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因缘率 > 第1部分

第1部分(1 / 2)

>

=================

书名:因缘率

作者:罃眈

文案

《悟真篇》描绘了关于长生不老的构想。试想一下,一个老一代的人,他如今依旧是年轻的模样,他来到现在的学校。。。。。。并非要他经历奇异的事件,以此批判现代的教育事业,但也无非是求看见真实的现状

内容标签:科幻 悬疑推理 励志人生 异能

搜索关键字:主角:杨伯 ┃ 配角:瞿致杏 ┃ 其它:悟真篇

==================

☆、因缘率第一回

南方的冬天,难得也飘起了雪花。

风雪中有一队人马在艰难地前行着。领队的那个人是一位青年公园男子,一身军装,头顶军帽,模样甚是魁梧。其身后又跟着四人,一致青色棉袄,样子有点单薄,倒有几分知识分子模样。

这一行人是党派到地方教书的教师,领队那个叫彭国冲,曾是个军人。他身后那四位就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了:这四人中身形最为高瘦的名叫管德,其余三个身形相仿,那个戴着眼睛的名叫季叔,头发浓密的那个叫刘承文,还有那个脸型方正的教师名叫张宝根。

这五个人上午便下了苏州的火车,又坐了辆车,才来到县城,中午突然飘起了雪,他们又坐了一趟拖拉机,最后在离他们任教的乾济镇大约还有十几里地的地方下了车,五个人便步行前往。

雪下的时间不长,渗在泥土里路变得粘滑起来,着实不好走。

领队的彭国冲看着两旁的密林包裹着这支五人小队,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批人也跟现在学生一样,毕业后就回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咯。唉,这一带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那戴眼睛的季叔忙说:“学校也建了,路是迟早要修的。”

那高瘦的管德便皱着眉头说:“别的地方早在一年前就把学校给办下来了,你们还有心情管这路。光学校一耽搁,就有多少孩子错过了受教育的时间,我们国家又少了多少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教养的孩子”

那头发浓密的刘承文说到:“是呐,我们这批教师责任重大啊。”那方脸的张宝根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嗯”几声。

五人边走边谈,甚是畅快,不一会便已能看到乾济镇的影子。众人踏上进镇的济河石桥,只见沿河两岸挨着一排排整齐的民房。那些房子有些都比较破旧,那宽阔的木制门板跟圆木柱子嵌在房子的脸上,灰墙青瓦——这是典型的江南小镇的特色。河流在村子里弯了几道弯便没了踪影,远方还树立着一个烟囱。

五人寻到学校的地址,只见3米宽的校门还装了一扇崭新的铁栏杆门,门口的石柱上挂着一块白漆木牌,牌上写着“江苏省吴江县乾济镇小学”几个大字。校门的柱子上还镶了碧绿的玻璃碎屑,好看极了。

门口一个身穿灰袍的中年男子跟几个男女见这五人来了,立马走出来迎接。彭国冲知道这领队的便是周韦希周校长,还未开口,周校长便上前紧紧握住彭国冲的双手。说到:“小彭啊,怎么才来路上还辛苦吗,快进来坐。”

彭国冲边走边说:“唉!下了火车就转了汽车,让拖拉机拉了一段,又走了几里地,这才刚到。”周校长道:“哦?镇上不是有一班车去县里的吗?没坐到?噢看来是下雪停运了。前几年那,打土豪,分田产,县里也给这办了瓦厂,大刀阔斧这么几年,但镇上上识字的人也才百来个。现在国家提倡要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可是那合作社里的主任,生产队长,会计,还有田里的拖拉机手,收割机手,总不见得要让一个字都不识的农民来当吧起码是高小毕业生,或者初中生了吧。所以一定要请你们多帮忙帮忙,把文化搞上去,有空去帮帮扫盲,这是近期的事情。长远的角度呢,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万分马虎不得,责任重大。”

在场的众人无不觉的心中暖暖的,热血沸腾,彭国冲等五人都连连点头。周校长见自己把话题说得太过庄重,想说一些自己关于教育的新的看法,但又觉得气氛不对,便又讲了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同行的人都听的很认真,人人都充满激动与感慨。一些慷慨激昂的话说毕,周校长跟众人介绍了在校任教的老师:有教语文的江藩江老师跟周佰周老师,负责教珠算的张立建张老师以及美术的徐老师。九人相互握手致意,随后连同周校长十人便在校长室开了个简短的会议,五人顺便办了手续。彭国冲教体育,管徳任副校长。余下三人分任语数两科教员。

会议过后,五个人拎着大袋小袋去了宿舍。彭国冲与张宝根一间,两人放好自己的行装后立马烧了开水,晚饭后用烫水洗脚,日间疲惫一扫而空。

黑风阵阵凄静无声,雪夜的世界里没有丝毫的动静。两人枕着黑沉沉的疲惫,在毫无灯火的黑暗处安营扎寨。灯火余光莹莹,夜却更加地宁静昏暗了。沉睡的夜,光明留于心中的梦……

清晨悄至,彭国冲踏出学校的宿舍楼四面望去,新起的校园里走动着零星的学生,衬着一点点积雪的教学楼伫立在此,静谧而庄重。彭国冲舒展身子慢慢踏步出去,同行的其余几位老师偶尔在教学楼过道上一展忙碌的身影,唯独他一人清闲。

形只影单的他走到校长室,见周校长那瘦弱的身子伏在书本上时不时圈圈画画,便立在门口停顿了下。正巧周校长见了他,笑道:“小彭啊,正好你来,过来跟你探讨下。”彭国冲走进校长室,见周校长拿起案上的书合上,封面上写着大大几字——《中国教育改造》,另有几行小子:“陶行知著。”道:“校长,你要和我探讨什么?”

周校长笑了笑道:“这里除了你以外,别的老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的,所以我想听听你对教育的看法,看看是不是也和别的老师一样,来说来听听。”

彭国冲笑道:“你要我说教育?这我可不好说,我就部队里识了几个字,其他的知识都是自学的,像我教的那些也是我平日里摸索出来的的诀窍,基本就这样,没什么更深的学问了。”

周校长笑了笑道:“学问深得很那,你这方法接近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了,你再说说你对这里的想法。”

彭国冲愣了下:“这里?我们这才第一天来,要我说这个,我说不上来。倒是教育那块,忘记补充了。”彭国冲顿了顿,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讲的话不是一个教师应该说的,但还是莫名其妙地脱口说出:“我看过好些教文化的老师,说一天到晚反反复复教学生这么几个知识,比较……单调。”

周校长笑道:“这件事我早上也跟别的老师讨论,我们教书的不是贩卖知识,拿着书本上的学问教别人终归会有用尽的时候,到时候自己没有新的东西教学生,年年依样画葫芦怎么会不单调?我们首先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你说呢?”

彭国冲如释重负,他本以为说了一些不该说的禁语,犯了错,哪知周校长这般轻描淡写地给予正面的回应,而不是一句“怎么能说这话?单调也是教育工作者说的话吗?”这类的质问。彭国冲心中感激,说道:“没错,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