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闯三关 > 第124部分

第124部分(1 / 2)

>多,每个月的收入增加了将近一倍。

周兴珍毕竟是读过高中的人,头脑灵活变通,她慢慢的一边为陈福安加工服装,一边观察市场的变化,窥测别人做服装生意的诀窍。

四年后,她终于开窍了,决心出来闯一番事业。

她说服父母把这几年辛苦积攒下来的5万元钱用来购进布料和电车等设备,自己成立了一家不仅接来料加工也自己生产服装的家庭作坊。

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把自己生产的服装也与代别人加工的一样粗糙,结果投放到市场时无人问津,几乎血本无归,后来还是陈福安帮忙,将这些衣服低价买给老板,才不至于亏本太大。

此次失败让周兴珍大哭了一场。

然而,正是由于这一次失败,使周兴珍成熟了许多。

她细心地检讨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症结。

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倒霉事情,周兴珍抽了三个月时间到各地市场去考察和研究,使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服装市场这个王国里,要实现高利润、高回报的唯一手段是抓好服装的质量和设计,尤其是在女式的服装做文章。

于是,她又花了半年时间观察市场,观察消费者的观念,学习服装设计、生产、绣花等多种技术。

周兴珍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察和学习,决定重整旗鼓,招收十几个年轻姑娘一边为别人加工服装一边自行购进高档次布料,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

果然,周兴珍获得了成功,一个月下来,她亲自设计生产的服装全部买了出去,尽管利润不是很高,但已经在市场上有了名气,回头客接踵而至,找她批发服装。有的甚至还先付定金给她!

于是周兴珍增招工人,扩大生产,生意越做越大,并在玉林工业品市场独树一帜;产品吸引着各市县商客。逐步形成了一个网络。三年后,她的服装厂已经发展到了100个工人的规模。

第二次创业的成功,更加激发了周兴珍的雄心壮志,她决心再上一层楼,大干一场。于是又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市场考察,学习新的工艺。

1992年,她28岁了,这一年她遇到了一个意中人。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也是一个高考落榜生,比她大2岁。

他也是在玉林福绵这个服装王国里摸爬滚打了10年的人。

原本到了他这个年龄的小伙应该早就结婚,甚至还有了几个小孩了。

但是他却不同,他也是经历了与周兴珍相同的失败与喜悦的。

大家都是福绵人,大家都在玉林工业品市场这个福绵服装王国的“平台”里转,为什么却相逢不相识呢?

因为男的是专做接别人的活儿给手下加工赚一些蝇头小利的生意,而女的却是自己设计生产服装由父母负责在工业品市场批发,根本就很少露面,再加上男的因为创业志大,不成功决不谈婚论嫁。

他们能够相遇还是在一次外地考察的旅途当中,由于他两都想看看一个女孩子身上穿的一件漂亮服装而促成的。

这个故事说起来也真有趣。

一天,周兴珍到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市场考察后乘车回玉林,车子刚要开的时候,上来一个女孩子,她身上穿了一件周兴珍从来没有见过的款式的服装,好看极了。她想站起来看个究竟,但坐在她前面的一个男子也急速地站起来,挡住了她的视线,周兴珍很生气,用玉林话骂了一句这个男子:“××细姑大姐!”

那个男的听到一个女人这样骂,他忙转过头来回骂了她一句。

周兴珍一气之下,伸手就打了那个男子一拳。

那男的平白的挨了一拳,很生气,挥起拳头就要往周兴珍的身子打去。

周兴珍胸脯一挺,拍着胸口说:“打啦!照这里打!”

那男子盯了周兴珍一眼,把举到半空的手放了下来,一反常态,嬉皮笑脸地说:“小姐!大家都是玉林人,何必这样呢?”

周兴珍没有理会他,乘机窜到他的前面,两眼紧盯着那个姑娘的衣服出神。

那男子见周兴珍这样,明白了刚才骂他的原因,于是把要教训她的心平静了下来。

车子回到半路,吃饭的时候,两人才和好。之后在车上各自谈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相同的奋斗目标,相同的创业遭遇,使他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他们相爱了。

不久,他们结了婚。

婚后不久,两人决定将两家的力量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决心在这个“服装王国”里大干一番。

于是,两人分工合作,一个主内,专门负责设计生产,一个主外,专门搞营销,出货入货。

经过将近5年的拼搏,终于在这个“服装王国里”打出了一个新天地,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这时候,周兴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二次创业的成功,使得周兴珍尝到了甜头。

一天,她出外考察,来到一个时装店,发现这个店里的时装有很多是自己生产设计的但一看牌子,却成了某著名品牌的服装,再一看价钱,令她大吃一惊,竟比她服装厂的批发价高出了5倍,一条不到60元的裤子换了个牌子竟然买到300元!

周兴珍看到了,心里暗暗叫苦。

后来,请教店主说:“老板娘,一条与你这里质地相同的裤子,为何因为牌子不同而价格相差5倍呢?”

老板娘说:“这是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周兴珍回来后与丈夫说起,丈夫大吃一惊,于是第二天马上出发到各地考察取经。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考察研究,夫妻俩终于明白了这是品牌效应问题。

比如说:大牌歌星唱一支歌要10万元,而普通歌星唱一支歌却不值一文。这是为何?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就是这个道理。

自己生产的服装尽管质量并不比名牌服装的质量差,但终因没有打造成中国驰名牌子,故在市场中没有卖到好的价钱。

明白了这中间的原由后,周兴珍和丈夫决定为自己设计生产的服装申请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开始他们的第四次创业。

给自己的产品打造什么样的牌子呢?周兴珍与丈夫商量了两天也定不下来,后来找到区委领导,领导说:“福绵是福地,就叫福绵牌如何?”

周兴珍觉得这个名字好。并正式亮起了福绵的第一个品牌。

由于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后,周兴珍的生意开始发生了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设计生产的服装成为了福绵这个“服装王国”中的王牌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周兴珍夫妻俩又更新观念,开始了她的第五次创业。

他俩倾尽全力;投资2000万;建设现代化的厂房,引进现代化服装生产线;创建了一家由600个员工的集设计、生产、水洗、电脑绣花、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一条龙生产的现代化管理的民营企业。

陈福安说到这里,深有感触的对高厅长、刘新风、周建国说:“记者同志,你说周兴珍的五次创业经历算不算是实现了“鸟枪换大炮”的转换过程?”

高大河望了望周建国与刘新风,周建国知道高大河这是在尊重自己,于是说:“陈老板,你说的这个周兴珍的创业经历正是体现了这个“鸟枪换大炮”的过程。像这样的创业经历在福绵有多少家?”

“这个嘛?”陈福安笑了笑说,“差不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只不过大同小异罢了。”

刘新风说:“从一个厂的成长过程来说,是这样,但从整个福绵区来说,您们完成了这个转换过程了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