙却真正地投水而亡。不知这一切是否真的是冥冥之中注定着的。是天意,也是人意。一切都是造化所致,而我与他,再也无可能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句珍重是他对我未来的期望,也是他最后的遗愿。
至此,我在这个世界上再无挂念。我开始与钱谦益分地而住。罕有联系。
后来,江南的抗清斗争此起彼伏,钱谦益因被怀疑与抗清领袖瞿式耜和郑成功暗通声气,奔走于抗清复明的活动中而突遭牢狱之灾。军吏数十人,将他锒铛拖曳,押至北京,命在旦夕。
一筹莫展的钱孙爱找我来想办法,只是此刻的我正患了一场大病,缠绵病榻多日。
“母亲。”钱孙爱脾性像极了他的父亲,“你看如今该怎么将爹从大牢中解救出来?”
我恍惚,“无法。只有冒死上京,为你父亲上书,或许可用我的一死换你父亲一死。”
“这。。。”钱孙爱踌躇起来,“这样的法子,不是上上之策吧。若只有这样,孙爱定于母亲一同赴京。”
我笑得义无反顾,“无妨,事已至此,我再无牵挂,你父亲待我不薄,我自当用己生命换其余生。日后,我便不亏欠他了。”我看着钱孙爱,“孙爱,你是个实诚的人,若有一日,我与你父亲都不在你身边了,你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保护自己。你是你父亲的长子,也是独子,定然要好好留住性命,延续钱家香火。此去北京也不知是凶是吉,你暂且留在家中,为我们做好后备之需。”
钱孙爱点头,“母亲说得到似要与孙爱诀别了一般。母亲与父亲都是有福之人,定能摆脱苦难,逢凶化吉的。孙爱在家中等候父母亲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