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烦我了行不行?我说我想休息,我什么也不想干了,你找其他人吧。刘小珊莫明其妙地烦躁起来,说完这些话就挂了电话,也不理会这李婉君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身体疲倦得几乎挪不动脚步。
自己这是怎么啦?难道是更年期提前了?不至于的吧?心想自己这才三十五岁。刘小珊哑然失笑,觉得自己越想越荒谬,越想越不着边际。
当李婉君心急火燎般地赶到刘小珊家里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一家人刚吃过饭,刘小珊没有胃口,只吃了小半碗。
李婉君见到两个老人家和小孩都在家里,也识趣,没有多说什么,硬拉着刘小珊出去了外面。
李婉君开着她刚买的二手别克车,也没有跟刘小珊说去哪里,从布吉检查站进关后,就沿着笋岗路往西去福田。
这让刘小珊诧异不已,说你不是说要去毛总那边的吗?毛总住在罗湖,你怎么开车往这个方向走?
放心吧,我不会将你卖的,毛总那边我已经推迟到后天,我今天带你出来,是想带你去见一个人。李婉君回首嘿嘿一笑。
刘小珊以为是生意上的什么客户,也懒得问,趁着这机会在车上打了个盹。
车子七拐八拐的,最后停在梅林的一栋农民房前。
你怎么带我来这里?是什么人来的?刘小珊很纳闷。
不慌不忙地,李婉君在楼下称了几斤苹果,说你上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一直都想着来一趟的,却总是忘记。
两人上了楼,李婉君敲开三楼的一户人家。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几岁样子端庄的女人,疑惑着问说你们找谁啊?
李婉君说这里是范成亮家吗?我们是他高中时候的同学。
这下刘小珊恍然大悟,范成亮是刘小珊高中时的一个同学,挺优秀的一个男人,大学毕业后没几年就在一家公司混到主任的位置,接着是供房,结婚,生孩子,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却在去年查出来得到了什么癌症,死了,卖了房子也救不了,挺令人惋惜的。上一次同学聚会时,同学们还为他的家属捐了几千块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家属拒收这笔捐款,搞得场面极为尴尬,最后是把钱退回了各人,这事之后就再也没人提起。
如无疑问,这女人应该是范成亮的家属陈咏梅。
果然是。陈咏梅忙着将李婉君和刘小珊迎进屋里,进了里面后,简单地介绍了她的一对儿女,就把他们轰进房间,好腾出沙发的位置给李婉君和刘小珊坐。
趁着这陈咏梅进去厨房端开水的空当,刘小珊打量了一下房间。这是一套一房一厅的房间,墙壁已经有几处剥落,裸露出里面灰黑色的墙体,客厅里的家俱不多,简陋到了极限,两三张塑料凳子,一张吃饭用的木桌,一张开始掉漆的老式木沙发,还有一台旧款的进口电视机。这种电视机,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产品,只有十几个频道可选择,早就属淘汰之列了,刘小珊想不到会在这里见到。
陈咏梅表情淡淡的,为刘小珊她们泡着茶,看不出有什么哀伤,令刘小珊本来想安慰她几句什么节哀顺变的,却开不了口。
陈咏梅也聪慧,猜出了李婉君和刘小珊的来意,说你们能来看看我,我已经是非常高兴了,我也算是挺了过来,你们也就不用安慰我什么的,其实生活再怎么艰难,也总得活下去的,是不是?我总不能抛下我那一对儿女,去做那傻事!
这一席话,让刘小珊对陈咏梅大为敬佩,一个女人在经受了这家庭的重大变故后,还能如此的淡定自若,决非一般人可以做到。也明白了李婉君为什么要带自己来这里,看望陈咏梅的同时,也想启发自己,自己的不幸,相对于陈咏梅来说,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值得自己自怨自艾的吗?
第九十六章 好死不如赖活
临走时,李婉君和刘小珊不约而同的,都想留点钱给陈咏梅。陈咏梅说什么也不肯要,说自己的日子虽说过得艰辛了一些,但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没必要让朋友们为她担心着什么。
见她的态度如此的坚决,李婉君和刘小珊也不好坚持,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帮得了的,一定帮忙。这一刻,刘小珊和李婉君都是把陈咏梅当成了自己的姐妹。
两人出了门,李婉君不胜唏嘘,说这陈咏梅也苦了一些,靠着自己的那一份工资,要交房租,又要供两个小孩读书什么的,就不知道她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唉,刘小珊也是挺多感触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轻叹了一声,觉得这女人的意志常有出人意料的地方,能含辛茹苦,能忍辱负重,能男人所不能。
你说范成亮病死也有大半年了,不知道这陈咏梅有没有动过念头想另外找一个的?李婉君在掏锁匙开车门的时候,转头问刘小珊。
可能有的吧,但不容易找到。
噢?为什么?要是能找一个,她的负担会轻一些。李婉君不解,觉得这陈咏梅模样俊秀,又贤慧,没有理由会找不到男人。
还有什么,还不是因为她拖着那一对子女,这是包袱啊,谁敢要她?现在深圳的男人,哪一个不现实!像陈咏梅这样子,人家避还避不及,谁会帮她挑担子?刘小珊一骨碌地钻进车里,透过咖啡色的车窗,茫然地盯着车外,车外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地在街上流淌着,然而各自的表情皆是木然,凝重,仿佛彼此之间都蒙上了一层什么纱布似的。
李婉君默不作声,心想这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个注重经济效益,注重自己个人回报的社会,男的现实,女的市侩,谁也没有权利说自己有多高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感情这东西才逐渐蜕化成可有可无的东西,仅仅是爱情或婚姻生活的点缀,这是现实社会的悲哀?还是现实社会的成就?
车拐上了北环大道,李婉君感慨不已,对刘小珊说你也看到了吧?你看看人家陈咏梅是怎么过日子的,你又是怎么过日子的?人家再苦再累,为了儿女也得挺着,你呢?到底是遇到什么事情,让你唉声叹气的?
对于压在自己心里的心事,刘小珊并不愿意谈,说她是她,我是我,我和她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也许陈咏梅在经济上比较贫乏,但精神上可能比较富足,而我却反之,经济上是没有问题了,有问题的是精神,所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话引起了李婉君的感触,说那是啊,各人有各人的麻烦,各人有各人的苦恼,总不可能事事如意,可这经再怎么的难念,也得往下念,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你说对不对?
刘小珊点头认可这一说法,说好死不如赖活,活着对自己对别人也有了交待,这人啊,感觉有时候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
你错了,人活着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你呀,别说我说你,你的思想也比较陈旧了,你应该跟我一样,出去疯狂一下,找回自己。李婉君难得有一回会反驳刘小珊的观点,又向刘小珊输灌她那一套女人需要及时行乐的理论。
难啊,我没你那么能折腾。刘小珊最后还是经不住李婉君的一再逼问,略略将自己与林文辉的事情透露了个一二。
李婉君哈哈大笑,说我还以为是什么麻烦事难着了你的,原来是这样的事,行啦,你把这事交给我,我找个时间跟林文辉谈一谈。
你——行吗?刘小珊将信将疑,这李婉君是一个极容易受别人影响的女人,如今指望着她去影响别人,一个疯子,这可能吗?
第九十七章 拨了毛的凤凰不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